分享

精神世界的各种空虚

 青衣问道 2015-04-09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无聊赖,或沉溺于牌九,或酗酒吸毒,或卖淫偷盗,或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如同行尸走肉。

 


即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当人们长期生活在空虚状态中,不满足本性遭到长期打压,就会产生抑郁病,忧郁症,孤独症等病态。

 

产生
心理空虚是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造成的。因为不思追求,失去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就不会有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愉。

因为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就会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乏虚无,就会感到寂寞难忍。于是,为了摆脱这种心理上的饥饿,就有可能因寻求刺激而去抽烟、喝酒、赌博、甚至闹事,以此来排遣时间。个别的还会走上偷盗、奸淫等犯罪的道路。


空虚通常发生在这样两种情景之中: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无需为生活烦恼和忙碌,习惯并满足于享受,看不到也不愿看到人生的真实意义,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
另一种是心比天高,对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不屑追求,而自己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达到而难以追求,结果是无所追求,心灵虚无空荡,精神无从着落。


从社会与自我两个方面来讨论。
由于"精神空虚"是一种社会病,当社会管理运行机制发生偏差时,常导致人产生空虚心理。具体说来,有以下这些情况:
1.社会精神支柱的消失。精神支柱是一种信仰,是大众在社会生活中所公认的价值体系和人生榜样。例如一些伟人及其思想论说;一种理想社会的模式;一些自幼在学校、家庭所接受的道德伦理,诸如"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报"等信念。精神支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激发人不断进取,但是社会常常并不按照人们心目中想象的轨迹发展,理想的社会模式常常为一些捉摸不定的、难以适应的形态所取代。多元化的价值观往往取代了单一的、固定的价值体系。在这种情形下,原来的社会精神支柱可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
2.个人价值的抹杀。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赖于群体意识和社会价值,但是社会价值和群体意识又是构建基础之上的。没有个人的自尊、自爱、自信,就不会有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作贡献的能力。如果社会不考虑个人价值的存在,或者过多地抹杀个人存在的价值,人就会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青少年若受到过于严厉的管教、成人的成就长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都会导致空虚心理的产生。
3.社会交往的畸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交流沟通与友谊,但交往有平等的原则,地位相等、志趣相同者才会有真正的友谊。在社会变迁中,有些人的政治与经济地位一跃而起。地位的变化使得一些故友之间出现了鸿沟,原来无话不谈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新的社交圈正在形成。"有钱的人常常是孤独的",因为经济地位高的人,商品意识往往特别强,并极易将这种意识渗透到与别人的交往中去,因而难以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这种种非功利性的比较平等真诚的友谊。他们常常怀疑别人与他们交往的动机不纯,是为了钱而来交朋友。有一位25岁的男青年很有钱,但个人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虽然周围不乏出色的女孩追求他,但他老是为她们是爱他的钱还是爱他这个人而思虑不已。此外,有钱人在外界常常是一副强者的形象,他们不愿让外人看到自己也有难处,因而羞于启齿向人诉苦,只能把烦恼埋在心里,从而加重了所固有的孤独、空虚感。




 

 

 

从个人角度来说,空虚心理源于以下方面:

1.自我贬低、缺乏自信。个人的早期生活不幸、父母早逝或生活在离异家庭,从小得不到温暖与关怀,犹如"瓦上霜,路边草",自觉低贱,自暴自弃,看不到前途和光明。社会上的流浪儿,闲杂人员多半属此类。

2.错误的认知。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存在错误的认知,以偏概全将社会看得一无是处,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个人利益,不尽社会义务。当社会责任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过份讲究个人得失,一旦个人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万念俱灰",这种情形在青少年与一些成人中间较为普遍。

3.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人有许多需求,大致有生理需求、物质需求、社会需求与精神需求几方面。一般而言,生理需求与物质需求满足较易,后两种满足较难。在现代商品社会里,人们都在努力创造与积攒财富,但是财富与财富带来的快乐并非成正比例。当财富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一些人对金钱则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新鲜感、快乐感和满足感,甚至会对之产生麻木乃至厌倦。而当生活没有了往日奋斗追求的动力,人生也就失去了目的与意义的确定,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百无聊赖中度日,或者设法寻求一些更新更强的刺激。一些豪赌、纵欲的个体户就属此类情况。




收入越高的群体越容易觉得空虚


 

 

  如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愈发强烈,越来越多人们的终极目标是追求金钱带来的成就感和物质享受,但是金钱带来的物质享受反而会增加人内心的空虚感。有统计发现,处于中高收入阶层的员工,成就感反而低于低端收入群体。

  李先生是广告公司的中层,工作六年,目前年收入20万。他刚参加工作那会,每个月只有1000多块钱,有时干得很辛苦,收入却和付出不成正比,换了几份工作,最后去了一家广告公司。

  经过几年的努力,李先生在广告这块领域,也算站稳了脚跟,建立了许多客户关系,现在不在第一线,专门管理广告员,工作量很大,但收入还算稳定。

  成家立业后,李先生就靠着这份薪水还算不错的工作养活妻子和孩子,在别人眼中也算过着安稳的生活,但是在李先生看来,每天的生活似乎都在同一个模式中度过,现在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退休时的样子,每当想到这里,李先生心中就不由的产生一丝恐慌和厌烦。

  收入越高越易空虚

  对于这一现象,心理学家认为,许多收入中等甚至更高的上班族,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很快就陷入了更深的困惑之中。

  当为了生存而奋斗时,物质是最好的激励因素;而当生存问题解决以后,物质就退居次位,而对安全感、爱、归属感、受尊重的需要,则占据主要地位。

  现在社会评价一个人的成功标准越来越物质化,人们拼命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物质需要,一旦物质需求满足后,发现其他需求都未满足,空虚感随之而来,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成就感。

  比起金钱带来的物质享受,价值感、成就感带来的精神享受更难获得,因此人们在追求高收入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发现能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的事物。
 

 


为什么富二代会空虚

 

 

    18岁的胡某自恃家境殷实,终日游手好闲。“不差钱”的他为求刺激,撬烂摩托车尾箱盗窃里面的财物。为什么富二代要追求各种刺激呢?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对于很多富二代来说,他们需要各种刺激的东西来弥补他们空虚的心。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又不喜欢,我为什么要继承呢?如果我不快乐,为什么非要把它绑在自己身上呢?所以,很多富二代都很迷茫。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到孩子身上,孩子的行为恰恰是成年人的一面镜子。一些孩子的家长,首先应该进行道德自省,身体力行地给孩子带个好头。一位社会学专家则指出,这些“生而贵胄”的孩子生来就过着富足的生活,很难懂得感恩的道理。所以当富二代出现各种各样的犯罪时,应该反思是不是和从小的教育缺陷有关。他们有一部分被父母管得很紧,他们过得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是父母的强加给他们的。另外一部分,父母对孩子寄托了很高的期望,很小就送到国外,但是一旦送出国,父母就显得既没有管理能力也没有方法。所以当孩子在国际学校上学时,你会发现他的交往圈子其实很小,交往对象单一,缺少跟正常社会之间的连接。他可能完全自我封闭。他过早地被扔到一个地方,但没有很好的国际国内关系,既不明白中国人的潜规则,也并不真正明白洋规则,在两个社会之间被边缘化了。

    说到富二代的培养问题,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的方式。在美国富人家庭,塑造子女价值观念成为父母的一个责任,但他们更强调多元化和多样化。比如,家庭的其他成员、朋友、学校都是塑造孩子价值观念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这些家庭还很注重聘用专业顾问指导子女,以使子女的视野更开阔。对于美国的大富豪家庭来说,父母不能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我可以享受一切,因为我是“富二代”。虽然我可以享受一切,但要在成长中要培养运用财富和进一步创造财富的能力,而不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这样的“富二代”不仅会坑爹,最后也坑了自己。

 

 

 

 


家长做了很多,而孩子依然空虚

 

    当你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是否被家长夸奖过是听大人话的乖女孩?或许有,或许没有。从很多母亲的角度来说,听话的女儿就是好女儿。

    女儿对母亲是无限依赖的。但是,如果女儿感到被母亲冷落,她会本能地感到恐惧,绝大多数女孩子都是紧张地看着母亲每天的脸色。

    刘女士,43岁,今年女儿上初三,2年前,刘女士和前夫分手了。自己一个人辛辛苦苦地带着女儿。女儿阳阳性格很内向,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非常听妈妈的话。有一天,刘女士发现了孩子的日记本,发现阳阳和学校中一个高二男同学早恋了。刘女士怎么也不能相信一贯听话的阳阳怎么能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

    孩子知道恋爱已经败露,她对暴跳如雷的母亲,只是淡淡说了几句话,大致的意思是:妈妈,我做听话的女儿已经太累了,你为我做了很多,但我的心里实在很空虚……

    孩子总归是孩子,她不可能理解刘女士的艰辛生活和心灵经历,同样的,作为成年人,刘女士也不大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暴躁母亲不给女儿夸奖

    刘女士的生活充满着艰辛,生活、孩子、事业许许多多的矛盾积压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她的脾气暴躁,说一不二,她自己也承认对女儿很多时候没有平等对待,训斥远远多于交流。

    而女儿阳阳呢,从幼儿时期开始,她就开始迎合暴躁的母亲,扮演着“乖乖女”的角色,做“乖乖女”的目的当然是要讨母亲的欢心。

    但是尽管很努力,扮演得也很像一个乖乖女,但还是没有得到母亲的笑脸和夸奖,特别是父母离异之后的日子里,阳阳很少有那种被“宠爱”的感受。

    在这个时候,像阳阳一样的很多女孩子就会感到茫然,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在反反复复思考之后,她常常会这样去想:我就更加努力成为乖乖女吧。实际上,女儿在想:如果自己不做乖乖女,母亲就会不喜欢我了,在家庭里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基础。

    当亲情变成了契约关系

    一旦女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她就会认为亲情就是一种契约关系――只有成为乖乖女,才可以继续留在这个家庭里,她对正确建立这种关系的认识,也就只能局限在追求利益平衡的人际关系了。

    其实,亲情是不存在交换条件的,更不存在什么契约,母亲爱女儿都是无条件的。作为孩子,当然不希望去扮演那个“乖乖女”,但是,正因为不幸福的母亲忽视了对女儿的夸奖和赞美,使得女儿的心灵得不到及时地满足。所以,即使,有的母亲,比如刘女士在生活上多么为女儿操心和照顾,而孩子依然会在心里留下莫大的空虚,这就为青春期的各种心理困惑提供了土壤。


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1.丧志综合症。即缺乏作出决定或根据自己作出的决定去行动的能力。这种病态行为的根源在于精神空虚、情绪紧张、意志薄弱,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易受暗示及环境的摆布,并有酗酒、嗜烟、聚赌等不良行为。例如一些犯罪团伙及迷信团伙的成员,之所以受团伙头目的操纵、摆布,就是因为空虚丧志,不能自控。


2.否定一切。这在青年中较为常见。心理学家汤姆利尔茨认为,儿童向青年期转化,便带来了青年人对过去对外界关心的逐渐减弱,而将注意力逐渐转向自己的内部世界。这时向内部世界的转移是由青年内在的性本能萌动所致,青年在这个时期一下子落入了暴力性的不安之中,因而有所谓青年的反抗、蛮横、怠慢、见异思迁、冷淡等心理表现,他们不但否定了外在世界,也否定了自己。汤氏将青春期称为"否定期"。这一时期的青年人,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被称为"孤独的、骚动的青春一族",行为上自然是"虚无主义"。


3.富贵病。多见于社会的"款爷"和"富豪"。由于他们的身份与地位较为显赫,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烦恼。例如对生活的厌倦,对孤独的感慨,对财富与生命安全的忧虑等等。为了解除这些烦恼,有些人不是将财产投入再生产,而是在享乐中寻找刺激,在刺激中寻找欢乐,这也是一种空虚行为。


4."混日子"。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态行为,所谓"混"就是随大流,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实际上就是无远大理想,把社会责任推倭给别人,自己则老等"天上掉下馅饼"坐享其成,"混混儿"心理自然也是空虚的。

 

《爱你,想你,恨你》摘录:混乱与空虚

 

「我有时在想,自己是不是被恶魔附身了,」原本在大医院精神科担任社工人员的凯莉说:「我搞不懂自己,只知道边缘人格逼得我把所有人都排斥在外,因此非常非常的寂寞。」

凯莉于1983年诊断出患有边缘性人格疾患,在此之前,她曾接受各式各样心理和生理疾病的治疗,服药、住院,前后共达二十二年。她的病历就像是一本磨损的护照,上面所盖的章,记录了所有她曾「游走过的」精神医学领域。

凯莉的父母在她还是婴儿的时候就离异了,她九岁以前一直都是由酗酒的母亲抚养,之后进入寄宿学校住了四年。

二十一岁时,她因为心情沮丧得无法承受而不得不求医,被诊断为忧郁症而加以治疗。几年之后,她的情绪开始暴起暴落,被诊断为双相情绪障碍症(bipolar disorder,又称为躁郁症〔manic-depression〕)并进行治疗。这段期间,她一再服药过量,好几次还割了自己的手腕。

到了二十五岁左右,她开始有了幻听,并且有严重的被害妄想。这时她第一次住进医院,所得到的诊断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c)。

之后,凯莉因为胸口剧烈疼痛,在心脏专科住院住了好多次,诊断结果还是与焦虑有关。她曾有过几次暴食和厌食的时期,每次均为时几周,当时她的体重变化可高达三十公斤。

三十二岁时,她被任职同一家医院的一名医师,以残暴的方式强暴了。不久之后,她回到学校念书,并与一位女教授发生性关系。四十二岁之前,她病历中满满的诊断,几乎包括了所有可以想到的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忧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症、虑病症、焦虑症、厌食症、性功能障碍,以及创伤后压力疾患(在经历了强暴事件后)。

尽管有这些心理与生理的问题,凯莉在工作上仍表现得相当优异。虽然她时常换工作,但也完成了社工系的博士学位,还在一所小型的女子学院教过一阵子的书。

不过,她在人际关系上却有着严重的问题。「我与男人仅有的几次交往过程中,都遭到性虐待。有些男人曾经想跟我结婚,但我有很大的心理障碍,没办法忍受肉体的接触和日渐亲密的关系,那会让我想要逃跑。我订过几次婚,但最后都解除婚约。我不能想像自己成为某个人的妻子,那对我来说不切实际。」

经过二十多年的治疗后,凯莉的症状终于在1983年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疾患。她的行为功能上的障碍,起因于根深蒂固的人格特质,是属于人格或「特质」的疾患,而与先前诊断是为某种临床疾患(state disorder)较无关连。

「身为边缘人格者,最难忍受的就是空虚、寂寞,以及强烈的情绪,」她指出:「行为极端到让自己都很困惑,有时候我不晓得自己的感受到底是什么、自己到底是谁。」

四十六岁的凯莉必须认清,以往那一整套行为模式不足为取。「我不能再选择割腕、吞药或住院来逃避问题;我发誓要活在现实中面对问题。但我得说,现实世界是个恐怖的地方,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做到,或者说,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这么做。」

边缘人格是人格疾患的一种


边缘人格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所列的十一项人格疾患之一。而人格疾患的症状就是一种人格特质,通常比较持久,要改变也比较缓慢。一般来说,药物对这类疾病的疗效较小,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心理治疗,但其他的疗法(包括药物)也可能减轻某些急性症状,像是严重的情绪不安或忧郁等等(参见第七章)。边缘人格或其他人格疾患通常是属于第二阶段的诊断;初步诊断出明显具有某种精神状态之疾患之患者,在针对其行为模式背后的人格特质进行分析后,可能得出人格疾患的次级诊断。

边缘性人格疾患的临床定义

下列的诊断标准经采用后证实,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案例中,有效区别出边缘性人格疾患与其他病症的不同。求诊者的症状若符合以下八项标准中的五项或五项以上时,即可诊断为具有边缘性人格疾患:

标准一:人际关系紧张且不稳定,对人的态度极端而又反覆无常(如对某人的观感从过份理想化转变成鄙视,或是从过度依赖,转而规避或自我孤立),并明显表现出操控他人的企图。

边缘性人格疾患患者之所以有着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与本身无法承受别离而又害怕亲密息息相关。典型的患者是依赖的、黏人的、理想化的,直到爱人、伴侣或朋友开始拒绝或阻挠他们的需求,患者的反弹又成了另一种极端──贬抑对方、抗拒亲密关系,并一味逃避。患者一方面期望与他人紧密结合、被人照顾,但另一方面,又害怕卷入亲密的关系,而这两种心态间冲突不断。对边缘性人格疾患患者而言,处在亲密的关系,意味着得抹煞独立的人格,丧失自主性,就好像自己会消失不见了。他们渴望与人亲密,以消弭空虚无聊的情绪,但又恐惧亲密,认为会剥夺自信与独立,于是在渴望和恐惧之间来回摆荡。

边缘性人格疾患的患者缺乏「客体恒常」(object constancy)的概念,也就是说,患者无法理解每个人虽然都是复杂的个体,依然可以以一贯的态度来对待。边缘性人格疾患患者与他人相处时,根据的是最近一次接触的经验来决定应对的态度,而不像一般人之间的交往,是随时间累积的过程,交情是奠基在更广的基础上,且每次都以一贯的态度应对。由于边缘人格者每一回对待同一个人时,总是把对方当成刚刚结识的人,因此对对方的观感常常改变。

标准二:冲动下作出可能有害自己的行为;例如药物滥用、性滥交、赌博、偷窃、过度花费、过量饮食、厌食症或暴食症等。

边缘人格者的行为可能出其不意并且互相矛盾,这是因为他们的行为通常导因于短暂而强烈的感受──反映的是独立而互不连结的瞬间经验。当下这一刻是独立存在的,与过去的经验无关,也与未来的展望无关。对患者来说,没有所谓的历史模式、一贯性或可预测性这类的概念,因此他们会一再地重蹈覆辙。

标准三:情绪不稳定:心情起伏显著,突然变为沮丧、易怒、焦虑;持续的时间通常不超过几个小时,很少有超过几天的情形。

边缘人格者的情绪经常莫名其妙地转变,过程为时甚短,常常只有几个小时。他们的情绪基础通常并不是平静的、自制的,比较常见的状况要不是过于亢奋、无法自制,要不就是处在悲观的、讥讽的、抑郁的情境中。

标准四:不当的震怒,无法控制怒气,例如经常脾气暴躁、持续愤怒、不时与人起肢体冲突。

边缘人格者突发的愤怒不仅出人意料,也令人恐惧。一点点不顺心都能让患者怒气冲天。家庭争执可能严重到拿着菜刀互相追逐,气得乱砸盘子也是典型的发泄方式。患者可能因一件特定(且常是无足轻重)的事而被冒犯,但熊熊怒火所燃烧的,其实是他们在害怕失望、害怕遭人遗弃的心态下,蓄积已久的恐惧。

标准五:重覆有自杀的举动或以自杀要胁,或者一再发生自伤的行为。

以自杀威胁或采取自杀的行动是边缘人格的特征──这反映了边缘人格者极度忧郁、无助的倾向,以及具有控制他人的欲望。

而在所有心理疾患中,自伤与边缘人格最为相关,患者可能在自己的生殖器、四肢、躯干上造成伤痕。有自伤倾向的边缘人格者,他们的身体就好比一张地图,身上的伤疤就是自己在地图上标示的记号。常见的工具包括剃刀、剪刀、指甲和点燃的烟头;患者也可能以嗑药、酗酒或暴食作为伤害自己的方法。

标准六:在自我认同上持续有着明显的困扰,以??下项目中至少有两项自我定位不明确:自我形象、性别取向、长期目标或职业选择、喜好交往的朋友类型、价值偏好。

边缘人格者缺乏一贯的自我认同感,就像他们对他人也没有一致的观感一样。边缘人格者不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程度的聪明、魅力、敏感等特质,反而觉得这些特质是相对的,是必须不断与他人比较之下赢得的。比方说,患者可能只有在参加了正式的智商测验后,才会根据成绩认定自己是聪明的,但到了第二天,当他犯了一件「傻瓜才会犯的错」,他便会改变看法,认为自己很「愚蠢」。又比方说,女性边缘人格者可能认为自己很有吸引力,直到患者看到了一位她认为比自己更漂亮的女性,那时她又会觉得自己很丑。

标准七:长期感觉空虚与无聊。

边缘人格者由于缺乏核心的自我认同感,特别难以忍受孤独,因此想方设法填满内心的「空洞」。根据许多边缘人格者的描述,他们的感受就好像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 , 1904~1991)在《A Sort of Life》中所描述的一种肉体上的感受:「脑袋里无聊的感受,像是汽球一样愈胀愈大,在头颅中形成一股压力;有时候我很害怕,一旦汽球爆裂,我也将失去理智。」

标准八:不论是真的会被人抛弃还是纯属想像,想尽办法要避免被人抛弃。

就像婴孩无法分辨母亲是暂时离开了还是永远消失了,短暂的独处在边缘人格者感觉上,就像自己永远被孤立一般。因此,当患者遭重要的人离弃,或预期将被人抛弃时,会产生严重的忧郁,之后会对这个世界感到愤怒(或者对身旁任何人生气),认为是别人剥夺了自己最基本的需求。

除了 ??这八项定义边缘性人格疾患的标准以外,甘德逊也提出了第九项标准──短暂的精神病发作(brief psychotic experiences。编注:此书于1989年出版,当时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尚未出版,所以作者参照的是第三版,也就还没有将第九项标准纳入诊断)。当边缘人格者面对极大的压力,或是处于非常混乱的情况时,可能有短暂性的精神异常(psychotic)。例如,精神科医师有时在传统的精神分析疗程中,观察到患者精神病发的症状。边缘人格者的精神病发通常为时很短,与平时的状况极为不同,此外,精神病发对边缘人格病患而言,是较为激烈恐怖的经验。边缘人格者最常见的精神异常是虚幻的感受和妄想的错乱。

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确实认为,边缘性人格疾患已是现今常见的精神性疾患之一。专业医疗人员必须要能辨别边缘人格的特征,以期有效医治人数众多的病患。非专业人员也必须能辨识这些特征,才能对那些与自己共享生活的亲友有更多的了解。

 

 

 


脚踏实地代替空虚


  空虚是一种社会病,它和整个社会的浮躁是密不可分的,当今社会尤其多见。当社会变革、多元化出现、人们心理失去平衡时,导致一些意志薄弱的人无所适从,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到最低点,个人价值被抹杀,产生这种病态心理。

  空虚心理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寄托,整日百无聊赖,沉溺于牌桌、舞厅、酒吧,整天醉生梦死,如同行尸走肉。

  空虚无聊的主要表现是,当动手去做一件事时,又感到没兴趣、没劲头,想换一件事做,又会产生同样感觉,这种“无所事事”是空虚无聊感的核心内容。其特征有二:一是空虚感;二是不满足与不想动心理,心有渴望,又不知渴望什么。

  空虚无聊的人在生活上总是懒散的,他们常处于被动观望、希望外援的状态中,自知痛苦,但又不能自拔。无聊感又可派生出无助感,总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内心苦闷在积累、在发展,急需找人倾诉、求助,但搜尽枯肠,翻遍电话号码,却又找不到一个适合的倾诉对象。无助感像幽灵般地袭来,甚至可导致深夜的暗自哭泣。

  功利性色彩、拜金主义和严重残酷的竞争性,使得许多人为金钱名利所累,当所愿不得时,容易导致内心精神的极度空虚。而信仰全无,精神支柱的消失,个人价值被抹杀,社会交往畸形是导致空虚心理的环境。这种情况一旦与个人的一些具体情况相结合,如心理脆弱、缺乏自信、对社会价值认识的错误、物质精神需求的无法满足时,就会导致丧失理想、意志消沉、否定一切、悲观厌世、混日子的空虚事态出现。此外,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由于自身素质不高,自身染上富贵病、暴富综合征,也容易出现空虚心理。

  空虚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根据空虚心理产生的原因,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心理调适,精神空虚是可以克服痊愈的。

  1.客观看待社会。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凡事要看社会的主流,看它的发展,不要用静止的、片面的、消极悲观的观点看待社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

  2.提高思想意志品质,加强自身抗拒挫折的能力,凡事抱有平常心,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多读书,从中汲取正能量。

  4.多参加社会和公益活动,填补内心空虚;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充实生活,作息有规律,不可借酒消愁。

 

 

 

 


有空虚心理多务实

 

  有时候,独自一人,常常会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低落情绪;有时候,与很多朋友在一起说说笑笑,突然会失去了兴致,感到身边有一层无法跨越的障碍,一种低沉的失落感挥之不去,这就是空虚心理的表现。空虚心理是空洞的,让人捉摸不定,也正是因为如此,空虚感常常让人束手无策;常常是越想弄清楚,越想解决它,反而越深陷其中。长时间处于空虚心理的状态中,就会对生活失去乐趣,产生孤独、焦虚的情绪,甚至为了摆脱这种心理上的饥饿,而去寻求刺激。

  对抗空虚,需要多务实,多做一些“实质”的活动。比如与人聊天时,要认真、专心;上街购物时,要仔细“挑剔”。总之,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务实不务虚,才能使自己从空虚走向充实。

  快乐风向标

  人生有两条路:一条指向成长,一条指向衰落。那些懂得善于发展自我的人总会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长;而那些不思进取、任由时光虚度的人则只能一天天走向衰败,在无数次无奈与惋惜之中与成功擦肩而过。身体可以老去,而心灵可以选择永远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