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 三十二

 相逢就是缘 2015-04-09

成语典故 三十二


 

 墦 间 乞 余


 

 

《孟子*娄离篇》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齐国人,娶了一个妻子,又娶了一个小妾。家里并不富裕,可是他常常在外面喝得醉醺醺地回家。问他上哪里去了,他总说是同富人贵人们在交际应酬。

他的妻子有些怀疑,她对小妾说:“咱们的丈夫,总说是同富贵的人们在交际应酬,可是,怎么从来没有见过阔绰的客人上咱们家来呢?我倒要悄悄侦察一下看他究竟搞的什么名堂!”

第二天早起这人又摇摇摆摆地出门去了。他的妻子蹑手蹑脚地在他后面跟着。走了好一会,大街上谁也不跟他打招呼,更没有人站下来同他谈一句话。一直走出城门,到了东郊,只见他径自向坟地走去。那里有人家在埋葬死人,办理埋葬事务的人,正大吃祭奠用过的供饭。他就向他们乞讨一些剩余的酒食,在旁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会儿,吃完了,还没有饱,抬头四面张望了一下,又向另一个埋葬死人的地方走去了。——“原来他是这样同富人贵人交际应酬的啊!”他妻子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妻子懊丧地回家,把亲眼所见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小妾,并且说:“丈夫,是妻妾终身依靠的亲人,而咱们的丈夫,却是这个样子!”

小妾听了,也非常伤心。两人在院子里一边谈论,一边就相对哭泣起来。这时,他们的丈夫回来了。他还不知道他已经露了马脚,仍然一副大男子的傲慢气派,大模大样地踱进大门,呵叱他的妻妾:“这是干什么?有我这样的丈夫,你们难道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这个故事,讽刺那些追求富贵利禄的人,一面乞讨人家的残羹冷饭,一面还洋洋得意,虚伪骄傲,瞧不起比他地位低下的人;其卑劣行径,在这里被刻画得相当生动、有趣。人们讽刺这种无耻作风,就称为“墦间乞余”或“墦间酒食”。(墦,就是坟墓。)


 


 

发 愤 图 强


 

 

“发愤”一词,有两种意思:一是抒发忧愤的心情,例如《楚辞*九章》的《惜颂》有“发愤以抒情”这样的诗句,便是这个意思。一是自知不足,而决心努力的意思。这里要谈的,是属于后一种的“发愤”。

《宋史*苏洵传》载,宋朝著名的文士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长于文学,并称“三苏”。可是苏洵的专心钻研文学,却开始得较晚,“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魏书*傅禾传》载,南北朝北魏的学者傅禾,二十多岁时,文化水平还很低,朋友来了信,想写封象样的回信,都得请人帮忙。有一次,他请洪仲帮他写信,洪仲不但不替他写,还奚落了他一场。傅禾很觉惭愧,乃“发愤读书”。

《论语*述而篇》记述孔子的一段话中,也有“发愤”之说,原文如下: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即春秋时楚国大夫沈诸梁,封于叶(在今河南叶县南)。孔子周游列国,来到楚国的叶邑时,叶公曾接待了他。因叶公对于孔子的为人,不很了解,便向子路悄悄探问(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当时孔子的随行人员之一)。子路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没有作声。事后,孔子知道了,便对子路说:“你怎么不说‘他的为人哟,努力学习,连吃饭都常常忘了;乐观愉快,什么忧虑都没有;根本不知道老年时代快要到来’如此这般的话呢?”

可见,古人所谓“发愤”,多指勤苦学习而言。至于把“发愤”一词同“图强”合为一句成语略使用,则是近代才出现的。清末的改良主义维新派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劝他同意进行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时,就曾用过“发愤图强”这样的说法。这句成语,后来就用来形容下定决心,努力图谋富强。这样,“发愤”一词,也就增添了新的含义。也有人写作“发愤图强”。奋,是奋飞、奋力、鼓劲的意思。旧词汇中,只有“奋发”,没有“发奋”,这是个创新。

另外,上引《论语》孔子的话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后来也都流传为成语。“忘食”一词还同“废寝”连用而为“废寝忘食”。废,是废止;寝,是睡眠。形容非常专心努力,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也写作“废寝忘餐”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