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英国感受启蒙教育

 剪刀土豆汇 2015-04-09
在英国感受启蒙教育 - 小剪刀 - 以报会友

剪记:

本文剪自2009年第22期《半月谈》,作者李亚丽。

全文:

我和丈夫都在伦敦工作,女儿小,跟在我们身边。女儿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们也跟着孩子感受了一把英国式启蒙教育。

首重人格塑造

在英国,幼儿园老师必须创造有利于儿童建立自尊和自信的环境。老师在上课第一天就要叫出全部学生的名字,唤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并经常鼓励孩子们站到舞台中心表演,介绍自己及自己的家庭、祖国、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女儿刚到英国上幼儿园时,因中文名很难用英语念出来,我曾想给她起个英文名,但老师欧蒂马上说,名字是孩子自我认知的重要符号,改名会让孩子对新环境产生怀疑。欧蒂说,她会让女儿教全班同学读她的名字,帮助她在陌生环境中建立自信。

在中国,孩子总被要求做得更好,使孩子总感觉到自己还不够好。在英国的幼儿园里,孩子们有优点,没缺点,只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个孩子都不需追求完美,老师只引导孩子塑造自身特点。老师会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做好记录,及时对好的表现作出表扬,并鼓励学生突破性格局限。英国老师从不在孩子间作横向比较,而是与孩子的过去进行纵向比较,以体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有一次,女儿的同学因做不出两位数加法而当场悲泣,老师则安慰她,能做出10以内的加法已很不错,大可不必与同学相比。

中国老师和家长总喜欢向孩子灌输伟大理想和崇高志向,英国的老师却只是鼓励孩子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培养其为此而努力的精神。

英国是个成熟的法治社会,英国人认为良好的秩序是社会长治久安和繁荣的重要保证,因此遵守秩序的概念和习惯须从学前教育开始。从幼儿园开始,英国老师就训练孩子每天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无故旷课,不大声说话,吃饭不能出声,做任何事都要排队,有耐心,懂礼貌,守秩序。英国幼儿园除英语不过关以外,不会因基础知识掌握多少而留级,但会因严重破坏秩序且顽劣不堪而被劝告再留读一年。因此在英国的公共场合,即便是孩子也很少出现夹塞或随地扔垃圾等不良现象。

快乐教育和创新相结合

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既能为生活创造活力,又可使自己的生活富有情趣,更有利于发明创造。英国的幼教机构把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扩展视野、开展创意活动等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广泛与大自然、社会接触,是培养孩子生活热情的重要方面。英国的幼儿园通常设有室外活动空间,那里有沙坑、游乐设施、花圃、草坪等,每个班级都要打理自己的自留地。在天气晴朗时,幼儿园会组织孩子们到公园开展活动,享受明媚阳光,亲近大自然。女儿所在的幼教中心的老师还在班上孵小鸡,让孩子们了解鸡蛋如何变成小鸡。学校还养了一只兔子,孩子们轮流和老师一起照顾它。学校还不定时组织孩子们到附近图书馆借阅图书、观看展览,请消防队、警察局、交通局等单位到课堂给孩子们讲解相关知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对社会生活的兴趣。

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基础。英国幼儿园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除知识课外,每周都安排有绘画、音乐、电脑游戏、做饭、手工等课程。女儿的老师曾告诉我们,别看孩子乱涂乱画,他们心中其实有一幅幅美好的图画,涂画的过程可以激发想象力和创意。这个阶段,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开发创意方面,老师绝不强迫孩子要做得多好。

英国历史以及伦敦作为多元文化大都市的背景,使得英国将国际视野纳入启蒙教育。女儿所在的幼教中心每月教孩子认识一种语言,老师说,教的外语很简单,不是要让孩子多精通,而是要让他们意识到世界的多元性,认识到语言是通往另一种文化的窗口。幼教中心每年搞一次国际周活动,通过美食、歌舞、戏剧、影视、讲座等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每逢中国春节、印度新年、东正教圣诞等节日,学校还会出专栏介绍,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地球村的概念,形成了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意识。

培养独立及竞争意识

独立和竞争能力不仅是人格成长的重要部分,也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相较中国人对孩子的溺爱与严苛,英国人对孩子永远态度温和,但孩子必须从小学会安排自己的事情。这种独立意识的培养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从幼儿园起,便设定一整套孩子每天必须自己完成的事情。如到校后,找到自己的名字贴在黑板上,把包挂到指定位置,自己根据需要到小桌上找牛奶和水果吃,幼教中心食堂也采取类似自助餐的形式。每天上课前,老师会在教室里布置许多不同的活动区域,孩子们需自主选择参与哪些活动。每个孩子从一开始就得学会自己上厕所,幼教中心会要求家长另备一套衣服在校,以备孩子尿在身上或弄脏衣服时更换。

幼教中心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例如课堂提问时,要求学生主动争取回答机会,体育课换运动装老师会表扬第一个换好衣服的孩子,表演节目时鼓励孩子们争取自己想演的角色等。老师对害羞的孩子给予更多关注,让其坐在最靠近自己的地方,鼓励与其他同学竞争。经过近两年半的训练,我女儿的竞争意识和情感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她从内向、害羞变得活跃、自信,在陌生环境中也能很快调整自己,敢于竞争了。

建立紧密的家校关系

英国学校认为学生、家长和老师是等边三角形的关系,家长和老师结成紧密伙伴关系才能给学生创造最佳学习环境。每个月老师会要求学生把学校的家校联系简报带回家,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动态。每个学校都有家长委员会,负责家校联系,且每个学校的董事会里都有家长代表,学校的重大决定都需要得到家长认可。

英国学校不但教育学生,也教育家长,目的是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每年都举办各类家长培训班,如数学、英语音标、英语拼写、英语写作、电脑、如何与孩子谈心、家长如何控制自己情绪等,有的培训班是一次性的,有的每周一次,历时数周。这些培训班有利于家长教育孩子时更加有的放矢,也有利于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学校每周三早上还为家长举办一小时的咖啡讲座,每次都请校外专家或本校老师就某个问题发表专题演讲。这些活动都是免费的,家长自愿参加。

学校每学期都会召开一次家长会,但这是一对一的家长会,而不是一个老师对全体家长开会。虽然每个家长只有短暂的十分钟和班主任交谈,但这十分钟全部都是在讲自己孩子的情况,老师从不横向比较学生,而是把每个学生的现在与其过去及潜力比较,她最希望的是每个孩子都能挖掘出各自的最大潜力。

每学年结束时,学生不仅会得到一份班主任和校长的评语,还有一本或两本厚厚的粘贴簿。该簿记录了学生这一年的成长经历,有学生的文字、绘画、手工作品,有老师的点评、心得和思考,还有老师抓拍的学生精彩照片。每学期老师还会给每个同学记下一篇观察日志,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学生在学校的点点滴滴,所做所思。家长翻阅粘贴簿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自己和孩子一起在学校快乐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