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年高考文综阅卷的感受(松滋一中 罗红)

 昵称21189171 2015-04-09
    

参加湖北省2010年高考文综阅卷的感受

松滋一中 罗红

2010年7月10日至20日,我受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嘱托,赴武汉大学参加了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的阅卷,亲身经历了这一庄严神圣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高考阅卷,回来之后,感触良深。今天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

一。  阅卷概况

1、阅卷老师的构成。高考阅卷老师由承担该学科阅卷任务的高校负责聘请,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发聘书。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湖北省各地高中的中学老师,还有一部分是武汉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有硕士研究生,也有博士研究生,以博士研究生居多。选定后,进行分组,一般主观题一问一组,每组成员15人左右,每组设小组长一名,各组共有一名大组长,都由武汉大学在校教师担任。

2、 阅卷过程。在正式阅卷之前,阅卷老师先接受为期半天的培训。我们首先认真学习了评分标准和评卷要求等相关文件,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熟悉了网上阅卷系统的操作方法。学习文件后,进入试改阶段。这一过程中,我们要记录下学生答题中出现的一些情况,比如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的表述方式,或参考答案中没有但是学生答题中普遍出现的要点,以及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学生的创新思维等等。试阅之后,,将每个组员采集的信息汇总,大家集中讨论,确定哪些可以得分,哪些不能得分,哪些可以加分,以及踩点给分等评分原则,最后根据讨论结果对初始评分标准进行调整,制定出适应本地评分情况的新的评分标准。也就是说,阅卷时采用的评分标准跟对外公布的标准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当然,这一过程坚持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踩点和踩意相结合的原则,首先是尊重并忠实于原始答案,一般不在原始答案要点之外增设得分点,如37(1)问明清时期商业的特点,很多学生根据教材回答出“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或“商帮的形成”,尽管很多中学老师认为应该给分,但没有采纳。另一方面,我们又根据汉语言的多样性,对合理的不同表述方式酌情给分。如“专业化生产”这一特点,学生表述为“区域化”、“地域性”、“地区性”“区域性”均可同等得分。37(3)问中“变化”一问,“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这一要点4分,学生若答出“从区域化到全球化’”、“从闭关自守到全球化”、“从分散到整体”均可得3分,若只答“世界市场”则可得2分。又如37(3)问中影响这一小问,“社会转型”考生如果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来表述是完全可以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表述为“成为世界市场经济附庸”可同等得分。“半殖民地化”若表述为“经济主权丧失”可得一半的分。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个人感觉,至少在我参评的37(1)问,一来本不多见,二来也不是很重视,给不给分主要是取决于阅卷老师个人的主观意志了,但是即使给分,也不会超过1分。

制定出新的评分细则之后,次日开始正式阅卷。网上阅卷是将主观题部分以每小问为单位将试题切割,扫描之后通过专用网络将数据传送到阅卷老师的电脑终端。考生的答案图片逐一呈现在阅卷老师使用的电脑屏幕上。学生的姓名、考号等信息一概隐去,除了所阅试题,我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信息。通常,同一个考生的每一道题会随机派发 给两个老师评阅,但我们无从知道自己和谁阅同一份试卷,这样就避免了相互影响。如果两个老师的评分之间的差值不超出规定的误差范围即2分,电脑自动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如一人3分,一人5分,则取4分。如差值超过2分,电脑自动将这份试卷提交第三位 老师评阅,如果三评与前面两评之一的差值不超过2分 ,则取这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为最后得分。若三评与前两评的差值均超过2分,则电脑自动将试卷提交小组长,由其裁定该份试卷的最后得分。由于采用了这种自动误差控制技术,从而有效的控制了评分误差,确保了阅卷质量,确保了公正、公平。

此外,评卷系统还对阅卷老师设立了监控系统,小组长和总负责人的电脑上可以看到本组所有老师的进度和质量。电脑上不仅同步显示每个老师是阅卷数量,还会将每个人的打分和同组老师对比,描成曲线,由此可判断该老师给分是过严还是是过松。数量和质量与同组平均值差距较大时,组长会及时提醒。所以,既要把保证质量,又要兼顾速度。阅卷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学生答错地方的情况,电脑系统中有“提交问题卷”菜单,点击上交即可。

二、学生答题出暴露出来的问题

我发现,在阅卷过程中,能够得分或得高分的答卷一般有以下特点:

(1)考生答案虽然与参考答案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意思大体相同。

(2)考生答卷虽然与参考答案表述完全不一致,但逻辑严谨,论证周密,无知识性错误,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且能够自圆其说,与题意相吻合,符合“加分”条件。

(3)考生答卷除完全与参考答案规定相符,还能在参考答案之外,作进一步深挖拓展且符合题意和社会实际。

(4)考生答卷书写整洁,思路清晰,虽然只有少量的符合逻辑的表述,但可以酌情给分。

(5)考生答卷规范,秩序号清楚,回答重点突出。

而不能得分或得分不高的试卷则有以下共同特点:

 

( 1)、考生字迹潦草,书写模糊,乱改滥涂,布局混乱。特别是有些考生,字体过小,有没有控制好行间距,密密麻麻,挤成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给阅卷带来很大难度。

( 2)、表述不当,口语化现象严重,不善于使用学科语言,表述不准确,不科学,反映出不少考生文科基础极其薄弱。

( 3)、思维混乱,条理不清,无纲无目,段落不分,作答缺乏层次性、条理性、简洁性和逻辑性。有的考生洋洋洒洒些了一大堆,以为多写点老师会多给点分,贪多求稳,事实上往往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4)、照抄材料和照本宣科。前者完全照抄材料,不加提炼,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或关键词用于作答。后者则是生搬硬套,完全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的照搬课本或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的答案,结果由于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5)、审题不准,答非所问。考生审题能力差,阅读、理解和分析材料时,不能准确把握题意,将特点、原因、影响等混为一谈。

三、几点建议

纵观近年高考文综试题,在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下,突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而高考所考查的学生各种能力最终都要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试卷上。因此,我改卷归来 ,最大的感受是,必须要加强答题的规范化训练,让学生少失分,多得分,得高分!在这里 ,我就答题规范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1、 首先要注意书写规范。要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即使要修改,也要合乎规范 ,不能乱涂乱划。阅卷进入三四天,答案早已烂熟于心,所以阅卷老师速度基本达到每份试卷仅需1—2秒。通常在试卷显示的一瞬间,对试卷就有了第一印象,给高分还是跟低分,潜意识中已经确定。因此,要想得高分, 第一印象很重要,因为老师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答案而是文字,考生书写整洁,心情自然舒畅,也就更有耐心去寻找更多的得分点。反之,如果考生字迹潦草,卷面肮脏,即使考生的答案中有得分点,阅卷老师也不愿意花时间去寻找,很容易就草草了事。有的学生可能会说, 我的字体已经定型,短时间内改不了了,那么至少要工整,要控制好行间距,不要挤在一起,这样也能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

2、 其次,在答案的编写上做到四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层次化。高考改卷是踩点和踩意的结合,答题时如果想到哪写到哪,肯定有问题。高强度的劳动下,阅卷老师很难有耐心去寻找你那万绿从中一点红。要点化即根据题意和后面的分值量体裁衣,看菜下饭,搞清楚到底要答什么?这个问题有几个要点?而且每个要点要突出关键词。序号化就是根据设问的顺序和答案层次,分别标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较好,这样能够一目了然。段落化即一个问题层次答完后,自然分出一个段落,既显得你思路清晰,又便于老师阅读,更容易得高分。层次化可以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比如影响,可以按照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深远影响的顺序,当然也可以倒过来。

3、  第三,在答案的内容的组织方面做到三要:面要宽,点要全,话要精。即答题思路要正确,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不要答非所问;分析问题要从多角度展开,不要重复的在一个点上啰嗦个没完;语言要简洁精练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胡编乱造,尽量用学科语言作答,以提高得分率。

4、  要摒弃投机取巧心理。有的考生大段大段的照抄材料,有的甚至把选择题里的几个选项搬到主观题中,以为多少可以得点分;还有的甚至在考卷上写一些讨好或调侃阅卷老师的话,作诗画画者亦有之,但是这除了可以博阅卷老师一笑,给阅卷老师带来短暂的轻松之外 ,真的没有其他任何意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