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政带您读经典:管理学的一代宗师法约尔

 jiutian011 2015-04-10

导读】在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迅速传遍欧洲的时候,法国也诞生了一位杰出的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他是古典组织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管理理论之父”。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这部划时代的光辉著作。从管理哲学层面探讨,法约尔的这部著作给管理学带来了重要的贡献和启示。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所提出的十四条原则与五要素在管理过程中非常普遍地存在着,正因为他将共性的东西告诉给所有的人,才使得他的理论成为管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今天,我们跟随包政先生一起走近法约尔以及他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读经典名著的意义

阅读经典名著,是掌握一门学科的正道;至少可以少走弯路,减免人云我云、莫衷一是。企业管理的源头著说并不多,值得一提的经典名著就更少,比如泰罗《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和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现如今,很少有人研读经典著作,因此,很少有人能够鉴别管理思想之真伪。殊不知,那些所谓的“新思想”和“新见解”,往往是一些不足挂齿、拾人牙慧的东西,甚或是一些杜撰的“新名词”,既没有理论出处,又缺乏实践依据;十足的地摊货。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使我们减免无知,懂得管理不是一门可以随意杜撰的思辨学科,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并非空穴来风。美国的泰罗(1856-1915)、法国的法约尔(1841-1925)和德国的韦伯(1864-1920),都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活在那个动荡时代,曾经历了“产业社会”取代“家庭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经历了产业社会内的大规模冲突过程。他们探索企业管理的目的,并非为了单纯地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而是为了稳定社会的经济组织或企业,谋求产业社会的正常运行。一般而言,企业管理理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可笑的是,有人企图用古人思想的碎片,去拼凑现代企业管理之道。法约尔说,“道德或宗教的高级原则通常只涉及个人或那些来自非现实世界的利益。然而,管理原则追求团队的成功,满足各方经济利益。目的不同自然方法也不同,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既然没有同一性,那就不存在矛盾了”。

我们还可以从经典名著的字里行间中,感悟到大师的精神力量,以及源头思想的魅力。泰罗、法约尔和韦伯,都是使命在身的人;他们几乎用毕生精力,探索着企业管理的真理,以帮助后人从纷杂的现象中,把握事情的本质以及内在的本质联系。他们这些“客观而公允”的管理思想,以及“诚实而认真”的品格,支撑着企业管理的理论发展。可以说,企业管理的学习和研究,如同其它学科一样,来不得半点的虚伪或弄虚作假;更不能把企业管理学科,当作沽名钓誉、混饭吃的手段。

2、法约尔的神圣使命

法约尔1860年(19岁)进入“科芒特里-富香博-德卡维尔”公司,这是法国的一家矿业企业,在那里他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1888年(47岁)升任公司的总经理,直至1918年(77岁)退休。他通过强化企业管理的职能,把公司从濒临破产的边缘上拉了回来,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成长为今日法国冶金工业首屈一指的企业。当年有一位教授古皮耶尔说,“很难找到第二位像法约尔这样在工业部门有着重要地位又有极高理解力的人了。”其实法约尔的伟大,在于他能够用毕生的精力只做一件事情。倘若我们能够坚守本行,恐怕也可以达到他那完美的职业境界。很遗憾,绝大多数人不具有这样的职业精神,不能在一个专业领域中坚持,只能成为普通人或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人。

法约尔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感悟到“管理职能”的存在,以及管理的存在价值。同时,意识到“管理教育”以及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一个国家或社会意义。法约尔非常清楚,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自己的管理意识、思想和方法,而不是别的原因。法约尔曾经引用法国冶金工业委员会主席话说,“思维清楚、广阔、判断公正深刻,具备这种素质的人可以委以重任,开创事业和保持法国的地位,尽管法国的自然资源短缺,但由于这种人的超群天赋,使法国位于工业设计和科学的前沿。但是,几年来这样人已经大幅度减少了。”

法约尔依据自己的观察,认为“管理教育”需要全社会、多层面的关注,不能仅仅指望企业。理由是,大部分企业的高层领导没时间也没兴趣写作,他们通常既无学说传世,也无门徒追随。整个管理思想史,屈指可数,只有泰罗、巴纳德和斯隆几位。“管理教育”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使之成为各等级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至少应该和“技术教育”等量齐观。

要想推动社会来发展“管理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理论学说,这是建立一项教育事业的必要条件。用他自己的话说,在我们的专业学校中,缺少管理教育的真正原因,是管理理论本身的缺乏。我们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管理理论,没有理论就不可能有教育。从1900年起,法约尔就开始传播自己的管理思想,并引起热烈的反响。也许是这个激励因素,令他不顾年事已高,下决心从自己做起,着手研究管理的理论。把自己感知到的“企业及其管理世界的真面目”,用“理论的方式”展现出来,推动社会对“管理教育”的重视。

法约尔相信,必须创立相应的管理学说,哪怕是初步的或粗浅的学说,才有可能引起社会讨论,最终形成社会一致公认的管理理论;进而,为管理教育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不然,一切将无从说起。无庸置疑,法约尔是行家里手,是一位谙熟企业管理之道的人,他所感知到的企业管理是真实的。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倡导者,相信未来那些大学老师,更有能力提炼和总结管理的理论学说,并找到更好的方法教育学生。这绝非是法约尔的谦虚,相反,表明他对建立企业管理学科的理解。确立管理理论,决不是个人的事情;管理不仅要合乎科学的理性,而且还必须合乎道德的理性,成为社会成员的共识、成为公理。

迟至1908年,法约尔形成了管理学说的雏形,后又经过8年的持续努力,完成传世之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于1916年出版。法约尔退休以后,专门创办了一个管理研究中心,全身心地投入理论研究,交流和传播自己的管理经验和思想,直至1925年去世,享年85岁。真是不可思议,他的一生似乎就是为了一件事情,从管理实践中提炼理论,加以传播和交流;仿佛创建企业管理理论,就是他与生俱来的神圣使命。

也许是天意,法约尔的研究计划只完成了一半,即第一部分“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和第二部分“管理的原则和要素”。研究计划中的其余部分,尤其是第三部分“个人观察和体会”没能完成;没有来得及结合理论对“具体的事例”进行讨论,非常可惜。由于这“第三部分”的缺失,致使后来那些粗心的读者,难以解读法约尔“抽象且近乎概念化”的理论,难以感悟到他半个世纪的实践经验以及活的思想灵魂。真正的受益者,恐怕是那些后来的管理大师。

法约尔的文笔简练,条理清晰,用词准确、平实且少有歧义。这与他那威仪、高贵和仁慈的品格浑然一体。凡是能够读懂法约尔原著的人,都会感到有一股清新的泉水流过心田。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后来那些编写“管理教科书”的人,往往没有对法约尔的思想做出完整的阐述,只是简单罗列他的“14条管理原则”和“5大管理要素”。致使后来一些抱着教材长大的莘莘学子,脑子里只有法约尔的教条且不知企业管理为何物。面对具体而复杂的管理问题,一筹莫展,不知所措。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问世,意味着法约尔的使命已经完成。后来的事情如法约尔所料,管理理论的研究引起法国和英国社会的普遍重视,很多人从法约尔那里得到了管理思想上的启示。尽管法约尔的著作在1949年以前,没有在美国正式出版过,但是,他的思想在20年代就引起美国学者的关注。1923年,格里尔(Sarah Greer)翻译了法约尔的一篇论文,引起美国学术界对法约尔著作的重视。后来,在1937年,这篇论文被法约尔的追随者有厄威克(Urwick Lyndall)收录到《管理科学论文集》之中。在这本论文集中,厄威克还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法约尔的学说思想。厄威克是英国人,从事管理咨询工作,著有《管理的要素》、《组织的科学原则》和《管理备要》。

3、法约尔的学说贡献

尽管谁都知道管理的重要性,如法约尔所说,“每个人都明白,如果管理得不好,企业就会没落”。然而,有谁知道管理是什么?又有谁说的清楚什么是管理呢?要想创立管理学说,就必须首先对“管理”进行明确的定义。否则,就很难让人确信,管理是可以成为为一门学科的。法约尔不愧是个行家,凭借对管理的质感,直截了当地把“管理”描述为一项专业职能,称作“管理职能”或“管理功能”。结果一锤定音,至今大家似乎都很乐意接受法约尔提出的概念或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法约尔是管理学的一代宗师。

按照法约尔的解释,企业的组织职能或功能,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并且以专业化分工的形式存在。因此,组织的职能可以细分为6项具体的专业职能,包括技术职能、商业职能、金融职能、安全职能、财务职能和管理职能。通常情况下,前面5项专业职能,都有相应的专业化部门或称“专业职能部门”,诸如“技术开发部门”、“销售业务部门”或“财务会计部门”等等;都有具体的“部门形态”,人们很容易凭直觉感受到这些“专业职能”的存在,唯独“管理职能”需要做出解释。

为此,法约尔做出了详尽的阐述,为“管理职能”寻找落脚点。他的结论是,“在所有类型的企业中,下属员工的基本能力是具有企业专业特征的能力,高层领导者的主要能力是管理能力”。这个结论对后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出现误解,以为各级经理人员就是“管理者”;反之,各级管理人员就是“经理人”。这种误解和人们的期待有关,所谓“信息是一种期待”,每个人往往只听得到他想听到的事情。凡是活在具象世界的人们,都希望“管理职能”能够落到实处,落到“专业职能部门”的形态上,或落到“职务形态”上。如果不能落在专业部门上,就应该落在总经理、总裁、CEO这样的“职务”上,即总经理、总裁或CEO就应该是一个管理者,就应该担当管理责任,发挥管理的作用或功能。

法约尔意识到会有这样的误解,一再强调“管理职能”并不是不是某个负责人或企业领导的个人职责,也不是他们的特权;管理职能是企业领导和所有成员共同承担的职责。管理职能的强弱,取决于全体员工的管理素养和努力。可是没有人在意这些话,人们习惯上已经把“经理人”和“管理者”等同起来,把“管理者”和“管理”等同起来,甚至德鲁克都说过类似的话,认为有时候管理和管理者是很难区分的。不过,德鲁克非常清楚“管理者”是干什么的,并不把“管理者”局限于“经理人”,认为有些知识工作者也是管理者,因为这些人对企业的经营及其成果具有重大影响。也许有人会对德鲁克的这种说法感到别扭,这并不奇怪,这跟他们没有读过法约尔的原著有关。

如果管理职能不是以“专业部门”的方式存在,或者说是以“管理职务”的方式存在,那么,接下来法约尔必须回答,“管理职能”作为一种能动的因素,是如何发挥整体作用的?这是管理成为“一种专业”以及把管理纳入“职业教育”范畴的必要条件。对此,法约尔说,“我借用生理学作对照,向大家表述管理的行为模式。一个工业企业内的管理事务,就像人的大脑系统一样,是从表面上观察不到的。它的活动也不能被直接明显地看到。但是,肌肉系统尽管拥有自身的能量,如果大脑系统停止反应,它的收缩活动也将停止。如果没有大脑系统的行动,人的身体就会变成一堆没有活动能力的肉体,所有器官将立即丧失功能。大脑系统存在并活动于每一个器官以及器官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细胞和纤维,大脑系统接收到感觉,然后将它第一时间传给下神经中枢,即反应中心,如果有反应,再传给大脑。命令从这些中心或大脑发出,再通过一条相反的路线,到达将要执行运动的肌肉。”

后来,德鲁克把“管理职能”定义为“器官”。对此,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们没有看过法约尔的原著,不知道管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关系。德鲁克非常清楚,法约尔对“管理职能的运作机理”的描述是贴近真实的。在企业运作的表面,显现出来的是业务活动或产品制造过程,而不是“管理过程”。“管理行为”分散于每一个“职务”,不仅仅是管理职务。这些分散的管理行为,如同生命体内的“器官”一样,有机地与企业整体联系在一起,发挥整体的功能或管理职能。可以说,管理职能不同于其它专业职能,其它专业职能很像“机械装置”中的一个个的功能部件,相互传递着物理世界的“作用力”;而管理职能更像生命体内的“器官”,与整个生命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依据复杂的机理相互作用,转化为整体的作用或功能、职能。

这些“无形的力量”,来自于管理的工作及其性质。法约尔认为“管理职能只是作为社会组织的手段和工具。其他职能与原材料和机器相关,而管理职能只和人有关。社会组织的良好运行取决与某些条件,人们几乎不加区别地将他们称作原则,规律或原理。我更喜欢使用原则这个词,但要让它抽离僵硬的概念”。换言之,企业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世界”,我们无法像牛顿那样,去发现支配“物理世界”内在的客观规律;从而,建立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科学理论,指导我们的行动。在法约尔看来,企业是一个双重的组织机构,既有物质属性也有社会属性。“要想执行好管理职能,我们就要依赖这些原则。即依靠这些已被论证的、深思熟虑的和已被接受的道理”。

人们似乎从来就没有怀疑过法约尔,以及所罗列的管理原则。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实业家,曾经成功地领导过一个大企业;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以及对管理这件事情的理解,深信他是一个得道之人。比如,当谈到“团结原则”时,法约尔说,“团结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同一企业员工间的愉快关系,商业协议、工会,所有类型的联合会也是团结的结果,它们都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半个世纪以来,团队的作用越来越发展壮大,我看到,在1860年,大工业企业工人既不团结,也不联合,总是自扫门前雪。结果是工会使他们和企业主有了同等的地位。同一时期,曾经激烈竞争的公司开始一点一滴地彼此互助,在共同协议下,解决涉及彼此利益的大部分问题。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习惯与观念都已经发生深刻改变。企业领导务必要重视这种变革。”

法约尔非常清楚,一个人的才干,哪怕是工程技术人员的才干,都来自于实践经验的积累,来自于实践的锻炼。就像驾校和司机的关系,真正的司机绝非是在驾校培养的,而是在热闹的马路上练就的。1900年,他在一次会议上说,涵盖了大量应用知识及丰富的个人素质的“管理学”,实际是一种塑造人的艺术。人们只能在“从事具体的艺术工作”中掌握艺术,就像人们在炼铁的过程中成为炼铁工一样。

法约尔说,“管理教育并不能让所有学生,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就像以往的技术教育,也没有把所有学生造就成工程师。……在工厂里,人们不指望他一离开学校就有能力管理一个高炉,就能管理矿井的挖掘工作或制造一台机器。就是同期毕业的第一名也不能马上完成这些工作,只有通过或长或短的实践启蒙后,他才能完成这些工作”。他认为,一个“管理者的能力”,以及一个“组织的管理职能”,绝非是从学校获得的。我们能够从学校获得的只是管理知识和管理思维,绝非是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能力。如同技术教育一样,普及“管理教育”,才有可能使年轻人懂得吸取管理经验和教训的重要性,逐渐提高管理上的意识和素养,最终使大企业的领导阶层后继有人,使工业社会得以正常运行。

4、法约尔理论的缺憾

美国学者孔茨(Harold Koontz)称法约尔是“现代管理理论”真正的创始人。认为“法约尔是作为一个从事实务的企业家进行写作的。他回忆了长期的管理生涯,撰写他所观察到的原则。他在这样做时并没有想去形成一种有逻辑系统的理论,或自成一家的管理哲学。然而,令人惊异的是,他的观察与当前正在发展着的管理理论模式十分符合”。

孔茨是加州大学管理学的教授,曾任美国和世界管理科学院院士。他如此推崇法约尔是有原因的。1955年,他主持编撰了一本《管理学》的巨著,这是一本典型的管理教科书,传播很广,包括对中国的影响很大。该书的主体框架是“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与法约尔的“5项管理要素”十分相似。孔茨一定相信法约尔是正确的,认为管理是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或活动,因此具有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

如此,法约尔的“5项管理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要素,在不经意中变成了各项分门别类的“管理专业职能”和“专业职能管理课程”。使那些管理学科的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完成对企业管理的整体思考。难怪有人会说,学完管理不知道管理为何物;偶遇难题,却想不起来应该用哪门课程来应对。

对此,加拿大的麦吉尔管理学院教授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琢磨了35年,实在是忍无可忍,写了一本书《管理者而非MBA》,表达自己的不满。他说,管理不等于市场加财务、加会计、再加上诸如此类的东西。管理与这些东西有关,但并不等同于它们。把这些颜色各异的职能倒入一个称作MBA学生的空容器里,轻轻搅动,你会得到一组特殊的条纹,而不是一个复合型的管理者。……另外,脱离一个具体的企业实际情况,泛泛地传授概念、方法、模型、技术和技巧,会助长人们对工具的依赖。好比一个手握锤子的孩子,周围所有的东西,在他眼里看上去都很像“钉子”,结果一定是见什么砸什么。现实的MBA教育,给了学生太多的锤子,他们毕业后一批又一批地进入企业组织,结果使得今天的许多组织机构,看上去很像一张张被砸坏了的“钉床”。

其实人们忽略了一个问题,知识不等于力量,结构化的知识才是力量。真正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是管理能力,以及应用管理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管理知识”。正是这个原因,明茨伯格早在60年代,那时他还只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研究生,就对5名高层经理进行工作日写实,记录他们每天究竟做了些什么?结果发现他们做的事情主要是,社交联络、信息交流和决策。很难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样抽象的概念予以概括。管理一定是具体某件事情的“管理”,管理本身不是一个客观的或有形的实体,管理不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存在的职能,管理甚至不是一项“抽象”的任务、活动、工作或行为。管理作为一种职能,必须和具体的专业活动或工作行为联系在一起。我们只能借助于思维,感受到管理行为或管理要素的存在,我们不能泛泛地谈论管理。这就是学生们即便记住5项管理职能,依然不会管理的原因。

应该说,法约尔提炼的管理概念、原理和方法,对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来说,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好事。法约尔提炼和推荐管理概念、原则和方法时基本立场是,“每一种管理规律和方法,只要它能巩固社会组织,使其运作简便易行,它就是原则的一种。无论多长时间,当实践经验证明它配得上这样的高度评判时,它就是原则。事态的变化决定了规则的变化,事态本身孕育了规则”。法约尔知道,实践经验对于原则应用的绝对重要性,他特别告诫后人,“没有原则,我们就要陷入黑暗和混沌;没有经验和尺度,即便有最好的原则,我们也会举步维艰。原则是为我们指明道路的灯塔:他只为知道大门开在哪里的人们服务”。

问题是,管理学科的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对一个活生生企业的“质感”,无法感知到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内在统一性。因此,很容易把法约尔的管理思想“概念化和教条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法约尔应该首先着眼于建立“组织理论”,帮助学生理解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内在统一性和相互关系。很可惜,法约尔受当时倡导“管理教育”这件事情的逻辑制约,与建立现代组织理论失之交臂。倘若法约尔能够从“组织理论”入手,把自己已经感知到的“企业内在的整体统一性”表达出来,就能避免理论上的发散,即看上去像在罗列毫不相关的教条。

相比之下,德鲁克更懂得如何建立管理学的理论,即把一个企业当作一个整体,着重研究一家典型企业运行的内在机理,弄清楚管理究竟是一件什么事情,究竟是一件有关什么的事情。换言之,一开始就从整体入手,搞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管理”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经过对通用汽车公司为期18个月的研究,德鲁克弄清楚了一个组织机构存续的内在机理。写成《公司的概念》一书,建立了企业的组织理论,于1946年出版。尔后,着手研究管理的相关命题,包括管理的概念、原则、途径和方法,使各项管理命题,合乎逻辑地收敛于企业的公理,包括使命、宗旨、目标和任务。使“管理”成为企业生命体的一个器官,满足企业永续经营的要求,写成《管理――使命、任务和实践》,这是一本管理学科的奠基之作,于1973年出版。

无论我们怎样评说法约尔,他的管理思想、概念、原则和方法,至今依然是公认的核心内容,依然是管理职业教育的必读著作,他是现代管理学科建设的一代宗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