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回:争婢争妻风波贾赦逼娶鸳鸯是与贾母争妻

 风临酒把2 2015-04-10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关键词:红楼梦中的争婢与争妻风波,贾赦逼娶鸳鸯是与贾母“争妻”

 

脂砚斋常论此书何处不写之写,本回中不写之写手法多见。

 

上回末云:【……正值王夫人与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又有王夫人之兄嫂处遣了两个媳妇来说话的。黛玉虽不知原委,探春等却都晓得是议论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如今母舅王子腾得了信息,故遣他家内的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

本回中又写:【如今且说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至殴伤人命。】

又有【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

可知薛家没有权势,或权势已成过去时,现今只有财力,但架子还是有权有势的架子。外务全仰仗王家和贾家。王家是薛姨妈、王夫人娘家,贾府是薛姨妈亲姊妹王夫人的婆家。薛姨妈、王夫人善于周旋料理,其权变才能可知。贾府、王府之权利被外戚支配,贾府已经阴盛阳衰,流行妻管严,且外戚王家最有势力。贾王薛史四大家族因姻亲勾连,想必林家也是大族之一,但是林家支庶不盛,故而林如海一死,黛玉处境即生大变。此又不写之写处,读者需明。

上回有云:【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贾雨村冒宗得官,贾政又帮着谋职,推测贾雨村被授应天府可能是贾府、王府为了结薛蟠的命案,特用此人以成此事。在宗法社会,冒宗攀亲是极大的罪过,雨村却可以得逞;贾家王家为一己私利,国家制度就成了孤臣孽子手中的翻覆私囊。则贾王两家气焰可知,朝廷王法国事可知。此又不写之写处。

 

【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贾雨村得知实情,却无后话,不但隐去娇杏,也隐去雨村,竟使读者以为这二人不是甄士隐故人、故仆。为何?若认英莲,勾带甄士隐旧情事小,带出雨村冒宗事大。正是曹公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读者必有会心处。此乃小人常情,曹公不写之写处也。

 

【门子道:“……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偏生这拐子又租了我的房舍居住,那日拐子不在家,我也曾问他。他是被拐子打怕了的,万不敢说,只说拐子系他亲爹,因无钱偿债,故卖他。我又哄之再四,他又哭了,只说:‘我不记得小时之事!’这可无疑了。……”】这一篇描述,讲清英莲原记得往事,并且有门子提醒,料是已深明身世。八十回中再无与英莲旧时接榫的痕迹。七十五回后面写道江南甄家被抄调取进京治罪之甄家,不知跟英莲有何关联,或者英莲本是世家被抄后辗转流落风尘,被薛蟠买来,在贾府昙花一现,后又遭遇贾薛末世之变故。或者又像魏晋末世,新得天下的皇帝大户之家,偏偏好充当救世主,娶名门罪臣的女子,来使自己家族的血统得到高贵的提升。英莲的薄命悲剧,从一开始就贯穿终生。被拐卖,打骂,夺亲抢亲抢到金陵,及至薛蟠娶金桂,英莲遇到悍妇一命呜呼。英莲一身之命运,写尽红楼家国末世之叹,见证四大家族中兴与衰败。

 

“争婢”事体,书中还有“争妻”故事多处。冯渊要买英莲为妾,薛蟠则打死冯渊,夺英莲为妾,英莲后来则被薛蟠正妻金桂逼死。后面张金哥与守备公子做殉情鸳鸯,也是因为李衙内立誓要强娶金哥为妻。贾琏娶妾尤二,逼使张华退亲,惹出无限风波,贾琏正妻王熙凤逼死尤二。在宝钗、黛玉的故事中,应该也会发生类似“争妻”模型的风波。另外,书中贾珍与贾蓉之间,也隐含着一个“争妻”的故事。贾蓉娶妻秦可卿,但可卿却被公公贾珍宠爱。这是贾府中上演的“新台”故事,父夺子妻。贾赦逼娶鸳鸯,则是另一种类型的“争妻”,是“子夺母宠”,涉及到贾母等贵族女性、豪门寡妇的生活方式,容当另文后叙。

 

本篇中贾雨村与门子一段,来得快、去得疾,笔法骏健。雨村打发门子充军文后有甲戌侧批曰:【至此了结葫芦庙文字。又伏下千里伏线。起用“葫芦”字样,收用“葫芦”字样,盖云一部书皆系葫芦提之意也,此亦系寓意处。】但八十回后文字不得见,我等愚昧,委实难以猜度。周汝昌猜测门子发达、贾雨村被拘,虽然思路过于简单,但天理循环,倒未必不能如此;虽然搞倒贾雨村的可能是那个门子,未必是这个门子。至于高鹗续书中,因才力胸襟相去甚远,高鹗竟然干脆把这条线索抹掉了,轻轻易易地令雨村出游路遇士隐、士隐暗示英莲结局竟是产难完劫、随即士隐焚化等装神弄鬼之事,大煞风景。其实第七十九、八十回已经说的很清楚,英莲血分中有病,虽在薛蟠房中两年,却并无身孕;且日渐羸瘦,行将不久于人世;跟英莲有暧昧情分的宝玉还在为她奔波求索“疗妒汤”。人心叵测,人情可叹。

 

看贾雨村攀亲冒宗,对贾政态度,大大描写一笔。看他对贾政态度,对林如海态度,以及对甄士隐态度,只三番便活画出一个可杀之士人。此书虽非《儒林外史》,但贾雨村一副面目,加之贾政身边一群清客詹光、单聘仁等面目,已经写够此辈人嘴脸。贾宝玉虽不才不求上进,却是冰清玉洁的人品,焉能与此类硕鼠窃贼为伍?此又不写之写也。

脂批云君子可欺以方,贾雨村一介奸雄,轻轻将贾政瞒过,其实读者可以想象贾政自己又是何等样人何等才情何等心胸?高鹗续书仅写贾政不能胜任吏治,终为奴才家人所欺致罪。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高鹗确实比我辈读书人都更吃透了曹公红楼本旨。曹公对士子贵族纨绔膏粱之辈,委实是否定了又否定。而高鹗也并无回护之词,自续书开始到结束,对贾政贾赫等辈,无一处遮掩美化。此又是曹公的不写之写矣。

 

薛家势力,此时不过“皇商”字号,薛蟠又如此不长进,薛家之依赖王家、贾府势力,依赖银钱力量,村蠢俗鄙可知。二尤因名声不佳而命途多戕,尤三死于名声之污;晴雯死于虚名;抄检大观园后,惜春生怕自己的名声被宁府连累,连尤氏等都要回避不见;黛玉在外负有才名;众人不仅认为薛蟠是大傻子、行货、铜商,连带着对于薛姨妈,都不过是一个亲家姨太太而已,连薛宝钗也要因为宝玉一句“杨妃”之语都要勃然大怒:而薛宝钗的名声却确实是被自己的哥哥连累,以至于王夫人跟薛姨妈内定的宝玉宝钗婚事也不敢大张旗鼓地明提,女君子如薛宝钗者得到这种待遇,令人为之一叹!此亦不写之写矣。

 

上篇写黛玉进京,这篇写宝钗进京。其实钗黛进京隔着四年光景。宝钗应该是在黛玉二次进贾府后才进京的,否则年龄相去极远,且很多事情都不合榫。

黛玉进京孤零零,带着个老师贾雨村,进贾府惹出多少是非;贾政何等抬举贾雨村,也可以看出贾政与林如海的关系,贾母对贾敏的感情,以及贾林两家的渊源。宝钗进京举家启动,呆霸王护送路上打出人命,薛姨妈宝钗等来京常住贾府,亦说明在宝钗父亲去世后薛家已经败落,且薛林两家家风、门风不同,钗黛集会,红楼故事大起波澜:这才叫因缘聚会。

 

按书中一贯手法,林黛玉既有进贾府、进大观园,也应有出园、出贾府之日。

红楼本为忏悔之作,为闺阁立传,故而后头故事应该超出闺阁,可能极其惨烈,实在可以不写,也有可能写不下去。曹公大概是伤心而亡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