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地方戏曲集锦(荆州花鼓戏)

 文化龙乡 2015-04-11

下载 (50.88 KB)
2012-9-25 22:02

1980年,荆州花鼓戏《站花墙》改名《花墙会》,被珠影拍成戏曲片

       荆州花鼓戏原称“沔阳花鼓戏”,后命名为“天沔花鼓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称“荆州花鼓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北江汉平原一带备受观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 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汉平原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原荆州所辖各地区,波及邻近的鄂南、湘北等地引。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三大剧种(即楚剧、汉剧、花鼓戏)之一,发源于沔阳东荆河一带,形成于清嘉庆年间,流行于沔阳(今仙桃市)、天门、潜江、监利、洪湖、汉川、京山、钟祥、荆门等地, 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荆州花鼓戏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其唱腔悠扬、甜美、悦耳;表演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湖乡生活和湖乡风貌,又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她与湖南花鼓戏不属同一类型。
      荆州花鼓戏的剧目,据统计有一百九十七出。其中,有的是从民歌小调改写而来,如《抽门闩》、《掐菜薹》、《告老爷》等;移植或艺人创作的,如《贺端阳》、《打补钉》、《站花墙》、《双撇笋》、《打莲湘》、《戏蟾》、《三官堂》、《辞店》、《阴审》、《告经承》等。70年代末以来,新编的大型历史剧《十三款》,小型现代戏《小坚决》、《买摇窝》、《家庭公案》等均已拍成电影播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