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屏曾名叶村、五都叶村,因村西南背倚南屏山而得名。全村一千多人,却有36眼井,72条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明代已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清代中叶以后,南屏村步入鼎盛时期。村中至今仍保存大量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南屏古村落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古民居建筑群于2004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南屏村仍完整保存如“奎光堂”、“叙秩堂”等祠堂,它结构庞大、气势恢宏;“慎思堂”、“冰凌阁”等民居端庄典雅、风格各异;水口“万松林”古树参天、古桥静卧;72条古苍纵横向联合交错于高墙深院之间,如同迷宫,充满神秘色彩。
南屏,背倚淋沥、南屏、顶游三山,环临武陵溪、东西干溪三水,风光秀丽,景色优美。境内重峦叠嶂,清溪回流,气候温和,风光秀丽,全县完整地保存有一大批明清徽派特色浓郁,砖、木、石三雕艺术精湛建筑,宅院布局小巧雅致,文化内涵十分深厚。青瓦白墙,外简内秀,前庭或后则一般都布置有小型庭院或花园,粉墙饰以砖雕、石刻花窗,使建筑与山水、花木融为一体,颇具园林之趣,研究和观赏价值都很高。
这里充满了浓郁的新安传统文化氛围。近年在南屏村发现的陶渊明《陶氏宗谱》,引起了全世界汉文化学者的极大重视,而南屏独特的人文情结和艺术魅力又吸引了张艺谋、巩俐、周里京、梁家辉、李鸣、卢奇等一大批影视界名人,使其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天然摄影棚”、“中国电影村”。
徽路上,听一声南屏晚钟

南屏是本次徽州之行中我最喜欢的几个村子之一。她有着朴实而大气的魅力。

南屏村就坐落在山脚下。




冰凌阁,精美的木雕

叶氏支祠,《卧虎藏龙》中XX镖局的拍摄地。


我最喜欢这样的场景……

叶氏宗祠。宗祠是一个宗族的圣地,是联系族人感情的纽带。

叶氏宗祠的门平时是锁着的,只有导游手中有钥匙。

慎思堂。它叶氏家祠,外围具有西洋建筑的特点。

三元井,寓意连中三元。







孝思楼。带有西式风格的建筑




离去,南屏,我还会来的。
南屏小记
当地朋友带我们去了其中一处名为“抱一书屋”。徽商把读书和做官、经商融为一体,“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贾而好儒”是徽商的一大特色。抱一书屋是当地李氏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房主李宗煝,又名李金榜,出生于清道光年间,当年由于家境贫穷,只读了两年的私塾就外出商营谋生,光绪年间,李宗煝因营运淮盐而发了大财,成为闻名大江南北的富商。由于早年的坎坷经历,李宗媚对黎民百姓和读书人十分同情,在故乡,他捐资兴办教育,在西递、陈闾、南屏村分别办起了三所免费私塾,以供贫穷子弟入学读书。抱一书屋就是三所私塾之一,建于光绪年间距今约130年,取名为“抱一书屋”,就是告诉在此读书的学子,抱定一个宗旨,心无杂念,好好读书。
如今,书屋已无当年的辉煌,但是在后人的悉心照看之下,倒也是依然清静舒适,庭院里点缀着令人赏心悦目的花草,书斋里的孔子画像前,悠然飘散着檀香的气息。得主人邀请,上到书斋的二楼,虽然只是简易隔出两三个房间,但是从窗口望出去的庭院景致,却是很让人动心的,遥想当年在此传出的琅琅读书之声,不免有了穿越的感觉。


在南屏看了几幢老宅之后,发现虽然同属徽州,但是这里的雕刻工艺,与婺源的老宅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婺源的老宅,大多数雕刻集中在大梁、牛腿和花板,而南屏的老宅,大多数雕刻集中在门框、花窗和护窗,不少地方还描了金,使得整个宅子看上去更为精致。比如大门,其他地方老宅的大门基本就是普通的木门,而南屏村老宅的大门一般都是两层的,外面是雕花门,里面是实木门,门闩都有好几层,既安全又透气且美观,一举多得。

我在南屏村还第一次看到了天井遮阳布,虽然老宅的天井夏季本就十分清凉,但是人们为了凉得更为彻底,设计出了这种遮阳布。平时卷起来挂在一边,需要使用时就打开,可以将整个天井上方都遮盖住,立刻将炎热都阻隔在了老宅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