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阿康书馆933 2015-04-12

苹果公司用自己真实的案例给索尼上了一课,不光得有革命性的产品,完美的商业模式更是必须,而索尼公司行动缓慢,没能再像之前一样推出颠覆性的产品,到底是谁导致了索尼创新能力的衰退呢?

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众所周知,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却鲜有人知道影片的出品方是索尼公司。索尼是典型的多产业跨国巨头,也是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

上世纪80年代,索尼的Walkman(随身听)全球销售突破2.5亿台,90年代的游戏机PlayStation系列销量4.2亿台,这两者都堪称是全球最为成功的电子产品。

1995年出井伸之出任索尼CEO,他给索尼重新设定了客户价值主张:索尼卖的是个人体验,虽然我们的产品不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必需品,我们存在的理由是进入人们的梦想生活。随后索尼成功推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1997年经典的PC产品VAIO 505,以镁铝合金为外壳,果断舍弃内置光驱、并口和串口,全面拥抱USB接口令业界叹为观止。

2009年开始索尼的利润却急转直下,连年亏损。这里还是要提及2011年的日本海啸,索尼因此关停了8家工厂。如果仅仅是天灾,或许还躲得过,实际上索尼对彩电业务的误判当记一大过,在大多数企业转向平板电视的时候,索尼一意孤行坚持显像管技术;在众多企业做液晶电视的时候,索尼又不识时务地推广等离子电视。还有那后来不思进取的PC业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