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經】大方等如来藏经探源(释經文其二)

 Law002 2015-04-12

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

天眼能见细色,不被远近明暗山石等所障。故观未敷之花,内有如来身结加趺坐。凡夫肉眼,仅见粗色,稍有隔碍,则不能见。除去萎花,便得显现。此是譬喻说,譬如除去烦恼,便现佛性。佛性圆现,便究竟佛道。

由此可知,学人修道,只在放下,无有一法可得。放下不忠即名忠,别无忠可得。放下不孝即名孝,别无孝可得。放下烦恼即名菩提,别无菩提可得。放下生死,即名涅槃,别无涅槃可得。众生落入生死,不得成佛。便是因为无量劫来,虚妄取相,横生烦恼造诸业障。障碍太深,障于佛性,不得圆现。本来是佛,却反落入生死六道。

为今之计,只须清净身心不取于相。因为一切法性空无相,取相生想,皆是妄想。以妄想故,起贪恚痴。以三毒故,造十恶业。恶业因缘,落入六道生死。

我们既知病源,便应精进对治。对治之法,便是值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时,心 莫取于相。不取于相,则心清净。心若清净,便不起烦恼。不起烦恼,自然不造恶业。离诸烦恼业,是名解脱。是即名无上佛道也。

痴人学佛,不知修道,只知取着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如人本欲灭火,却反以油助,实可怜悯。不知执相而求佛法,适与佛法大相径庭也。


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出世广为说法。除灭尘劳净一切智。

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

如来以佛眼见众生如来藏已,为怜愍故,欲令众生开其迷闷,故为说法而示觉路。为了除灭其烦恼,显现其佛性。

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

法尔如是也。法尔云何?经云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佛出现于世,如来藏不增。佛不出世,如来藏不减。易言之,众生成佛,如来藏不增。众生未成佛,如来藏不减。此法增不得一毫,减不得一毫。增一毫则重,减一毫则轻。此之谓妙湛总持不动尊也。

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出世广为说法,除灭尘劳,净一切智。

如此天真佛,被众生烦恼所覆障,令众生不见。欲令众生成佛,只须除其烦恼,别无他法。

故如来出现于世,广为说法,皆是为令众生除灭尘劳,净一切智而已。

是知如来出现于世,无法可说,无法可与。只是欲令众生除灭尘劳,净一切智而已。是故于无言说法,而以言语说。虽以言语说,而实无所说。此所谓只为怜愍众生故,建水月道场,兴如幻佛事。

何为尘劳?众生虚妄攀缘六尘,以攀缘六尘故,生一切过患,落入六道生死疲劳,故名尘劳。

净一切智,此非二乘一切智,乃佛一切智。佛具总相智,曰一切智。佛具别相智,曰一切种智。一切智亦名实智,一切种智亦名权智。如是分别,只是随顺世谛说,于第一义谛,无如是分别。


善男子。若有菩萨信乐此法。专心修学便得解脱。成等正觉普为世间施作佛事。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萎变花 其花未开敷

天眼者观见 如来身无染

除去萎花已 见无碍导师

为断烦恼故 最胜出世间

佛观众生类 悉有如来藏

无量烦恼覆 犹如秽花缠

我为诸众生 除灭烦恼故

普为说正法 令速成佛道

我已佛眼见 一切众生身

佛藏安隐住 说法令开现


善男子!若有菩萨信乐此法,专心修学,便得解脱,成等正觉,普为世间施作 佛事。

若有菩萨信乐何法?信乐除灭尘劳烦恼净一切智也。若菩萨专心修学此法,便得解脱。是知实无解脱可得,若能除去烦恼系缚,便名解脱也。

成等正觉,普为世间施作佛事。

成等正觉者自利也,施作佛事者利他也。凡弘法利生,皆为佛事。

尔时世尊即说偈颂。此为重颂,以简要文字,再将以上长行中意义,重述一遍。一者重提大要,令大众注意,二者令迟到之人,亦得听闻胜法。

第一颂重述神变,明如来藏虽入烦恼而不染。

第二颂中,除去萎花已,见无碍导师。是说除去烦恼,令佛性圆现,便名见佛 。众生多求见身外佛,不知自身实相,即天真佛也。故维摩经云,观身自相,观佛亦然。云何见天真佛?除去烦恼,令佛性圆显,即见天真佛。

第二颂下半颂,即说明佛出现于世,不为别事,只为令众生断诸烦恼。一切众生烦恼断尽,即便成佛,如世尊无异。这便是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因缘者,即度一切众生皆成佛也。世尊以何法度一切众生皆成佛?令众生断烦恼而已。故曰为断烦恼故,最胜出世间。最胜即是称叹于佛。

佛观众生类一颂,文显易明。

我为诸众生,除灭烦恼故,普为说正法,令速成佛道。

是知佛说法四十九年,不为别事,只为令众生除灭烦恼。众生若能除灭烦恼, 便可速成佛道。换句话说,无上菩提无他,无烦恼而已。无烦恼则破尽无明,无明断尽即是菩提。

我已佛眼见,应为我以佛眼见。一切众生身,佛藏安隐住,佛藏即如来藏也。一切众生烦恼身中,皆有如来藏也。

说法令开现。佛为众生说法,不过欲令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开现耳。


《佛学研究》精修班


刚刚离去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道出了他对中华文化主体——儒道佛的深刻思考。佛学在两千年中,成就了中国人的“心”吗?一个“如来藏”,道尽了其中的奥妙,诉尽了佛家眼中世界的真相。

如今这“性空”的世界依旧这样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而要洞悉其中的缘由,我们则需要一个学习这佛学的“缘起”。

1、精读佛学六经一论经典。

2、了解作为国学主体之一的佛学理论架构,深入佛学研究。

3、掌握佛学关于“心”的智慧,泽被家庭、企业和社会大众。


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