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髻山庵

 丰城往事 2015-04-12
两髻山庵:距秀市集镇12公里,是黄塘周围的最高峰,左右双峰对峙,形似小孩头上两髻,故名“两髻山”。又是该村的来龙和西北的屏障。宋朝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36年)初建,石塔浮屠,塑有“三仙”神像于庵中,并招有僧人主持,明洪武庚申年(公元1380年),邹良玉隐居于此,自号“髻峰樵隐”,著有《髻峰樵雅》,因他嫌庵狭窄,自先倾囊,再及族里好善长者募献;领资扩建,规模较大。由山麓蜿蜒而上,经过“土地庙”、“赵公亭”、“五显祠”、“五灵庙”,沿着石级向左进入院落山门,抬头便见庵门上“两髻名山”四个正楷大字。门的两侧白底黑字对联一幅,上联是:“慧眼观青天空空如也”,下联是:“庙内藏大佛悠悠大哉”。进入庵门,便是大肚笑钉罗汉的神像,两边挂着楠木雕刻金镶字对联一幅,上写“大肚皮包藏古今,一笑后度灭人天”。罗汉殿后为“毗卢阁”,田字格中书“忍”、“让”二字。东边是厨房和膳堂,耳门外是菜园。西边是“祖师殿”、“观音堂”,殿的两边嵌有悬厢,供放十八尊不同形象的罗汉。殿前设有香案,摆着香炉、油灯、木鱼、经卷,靠前橼左右两厢,设有钟楼、鼓架,最后一排拖铺为僧尼宿舍,后墙砌在悬岩上;西边耳门是一小碓间。庵的四周,古木参天,松竹蔽日,凌晨、黄昏,钟鸣鼓响,余音迥荡。两峰夹溢有小涧一条,通向田泽,峭壁岩中流往一井,叫“道士坪”,是僧道饮水之处,清静幽雅,可谓远近游览胜地。庵中置有田产,竹木茶林概归僧众生活、照料香灯费用。康熙年间,挂锡僧人云集,其中以“智海”为禅师,以后“若轮”、“无远”相继为禅。民国时期,有贵州僧人李相臣主持,招有湖南“明生”为菜僧,瑶黑甘氏、小港斋妈、小尼梨香三人为徒。长期吃斋,终身念佛。建国后,僧尼还俗,文革期间彻底被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