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荨麻疹治验(原创)

 枫江平行线 2015-04-13

慢性荨麻疹治验(原创)  



作者:刘臣彬医生

患者,男,52岁,患者表现为全身起小疙瘩,色红,如同胡椒粒大散在,布满全身,瘙痒严重,凡是疙瘩自己挠破了出血见红才舒服。时隐时没。发病三年。在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市第七医院、陆军总医院、沈阳市中医院等医院明确诊断是“慢性湿疹”。经过以上医院治疗3年,找遍名医,效果不佳,延余诊治。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绝对缓脉。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患者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绝对缓脉,是汗出当风,感受风邪,引起的发病。因此,脉缓,舌淡太白。如果是湿疹,病机是血热、或者是湿热;血热脉象必然虚数无力,舌质必然暗红,苔少,或者无苔。湿热,脉象必然滑数,舌苔黄腻。

中医诊断:瘾疹(风邪袭表)

治法:疏风止痒、健脾益气

处方:《汪昂汤头歌诀.消风散》加减

羌活25克、防风50克、川芎20克、厚朴20克、人参10克、茯苓10克、陈皮15克、甘草50克、白僵蚕10克、蝉蜕10克、藿香20克、地肤子30克、白鲜皮30克、王不留行30克、黄芪60克

8付,水煎服。

患者服药后16天,自述不见症状好转,来诊,号脉仍然缓脉,考虑风邪重,吃药时间不足。嘱继续用原方,又抓8付,服药4付来电话,已经痊愈。

按:目前西医把荨麻疹治疗超过2年以上,治疗不能治愈的,定为“荨麻疹”。中医教科书,目前也遵循这个诊断标准。实际在中医是感受风邪所致,定为“蓓蕾”、“瘾疹”更合适。治疗,按照风邪入侵卫表,更合理。发布此文,主要是介绍给临床中医医生,注意——不要把这类疾病当做中医的“湿疹、湿热”。在中医所谓辩证施治,实际是古汉语,翻译成现代语言,应该是“诊断正确、用药治疗,才不至于错”的意思。希望中医医生遵循中医自己诊断,不要盲目沿用西医诊断标准,否则很容易误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