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域新教育共同体建设与研究

 风虎神韵114 2015-04-13

 

许新海

 

在当今的中国基础教育界正在发动着一场“教育共同体运动”。 许许多多不同组织的人们为了追寻共同的教育理想,自觉地组合在一起,围绕共同关注的主题,投入极大的热情,在共同追求的领域中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而改变着原本的行走方式,使教育的发展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行。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就是一种“新教育共同体”的集体行动。打造“新教育共同体”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理想。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把全国属于不同组织机构、不同单位的“新教育人”凝聚在一起,围绕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的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等“六大行动”,利用“教育在线”这一共同的精神家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研究范式。20059,海门市教育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决定以区域的方式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我们的目标是以课题“区域新教育共同体建设与发展研究”为依托,努力打造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海门教育品牌,为全市教师打造专业成长的平台,为全市学校打造研究理想课堂模型的平台,为各学科研究共同体打造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平台,为海门市基础教育打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通过构建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组织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性研究活动,校际之间的对话合作交流,建立“教育在线论坛——海门新教育共同体”网络平台,改善教师的行走方式,致力学生的素质发展,着重学校的特色建设,全面推动区域间学校的均衡、整体、和谐、高位的互动式发展。共同体组织以分享合作为宗旨,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儿童发展为中心,以实践反思为方式,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强化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的研究,从而建构起区域教育的新平衡,摸索出一条区域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区域新教育共同体既是一种实践共同体、也是一种科研共同体。作为共同体本身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当代世界,多极主体已成为全球的中心视野。多极主体间为改造和创造共同的中介客体而结成联盟。 “共同体问题的提出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折点”。新教育共同体更是作为一种反思今天的知识生产方式和学习组织形式的概念工具,它具有新颖而独特的价值。区域新教育共同体就是在一个县市,或者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以新教育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分享合作,高位发展”为基本问题,打破各自为政、自成一统的办学格局,整合校际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一个合作、互动、分享的教育协作组织、教育互助组织、教育发展组织,从而在区域间达到教育的均衡、持续、高效发展。

一、作为一种“实践共同体”的探索与研究

海门区域新教育共同体作为一种“实践共同体”。 它构建起的是一种新型校际合作的横向与纵向双轨制教育发展平台。即在市区直属小学高位发展层面上,打破学校界限,以学科建设为任务,以特级教师或大市级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由相关学科老师组成的教学共同体。这些来自不同学校的成员也是一个多元主体,由各个人的禀赋、知识和个性形成了一种多元个性结构。他们围绕一个或多个合作项目,探索多种可行的实践方式,获得最佳的实践路径。另外,还在城乡学校之间联动的层面上,由教研员牵头,建立一所城区学校带动多所中心小学和村小的联合体。通过整体联动,开展互助型项目,全面提升乡镇学校教育发展水平。这两种共同体的运作,主要是靠项目推进的方式来展开的,在共同体的集体活动中,大家信守规则、分工协作、沟通信息,逐步形成了共同体的基本运行范式。

在这一年的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中,主要推动了以下一些项目:

(一)以“图书漂流行动”为引导,全面推进“书香童年”计划

当城里孩子在如火如荼的读书活动中感受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时,农村村小的孩子还处在课外阅读的荒漠中。根据年初调查,12%的村小学生家里没有一本图书,68.9%的村小学生仅有的一两本课外读物也是“作文选”,村小学生对书籍充满了期待与渴望,而由于经费的制约,村小缺少图书供给孩子阅读。为了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教学建议,为了改变村小学生缺少图书阅读的状况,引领村小学生涉猎古今中外的优秀读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构筑起自己的精神家园,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育局领导下,以城乡联动共同体的方式,启动了一项促进村小学生普及性的阅读行动——“书香童年”图书漂流行动。这项活动由语文项目组的核心组成员精选75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中外读物1875册,教师书籍20420册。由市青少年阅读中心制作15只书架。从20062月起,在全市村小漂流,在每所村小停留时间为4个星期,无偿的、有计划的提供给村小学生阅读。一个学期,图书漂流经过了32所村小,惠及9799名学生,180位教师,学生人均读书4.3本,教师读书3本。150余名村小学生被评为“三星级小书迷”。图书漂流到的村小,都举行了启动仪式,图书停留期间,各校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努力打造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为师生精神成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孩子读书的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村小的教师、学生家长也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许多学校已开始着手设立图书角,语文教师自觉地把课外阅读纳入了语文课程。家长也支持学生购买课外书籍。图书虽漂流,但是留下的是求知的精神、读书的习惯。全市的图书漂流计划引发了更多的班级、年级之间的图书漂流行动、假期图书馆清仓行动,大家精心策划,不断挖掘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图书漂流带来的让人惊奇的阅读资源。经统计,就这一学期,全市所有的学校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读书节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共同体成员专题组织了班级读书会、阅读课程开发的研究。在城乡联动活动中,乡镇教师到市区学校学习观摩,市区的优秀教师直接到乡镇学校组织“班级读书会”,上“阅读指导”的示范课。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孩子们经常能通过图书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已经成为共同体成员们的不懈追求。

如今,大家又在精心策划全市的“书香班级”建设计划,一方面创造条件为每一所村小配备固定的书架,加大投入及时添置新书,让更多的好书能在村小学生之间传阅。另一方面,推荐更多的阅读书目,市青少年阅读中心组织了足够的图书资源,开始共读一本书的漂流行动,深入开展阶梯性阅读研究。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以此来推动书香校园、书香社区和书香家庭的建设,通过读书报告会、师生共读、亲子阅读、“阅读之星”评比等系列活动,不断深化这一项目的成果。

(二)以“打造理想课堂”为任务,深入推进基础学科建设

课堂教学是一切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建立符合信息化时代要求和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课堂范式,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的主要价值取向。

海门市区的七所直属小学都是省级实验小学,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都比较高,这一高位平台的九个学科项目组(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科学、综合实践、品德与生活(社会)等),不仅注重对直属小学新课堂的策略研究,而且还要做好对乡镇学校的示范辐射;不仅在核心组成员之间寻求一种共识,更要将研究的成果传递给直属小学的每一位教师,以分享的理念保证新课堂实施策略的科学落实。在平台的另一端联合着一个片的乡镇中心校和村小。几位教研员担当了同样九个学科项目组的组长,负责拟订共同体的活动计划,落实每月一次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以及每次活动的原始资料与数据的收集等。各直属小学的学科带头人任副组长,作为每次专题活动的主讲。核心组成员则由直属小学的学科骨干和各基地的中心组成员组成。

打造理想课堂、开展学科建设是新教育共同体活动的重点任务,各学科共同体,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举办了各具特色的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各个专题研究组的行动,他们或是依托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展开语文与文化、语文与校本阅读课程建设、营造书香校园的研究;或是借助国外考察后的反思积淀,展开科学课程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或是基于“我能做”行动计划,展开对新德育的实施与研究;或是以球类俱乐部活动、球类游戏课程开发为载体,展开校际之间的体育项目的整体联动……短短一年,就已经正式出版了1-6年级的《小学生诗词诵读》本和3-6年级的《小学生英语美文诵读》本。同时,依托海门教育城域网开通了“海教在线”网络平台,每个学科共同体都开设了各种专题贴,有“共同体活动快讯”、“图书漂流行动”、“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例与反思”、“师生成长故事”等,促使共同体成员不断加强实践反思、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增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分享与交流,特别是乡镇的学校可以在最快的时间里获得最直接的帮助,从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处于一种开放的联系中,保持着同步发展的状态。

(三)以送艺下村小为切入口,推动乡村艺术教育发展

位于偏远农村的村小,普遍缺乏专职的音乐、美术教师,也少有能胜任音乐、美术教学的教师,音乐、美术课不是被敷衍而过就是形同虚设,以致村小的孩子无法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为了提升农村艺术教育的质量,培养村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围绕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的工作目标与要求,构建了新型城乡联动艺术教育共同体,即由七所直属小学的艺术教师,双周至少送艺下村小一次,一年时间,为每一所村小排演一个大合唱、一支集体舞,举行一次专题美术作品展览。这样的活动将坚持做三年,试图实现以下目标:一是让村小学生共享优质艺术教育资源;二是使送艺过程成为培养乡村教师的鲜活案例与生动现场,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艺术素养,也提高直属小学艺术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三是推动城乡艺术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局将以累计送艺下乡的时间,作为下乡支教的方式,以不断激发直属小学艺术教师送艺下乡的工作热情,确保活动的有效性。许多艺术教师克服自身教学任务重的困难,积极参与“送艺下村小”活动。他们从内容的选定,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器材的准备,都作了精心安排,做到切合村小实际,有的放矢,在辅导中因材施教。经统计,一个学期,各直属小学送艺下村小共活动39次,已送村小57所,占全市村小的85%,完成或在排演的文艺节目近百个,美术辅导课100多节。每当送艺教师来到村小,师生们就仿佛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有力地推进了乡村艺术教育的发展。

(四)以校长俱乐部为依托,培养卓越校长群体

“十一五”海门教育继续把“人才强教”作为核心战略,精心打造卓越校长群体,充分发挥校长作为一校之魂的堡垒作用。为此,做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决策。成立校长俱乐部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校长俱乐部以自由、开放、分享、合作为共同价值取向,每月活动一次为基本制度,努力把它办成思想者的俱乐部,旨在让俱乐部里的每一位校长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与风格,从经验型、管理型校长走向智慧型、文化型校长。虽然校长俱乐部成立才一年多,已经彰显了其独特的魅力。

沙龙、论坛是校长俱乐部的主要方式,思想碰撞作为每次俱乐部活动的重要环节。比如针对“十一五”发展这一热门话题,校长们交流了各校“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他们基于学校的发展现状,立足海门教育的发展要求,放眼整个教育的发展态势,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自主创新,分别编制了各校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俱乐部组织了由专家、教育行政、校长代表组成的论证组,以片为单位,分别进行了现场论证。这对校长明晰学校的发展目标,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确定学校的发展特色,优化学校的发展策略等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帮助。使校长们就如何实现在学校的愿景引领,以及进行科学的战略决策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校长俱乐部活动在分享经验的基础上,正逐步走向项目研究合作的状态。俱乐部安排了一些校长们最迫切需要的合作项目,比如,如何使学校实现理想的校本发展,分成校本管理、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等专题,进行合作性研究。校长们共同组建开发小组,开发了系列的地方课程资源,供全市的所有学校分享。特别是在校长们的积极参与下,构建了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在俱乐部活动中,大家形成了共识,一致认为在小学阶段要充分发挥评价正向激励、确立信心、体验成功等功能,而不是甄别、选拔功能。校长们在一起探讨了即时性评价、展示性评价、竞技性评价、累积性评价、目标性评价、成果性评价、奖励性评价等各种评价类型。充分认识到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关键在学校和校长,特别是成长文件夹(档案袋)的建立,虽然老师们辛苦了些,学校付出了一些必要的代价,但是,这对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学习自我反思,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着重要的价值。这样,迅速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整体联动的良好氛围。

目前,校长俱乐部正在策划一个“十一五”期间一个大的合作项目,就是开展新公民教育行动。在俱乐部活动中,大家已经就新公民教育的目标定位、价值取向,合作开发的校本课程,设计的文化活动,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都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相信,这些合作项目对全市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各个学校自身品位的提升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从事校长的实践经验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也是校长管理学校的客观规律的反映。校长俱乐部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促进每一位校长成为有个性、有思想的校长。为此,我们努力把俱乐部办成思想者的精神家园,构建了开放、灵活、自由的俱乐部活动的运作机制。每次活动都到一所不同的学校;每次活动都有自由论坛的机会;每次活动都有共同的话题;每次活动都有与专家的对话;每次活动都有合作研究的项目交流;每次活动都有集体的反思等等。我们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二、作为一种“科研共同体”的反思与展望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关于科学共同体,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共同体之所以成为一个共同体是由于他们具有共同的研究目标,共同的学术观点,共同的概念、术语和行话,共同的交流方式,共同的文献资料和教材,共同的心理素质等。二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之所以具有以上特征,是由于他们在共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接受了共同的教育,受教材的范本影响。三是由于上述共同体,使共同体内外产生极大的差别。其内部在心理、趋向、实验选题、话语等各方面日益趋同,使知识呈常规增长;而在外部,在共同体之间,由于没有客体底板,交流就难以进行,甚至不可通约。约束共同体的范式是库恩的一个基本范畴,他曾经赋予它若干的理性含义,如指认识的模式,理论的结构,整理现象的方式、范例、示范性题解或支配科学共同体所共同使用的成规等等。有时,他将之等同于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共同信念。

我们正是借用库恩的“科学共同体”的概念,使区域新教育共同体在成为实践共同体的同时,还能成为一种科研共同体。因此,我们正致力于进行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的结构体系和文化内涵建设研究;进行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的系统实践路径和运行模式研究;进行区域新教育共同体建设对区域内学校、教师、学生影响的评估研究等等。

反思这一年的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与研究进展,我们收获了以下一些基本体会:

1.构建区域新教育共同体,旨在为素质教育开路。区域新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起点在于教师教育行为方式的转变,终点却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因为它所倡导的理念、精神与一系列的行动策略,都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区域新教育共同体是素质教育研究的具体化和行动化、现实化,它符合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整体性、主体性和长效性的特征。

2.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旨在区域教育的开放和共融。区域新教育共同体体现出鲜明的“破壁”功能:它打通了学校之间的文化界限,分享校际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交流校际之间的优秀管理理念;它突破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一切着眼于教育理想的构筑,从单纯的“学科主义中心”走向复合的“课程中心”;它放大了教师的角色效应,从学校本位走向区域本位,从“学校教师”角色走向“区域教师”的角色。

3.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的研究,旨在区域教育的品质提升。构建区域新教育共同体,不是某些地区实施的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均贫富”,以削弱城镇学校的优质资源来“均衡”薄弱的农村学校,而是希冀“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教育圈中的每一个人发展个性,展示自我,在教育中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这种“为了人的发展”的精神追求,引导区域新教育共同体中的每所学校改进发展模式,每个教师改变行走方式,每个学生改善生存状态,都能生活在理想的教育境界中,都能生长在超越自我的行动体验中。

4.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的研究,旨在追求教育的普世价值。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和研究,其价值不在于追寻特定背景下的特定区域内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而在于探索常态情境下,通过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的组织和实践,形成区域内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的基本范式和普遍规律,以此为辐射,达到更大区域范围教育结构的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区域新教育共同体建设和研究”根植于海门教育的现实土壤,引领着海门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从校长到教师都对该课题表现出极大的参与和研究热情。市教育局和学校,都能在资金方面对该课题的运作给予充分的保证,特别是直属学校,能积极主动为各项目组的研讨交流活动提供教学现场和后勤服务。不过,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完善组织建构,强化团队功能增强团队凝聚力、形成团队精神;需要进一步落实各类合作项目,探讨共同研究的合作机制,强化研发功能;需要丰富活动形式,强化计划功能,实现与新教育实验的全面接轨;需要继续提升科研含量,强化辐射功能善于及时反思,形成产品,对基层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发挥丰富的影响力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区域新教育共同体建设与研究”,除了促进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实现理念、资源、方法、成果等共享的目标以外,还有更上位的目标追求,那就是用“新教育”的理念构建区域新教育共同体的组织模式,强调合作基础上的学校之间的互动,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缩小学校之间差距,而是寻求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更高位的富有内涵和特色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建设现代化,优质教育均衡化,质效管理精致化,学校发展特色化的理想目标。

作为一种教育改革的新的组织方式,随着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必将导致教育新范式的形成,从而通过这种新范式来实质性地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新著:《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月版,P180-204

2任平著:《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1月版,P14

3任平著:《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1月版,P81-82

4任平著:《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1月版,P338—339

5任平著:《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1月版,P81-82

6.朱永新  许庆豫《教育问题的哲学探索》,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12月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