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后作画的古代名家

 高山仙人掌 2015-04-13
“扬州八怪”是清代面坛上的重要流派。“八怪”中有好几位画家都好饮酒。高凤翰(1683 -1748年)就“跌岩文酒,薄游四方”。那位以画《鬼趣图》出名的罗聘(字两峰,1733 -1799年)更是“三升酒后,十丈缣横”。他死后,吴(宗殳)偅人写诗悼念他,还提到了他生前的嗜好,“酒杯抛昨日”,可见他饮酒的知名度了。罗两峰的老师金农(字冬心,1687 -1763年),是一位朝夕离不开酒的人,他曾自嘲地写道:“醉来荒唐吮梦醒,伴我眠者空酒瓶。”《冬心先生集》中就收录了他与朋友诗酒往来的作品十余首,如“石尤风甚厉,故人酒颇佳。阻风兼中酒,百忧诗客怀”;“绿蒲节近晚酒香,先开酒库招客忙,酒名记清细可数,(舟光)舲潋滟同品尝”。金冬心不但喜欢痛饮,大概还擅品酒,他自己曾自豪地说“我与飞花都解酒”,所以,他的朋友吴瀚、吴濂兄弟就把自己的酒库打开,让他遍尝了家藏名酝。那位以画竹兰著称,写过“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一生也与酒结缘。郑板桥名燮(1693-176日)他在自传性的《七歌》中说自己“郑生三十无一营,学书学剑皆不成,市楼饮酒拉年少,终日击鼓吹竽笙”。说明他从青年时代就有饮酒的嗜好了。郑板桥喝酒有自己熟悉的酒家并和酒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河桥尚欠年时酒,店壁还留醉时诗”。他在外地还专门给这位姓徐的酒店老板写过词,题目是《寄怀刘道士并示酒家徐郎》,这首词的下半阙是这样写的:“桃李别君家.霜凄菊已花,数归期,雪满天涯。吩咐河桥多酿酒,须留待,故人赊。”是河桥酒家的徐老板风流倜傥,还是赫赫有名的板桥先生礼贤下士,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交往总是以酒为“媒”吧!“八怪”中最喜欢酒的莫过于黄慎。黄慎(1687 -1722年)宇恭懋,号瘦瓢。福建莆田人,流寓扬州以卖字卖画为生、善画人物、山水、花卉,草书亦精。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中说他“性嗜酒,求画者具良酝款之,举爵无算,纵谈古今,旁若无人。酒酣捉笔,挥洒迅疾如风”。其实黄慎爱饮酒但酒量却小得可怜,清凉道人大概有点夸大其词了。许齐卓《瘦瓢山人小传》中说他“一瓯辄醉,醉则兴发,濡发舐墨,顷刻飒飒可数十幅”。黄慎的上乘佳作,多是酒酣耳热之际信笔挥洒而成,意足而神定。黄慎作画时运笔疾速如骤雨狂风,清凉道人见过黄慎作画时的情景,说黄慎的画“初视如草稿,寥寥数笔,形模难辨,及离丈余视之,则精神骨力出也”。黄慎是以草书的笔意对人物的形象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笔不到而意到,在《醉眠图》里,把李铁拐无拘无束,四海为家的生活习性,粗犷豪爽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刻划出来。正如郑板桥说的那样:“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