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古哲学对中医的消极作用

 johnney908 2015-04-13
王律修 著 

  内容提要:气、阴阳、五行学说以自然万物为认识对象,实际只认识事物个别属性,用想象物质和物质运动解释世界和生命,它们是中国的自然哲学。两千多年来,中医误把自然哲学当基础医学,满足于医学对象的思辨解释,忽视基础医学研究。所以古哲学对中医有消极作用。

  关键词:中医,气,阴阳,五行,检验

    气阴阳五行学说是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是用思辨理论解释自然的哲学门类。它的特征是:以自然万物为认识对象,实际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用想象的物质和物质运动解释自然和生命。例如,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以“水、无限定、气”为世界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燃烧和熄灭的“火”;毕达哥拉学派以“数”为万物原型;亚里士多德学派和古印度人认为“水、火、土、气”四元素是世界本原。恩格斯说自然哲学是“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填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中医气、阴阳、五行学说具备自然哲学特征,它们是中国的自然哲学。

1  “气学”虚拟人体“气化运动”
  ——“气学”之“气”只有“无形”一个属性,“气”不是物质。所以,“气学”无可检验性。

1.1 区别“气学”之“气”和物质之气
  物质之气有感觉属性。《说文解字》释“气”字本义是物质,即云气。物质之气可以呼吸(气息、肺气),可以观察(蓝天、白云),可以耳闻(风暴、天籁),可以体察(冷气、热气),可以测量(体积、气压),可以分解(清气、浊气)。《老子》描述“玄牝之门”呼吸空气时的状态:“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北宋张载以“野马”、“生物以息相吹”、“风行则声闻具达”等描述“气”的存在;明王廷相说:“气虽无形可见,却是实有之物,口可以吸而入,手可以摇而得,非虚寂空冥无所索取者。”说明物质之气是有感觉属性的客观存在。中医学述及过许多物质之气,如天气、地气、肺气、气息、风、寒、暑、湿、燥、火,都是物质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物质之气出入于口鼻,与生命休息相关。《素问.四气调神》说,“天气,清静光明者也。”张景岳《类经》注释道:“人禀此气而生。”感觉属性是物质之气与“气学”之“气”的根本区别。
  “气学”之“气”没有感觉属性。思想家把“气”定义为“无形”。如《庄子.至乐》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明.王廷相《慎言.道体》说:“无形,元气也。”“无形之气”渗入古今中医药文献,与物质之气是非混淆。严世云《中医学术史》概括说:“在先秦及汉代,哲学家有一种‘气’的学说,认为万物由气化成,故气充满了形体。”《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说:“气是肉眼所不能见的极微小的物质颗粒。”《中医基础理论》说:“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故古人称之为无形。”“气学”之“气”没有感觉属性,这是它与物质之气的根本区别。
1.2 “气学”以自然万物为认识对象
  “气学”是阐述世界由“气”构成的理论。西周伯阳父提出“天地之气,不失其序”,他认为天地间“阴阳二气”失序引起地震和周朝灭亡。东周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学说。根据老子“气生万物”理论,先秦宋研、尹文创立“精气学说”,他们在《管子.内业》篇中说:“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认为自然万物都是“精气”组成。战国荀子、韩非子、庄子都有“气生万物”论述,尤其是庄子“通天下一气”论,成为“气学”经典论述。此后,东汉王充提出自然“元气论”,宋人黄宗羲提出“一气充周”说。“气学”以自然万物为认识对象,把“气”看成万物的本原和共同成份。
  中医学大量引用“气学”之“气”。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性的元气。”《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中医学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构成万物的元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中医深陷“无形之气”泥潭,中医理论永远不能自圆其说。
1.3  中医把“无形之气”说成“物质”
  古典医著创建了大量“人气”。例如《内经》的元气、宗气、中气、营气、卫气、经气、精气、血气、心气、肝气、脾气、胃气、肾气、神气等等。这些“气”都是没有感觉属性的“无形之气”,各种“气”名,是人们根据“主要组成成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确定的。中医把这些“无形之气”说成“物质”。如《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说:“气和物是统一的。气的理论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同样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中医基础理论》说:“中医学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构成万物的元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物质是感觉实在,把“无形之气”说成物质,有勃于物质定义。
  “气学”虚拟人体“气化运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熙之。”《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灵兰密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中医认为“气”在人体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作用。其中,“机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其转化叫做气化。”“气化泛指一切物质形态的运动变化。”《中医基础理论》说:“人体的气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在,时刻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人体“气化运动”能观察验证吗?不能。 
1.4 “气学”理论无可检验性
  “无形之气”是从物质之气抽象的认识属性。与有形物质比较,物质之气(天气、地气、呼吸之气)有“肉眼不能见”这个“无形”属性,思想家抛开物质之气可以呼吸、观察、耳闻、体察、测量、分解等诸多感觉属性,单独提取“无形”属性,构成“气学”基本概念——“无形之气”。“无形”是个负概念,负概念是否定概念,只表明“气”没有“形”一个属性,没有表明“气”具有的属性。所以,人们不能用感性方法证实它的存在。因此,中医学元气、宗气、中气、营气、卫气、经气、精气、血气、心气、肝气、脾气、胃气、肾气、神气等概念和理论,本身不包含可以验证自己存在的对应规则,即把理论词语与可观察现象联结起来,从而使人们可以间接地确定它们存在的原理。所以,中医“气学”理论无可检验性。
  除非给“无形之气”增加“有形”内涵(如力气、功能),否则任何“有形”的“微小物质”、“器官功能”都不可能归属“无形之气”。与“气学”同样属于想象的古希腊“原子论”则不同,它不仅强调“原子”是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部分,而且强调原子是有重量、坚硬、不能坏灭、不断运动、有钩、有齿以相互联结等“有形”属性[朱广启,《物性论》,121]。“有形”是正概念,正概念是肯定概念,思辨的“原子论”包含了可检验的对应原理而成为科学假说,并获得证实。“原子论”是纠正中医“气学”错误的一面镜子。

2  阴阳学说虚拟人体“阴阳运动”
  ——阴阳是对立事物分类概念,阴阳与所属事物之间存在时空差距,所以,阴阳学说无可检验性。

2.1  阴阳是对立事物分类概念  
  感知可以认识宇宙万事的差异。阴阳学说只关注两个事物的差异属性,即对立关系。例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明与暗、寒与热、动与静、表与里、上与下、生与死等。根据阴阳模式,人们把其中明亮、活跃、向前、向上、温热、充实、外露、伸张、扩散、开放一类事物归属“阳”,把暗晦、沉静、向后、向下、寒凉、虚空、内藏、压缩、凝聚、闭阖一类事物归属“阴”。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可见,阴、阳是对立事物分类概念。《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说:“阴阳是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抽象出来用以标示事物属性的范畴,并不代表某种具体的事物。所以,《灵枢.阴阳系日月》说:‘且夫阴阳者,有名无形。’明确指出,阴阳并无固定形体,只是一种属性概念。”阴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抽象,阴阳具有属性分类意义。
  分类学意义阴阳在中医理论中有广泛应用。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这是形体分阴阳。《难经.四难》说:“脉有阴阳之法,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这是脉象分阴阳。《伤寒论》把疾病病候分为“三阳”、“三阴”。《神农本草经》称“药(性)有阴阳”。明代张景岳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所以,《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熟之可千,退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但是,阴阳学说远远超越事物分类范畴。
2.2 阴阳学说以自然万物为认识对象
  商代创立阴阳学说,首先用作星象观察、历法制定,解释各种奇异天象。西周伯阳父以为阴阳二气失调是地震和周朝衰亡原因。东周《老子》假夫妇之道衍生“万物负阴抱阳”,《易传》说“一阴一阳之为道。”王充说阴阳交感(“夫妇之道”)化生万物。圣贤们的说法,成为“阴阳生万物”、“万物之始终”的经典论据。作为知识模型,阴阳学说深入古代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医药、农学、宗教各个领域。中医也用阴阳学说认识自然和生命,认为阴阳是自然万物和生命的根本,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四气调神论》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中医基础理论》说:“阴阳交感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可见,中医用认识万物的阴阳学说阐释生命本原。 
2.3  阴阳学说虚拟自然和人体“阴阳运动”
  伯阳父说阴阳引起地震和周朝灭亡,《老子》说“阴阳生万物”,《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他们都赋予阴阳对立势力运动含义。中医也把阴阳说成对立势力运动。如《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阳主外,阴主内”;“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也。”“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清阳外发腠理,浊阴内走五脏。”“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则内热”等。阴阳被当成驱动人体生理病理运动的两种势力。《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说:“人体的生理功能,无论就整体还是就局部而言,都是阴阳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阴阳失调则是贯穿于疾病始终的最基本的病理变化。”“阴阳这两种势力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由此推动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所以,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世界的根本规律。”运动是物质的属性。承认世界和人体存在阴阳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阴阳运动”,等于承认阴阳是物质。为此,中医高等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特设“物质阴阳概念”一节。不过,所述阴阳内涵依然是分类概念,并没有证明“物质阴阳”的客观存在。
2.4  阴阳学说无可检验性
  首先,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明与暗、寒与热、动与静、表与里、上与下、前与后、腹与背、脏与腑、血与气、生与死等,是客观事物,阴阳是人们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归类,阴阳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所以,阴阳是物质的观念不能成立。其次,天地、日月、昼夜、黑白、男女、脏腑、脉象浮、沉、药理功用等,是客观物质运动,阴阳是人脑对这些事物属性的认识抽象,认识抽象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认识中阴阳与所属事物处于不同领域,且有时间和空间距离,阴阳之间没有事实上的相互作用。“阴阳物质”、“阴阳运动”皆没有观察凭据,没有预言作用,阴阳学说无可检验性。所以,把阴阳说成“两种势力”、“运动动力”、“世界根本”、“生命本原”的观念不能成立。

3、 五行学说虚拟五脏“生克运动”
  ——五行归类事物个别属性,世界没有脱离物的属性运动,所以,五行学说无可检验性。

3.1 五行本义分类事物个别属性
  五行本义表达五种物质的个别属性。《尚书.洪范》箕子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音:元)稼穡。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穡作甘。”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穡,是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的个别属性,咸、苦、酸、辛、甘也是物质的个别属性。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穡作甘,是事物属性与属性关系。可见,五行虽然包涵物质实名,但并不以物质(质、量、色、结构、功用)为认识对象,而是归纳物质的个别属性。五行对事物属性的分类学意义,与阴阳类同。
  世界包涵五种属性的事物很多。《尚书》除五行、五味外,还有五征(风、雨、寒、阳、燠[音:雨yu])、五事(视、听、思、貌、言)、五福(寿、福、康宁、攸好德、考寿命)。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增加五方(北、南、东、西、中)、五声(羽、征、角、商、宫)、五色(黑、赤、青、白、黄)、五常(智、礼、仁、义、信)、五脏(肾、心、肝、肺、脾)、五官(耳、舌、眼、口、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金匮真言论》增加昼夜、五季、五音、五化、五气、形体、情志、变动、五脏、五腑等,五行归纳范畴涉及自然、社会、人体各个领域。不过,纳入五行的内容依然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自然、社会、人体本身。五行学说的问题不在归类的认识意义,而在于它透过属性分类,赋予相关事物莫须有的“生克”法则。
3.2 五行学说以万物为认识对象
  五行学说问世以来,就以自然、社会万物为认识对象。如西周史官史伯在《国语.郑语》中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箕子在《尚书.洪范》中描述了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属性,战国齐人邹衍用“五德始终”解释朝代更迭。中医学引入五行学说说明世界和人体功能结构。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素问.宝命全形论》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水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五行学说》说:五行学说“力图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属性来概括自然事物,证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具有共同的功能结构。”《中医基础理论》说:“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宇宙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中医用五行属性分类自然和脏腑经络,用五行“生克制化”法则解释五脏生理、病理,指导疾病诊断、治疗,解释药物功用。可见,中医不仅用五行学说认识万物,而且认为五行是世界本体。 
3.3 五行学说虚拟“五脏生克运动”
  自从史伯提出五行“生成百物”,邹衍创造“五德始终”以来,五行学说就脱离了属性分类意义,它用想象的生、克、乘、侮法则,解释宇宙万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学说着意于“事物间结构关系”。中医五行学说主要推论五脏(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生理、病理、病因、药理和治法。例如,认为肝属木,喜条达,肝血济心,肝木克土,土反侮木,培土生金,滋水涵木,青色入肝,白色入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五行学说》说:“依照五行法则,相生相克关系是固定不变的。”然而,现实世界并不存在这种一对一因果关系。
  现实世界中,没有相互作用的事物之间没有关系。木、火、土、金、水是有差别的事物,它们之间要发生因果关系,必须通过“中介”物质作用才能实现,例如,钻木生火,燃木黑土,金藏土石,金化为液,水养树木;林木固土,筑堤遏水,水灭火,火炼金,金削木,各自都在物质“中介”作用下实现。那些没有“中介”作用的木、火、土、金、水之间,既没有相生,也不可能相克。世界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五行生克法则”!人体心、肝、脾、肺、肾生理病理关系,是在脑、髓、经脉、皮肉、筋骨、脏腑、气血、津液等物质成份作用下实现的联系,药物治病是药物成份与人体疾病要素相互作用下实现的联系。人体没有虚拟的“五脏生克运动”。
3.4 五行学说无可检验性 
  不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不可能成为现实。邹衍“五德终始”法典,推演不满一轮就被历史否定了。中医五行学说则有自我否定。例如,《难经.六十九难》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这是“无是证,用是药”,五行学说否定了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原则。谢士泰《删繁方》更创造出一个“劳则补其子”法和“五行生克法则”作对:称“心劳补脾、脾劳补肺、肺劳补肾、肾劳补肝、肝劳补心”,说是“子气充旺,必然裨助其母。”,如肺虚补肾用大补气方(地黄、参、术、羊肾、羊肚)。“虚则补母”是五行相生治法,“劳则补其子”则相反,摧毁了五行相生、子旺侮母法则。“劳则补子”和“虚则补母”并立,等于取消五行生克关系和辨证治法:本脏虚,可补无病之母,也可补无病之子。依照五行生克循环理论,五脏间“母子”又有“母子”,于是,历史医家就有所谓隔一、隔二、隔三治法,如许叔微从“肾”论治饮食不消病(见《普及本事方.卷二》,238页)。结论便是:某脏有病,不必从证候,也不必从病位,治疗任意脏都可能治病?!所以,“劳则补子”法则,否定了包括它自己在内的五行、辨证论治治法。


博主申明:
欢迎业内人士交流,引用请注明出处(作者姓名和链接)。联系邮箱:wanglvxiu@126.com  。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