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园林绿化植物虫害图片(食叶害虫1)

 春色满园小汤 2015-04-14

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朋友,本公众号诚征广告商加盟合作!

1. 榆绿天蛾


形态特征

学名CallambulyxtatarinoviBremeretGrey,又名云纹天蛾。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宁夏、山东等地,日本、朝鲜、前苏联也有。主要以幼虫食害榆树、柳树、杨树、槐树、构树、桑树等园林植物的叶片。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3033毫米,翅展7579毫米。翅面粉绿色,有云纹斑;胸背墨绿色;前翅前缘顶角有一块较大的三角形深绿色斑,后缘中部有块褐色斑。内横线外侧连成一块深绿色斑,外横线呈2条弯曲的波状纹;翅的反面近基部后缘淡红色。后翅红色,后缘角有墨绿色斑,外缘淡绿;翅反面黄绿色;腹部背面粉绿色,每腹节有条黄白色线纹。触角上面白色,下面褐色。各足腿节淡绿色,内侧有绿色密毛,跗节赤褐色。

卵 淡绿色,椭圆形。

幼虫 鲜绿色,体长80毫米,头部有散生小白点,各节横皱,有白点并列。腹部两侧第一节起有7个白斜纹,纹两侧有赤褐色线缘。背线赤褐色,两侧有白线。尾角赤褐色,有白色颗粒。

蛹 浓褐色,长35毫米。

发生危害

生活习性: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2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出现成虫,67月为羽化高峰。成虫日伏夜出,趋光性较强,卵散产在叶片背面。6月上、中旬见卵及幼虫,69月间为幼虫危害期。


2.舟形毛虫


形态特征

舟形毛虫(Phalera flavescens Bremer et Grey)属鳞翅目,舟蛾科。又名苹果天社蛾、苹掌舟蛾。该虫几乎遍布全国。主要危害海棠、樱花、榆叶梅、紫叶李、山楂、梅、柳等树木。初孵幼虫常群集为害,小幼虫啃食叶肉,仅留下表皮和叶脉呈网状,幼虫长大后多分散为害,但往往是一个枝的叶片被吃光,老幼虫吃光叶片和叶脉而仅留下叶柄。一株树上有l2窝舟形毛虫常将全树的叶吃光,致使被害枝秋季萌发。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5厘米左右,翅展约25毫米。体黄白色。前翅不明显波浪纹,外缘有黑色圆斑6个,近基部中央有银灰色和褐色各半的斑纹。后翅淡黄色,外缘杂有黑褐色斑。

卵 圆球形,直径约1毫米,初产时淡绿色近孵化时变灰色或黄白色。卵粒排列整齐而成块。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50毫米左右。头黄色,有光泽,胸部背面紫黑色,腹面紫红色,体上有黄白色。静止时头、胸和尾部上举如舟、故称“舟形毛虫”。

蛹 体长2023毫米,暗红褐色。蛹体密布刻点,臀棘4个至6个,中间2个大,侧面2个不明显或消失。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一代。以蛹生树冠下118厘米土中越冬。翌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羽化,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强,常产卵于叶背,单层排列,密集成块。卵期约7天。8月上旬幼虫孵化,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啃食叶肉呈灰白色透明网状,长大后分散危害,白天不活动,早晚取食,常把整枝、整树的叶子蚕食光,仅留叶柄。幼虫受惊有吐丝下垂的习性。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幼虫期。幼虫5龄,幼虫期平均40天,老熟后,陆续入土化蛹越冬。


3.柳圆叶甲


形态特征

柳圆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 (Laicharting)),又名柳蓝叶甲、柳树金花虫、橙胸斜缘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河南、湖北、安徽、浙江、贵州、四川、云南。主要以成虫、幼虫为害垂柳、旱柳、夹竹桃、泡桐、葡萄、杞柳、杨、榛和乌桕等叶片,常造成叶片穿孔

为害特点 成、幼虫取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4mm左右,近圆形,深蓝色,具金属光泽,头部横阔,触角6节,基部细小,余各节粗大,褐色至深褐色,上生细毛;前胸背板横阔光滑。鞘翅上密生略成行列的细点刻,体腹面、足色较深具光泽。卵橙黄色,椭圆形,成堆直立在叶面上。

幼虫 体长约6mm,灰褐色,全身有黑褐色凸起状物,胸部宽,体背每节具4个黑斑,两侧具乳突。蛹长4mm,椭圆形,黄褐色,腹部背面有4列黑斑。

发生危害

发生规律 河南年生45代,北京56代吉林、内蒙古地区一年发生3代,宁夏、陕西地区一年发生3-4代,山东、河北地区一年发生6代左右,以成虫在土缝内和落叶层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上树取食叶片,并在叶片上产卵,卵期5天左右。幼虫有群集性,使叶片呈网状。自第二代起世代重叠,在同一叶片上,常见到各种虫态。以7-9月为害最严重,10月下旬成虫陆续下树越冬,有假死性。

4.霜天蛾


形态特征

霜天蛾(PsilogrammamenephronGramer.),别名泡桐灰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在我国分布于华北、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各地,国外朝鲜、日本也有。主要危害榕树、桅子花、泡桐、凌霄、海桐、桃花、紫荆、樱花、楸树、槐树、桂花、茉莉、白蜡、丁香、柳、梧桐、悬铃木、金叶女贞等多种园林植物。

为害特点 幼虫取食叶片,害虫发生数量多时,可将叶片吃光,仅剩主脉和枝条,甚至可使枝条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 头灰褐色,体长4550毫米,体翅暗灰色,混杂霜状白粉。翅展90130毫米。胸部背板有棕黑色似半圆形条纹,腹部背面中央及两侧各有一条灰黑色纵纹。前翅中部有两条棕黑色波状横线,中室下方有两条黑色纵纹。翅顶有1条黑色曲线。后翅棕黑色,后角有灰白色斑,缘毛白色,有棕褐色斑列。前后翅外缘由黑白相间的小方块斑连成。腹部腹面灰白色。

卵 球形,初产时绿色,渐变黄色。卵期20天。

幼虫 体长7596毫米,有两种体色:一种是绿色,头部淡绿,胸部绿色,背有横排列的白色颗粒89排,腹部黄绿色,体侧有白色斜带7条。尾角褐绿,上面有紫褐色颗粒,长1213毫米。气门黑色,围气门片黄色;胸足黄褐色,腹足绿色。另一种也是绿色,上有褐色斑块,尾角褐色,上生短刺,其余特征也和前一种基本相同。

蛹 红褐色,体长5060毫米。

生活习性:各地每年发生代数不同,广西4代,江西3代,河南2代。均以蛹在土中越冬。翌春4月初开始羽化。广西各代成虫羽化盛期分别为4月下旬、6月上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成虫夜间活动,趋光性强。卵散产于叶背。卵期约20天。幼虫孵化后先啮台寄主叶片表皮,幼虫23龄后蚕食叶片,咬成大缺刻或孔洞,幼虫共5龄。幼虫每年67月为害最烈,可为害至10月底,大发生时地面上可见大量碎片及大粒虫粪。老熟幼虫在3-175px深的土中筑土室化蛹。

6.雀纹天蛾


形态特征

雀纹天蛾(Teretra japonica),属鳞翅目天蛾科。别名日斜天蛾、小天蛾、葡萄斜条天蛾、爬山虎天蛾。

分布与为害:分布于东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长江流域、台湾等地。幼虫为害葡萄、蛇葡萄、常春藤、白粉藤、虎耳草、麻叶绣球、大绣球、爬山虎、绣球花等植物的叶。

危害状:低龄幼虫食成缺刻与孔洞,稍大常将叶片吃光,残留叶柄和粗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7-38毫米,翅展59-80毫米,体绿褐色,体背略成棕褐色。头、胸部两侧及背部中央有灰白色绒毛,背线两侧有橙黄色纵线;腹部两侧橙黄色,背中线及两侧有数条不甚明显的灰褐至暗褐色平行的纵线。触角短栉状,淡灰褐色;复眼赤褐色。前翅黄褐色或灰褐色微带绿,后缘中部白色;中室上有1个小黑点;翅顶至后缘有6-7条暗褐色斜线,上面1条最显著,第2与第4条线之间色较淡;外缘有微紫色的带。后翅黑褐色,臀角附近有橙黄色的三角形斑;外缘灰褐色,有不明显的黑色横线;缘毛暗黄色。

卵:短椭圆形约1.1毫米,淡绿色。

幼虫:体长70毫米,有褐色与绿色两种色型。褐色型:全体褐色,背线淡褐色,第2腹节以后不明显;亚背线色浓,后部色较深,于尾角两侧相合;后胸亚背线上有1黄色小点;第12腹节亚背线上各有1较大的眼状纹,中心部为赤褐色圆点,外转黄色,外廊黑褐色,第1腹节者较大;第3腹节亚背线上有1稍大的黄色斑纹,其外廊略呈紫褐色;第1-7腹节两侧各有1条暗色向后方伸的斜带;尾角细长而弯曲,赤褐色,上面微带黑色。胸足赤褐色。绿色型:全体绿色,背线明显,亚背线白色,其上方浓绿色,其他斑纹同褐色型。初龄幼虫全体绿色,头部长三角形,尾角长大,褐色。

蛹:长36-38毫米,茶褐色,被细刻点。第12腹节背面和第4腹节以下的节间黑褐色;臀刺较尖黑褐色。气门黑褐色。

发生危害

生活史及习性:11代,以蛹于土中越冬。次年6-7月羽化,成虫昼伏夜出,黄昏开始活动,喜食花蜜,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背。幼虫孵化后取食叶肉成孔洞,稍大食成缺刻,随幼虫生长而常将叶片吃光、残留叶柄;白天静栖枝或叶柄上,夜晚活动取食。幼虫为害期为7-8个月。老熟后潜入表土层化蛹,以5-10厘米深土层内为多。

7.柳毒蛾


形态特征

柳毒蛾(Stilprotia salicis (Linnaeus)),别名杨雪毒蛾、杨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主要危害棉花、茶树、杨、柳、栎树、栗、樱桃、梨、梅、杏、桃等植物。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淮河以北密度较大。

危害特点: 大发生时为害棉花、茶树叶片。低龄幼虫只啃食叶肉,留下表皮,长大后咬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

形态特征

成虫:雄成虫翅展3545mm,雌成虫4560mm。头、胸、腹部白色微带浅黄色,触角干白色,栉齿灰褐色;下唇须、复眼外侧和下面黑色;足白色,胫节和跗节有黑环。前翅白色,稀布鳞片,微透明而带光泽,前缘和基部微带黄色;后翅白色。

卵:扁圆形,直径0.81mm,每卵块有50500粒,最多达1000粒,绿色至灰褐色,卵块上被泡沫状白色胶质分泌物。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50mm;头部灰黑色有棕白色毛;体黄色,亚背线黑褐色,气门上线和下线由黑点组成;体腹面和胸足暗黄色,腹足灰黑色;瘤棕黄色有黄白色刚毛;翻缩腺粉褐色。

蛹:长1525mm,灰褐黑色带黄白色斑,气门棕黑色;刚毛黄白色。

发生规律

东北年生1代,华北2代,以2龄幼虫在树皮缝作薄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杨、柳展叶期开始活动,5月中旬幼虫体长10mm左右,白天爬到树洞里或建筑物的缝隙及树下各种物体下面躲藏,夜间上树为害。6月中旬幼虫老熟后化蛹,6月底成虫羽化,有的把卵产在枝干上,进入棉田的柳毒蛾7月初第一代幼虫开始孵化为害,9月底二代幼虫作茧越冬。一、二代卵期10天左右,一代幼虫期35天、二代240天,越冬代蛹期8天,一代为10天。

8.大蓑蛾



形态特征

成虫 雌雄异型。雌成虫体肥大,淡黄色或乳白色,无翅,足、触角、口器、复眼均有退化,头部小,淡赤褐色,胸部背中央有一条褐色隆基,胸部和第一腹节侧面有黄色毛,第七腹节后缘有黄色短毛带,第八腹节以下急骤收缩,外生殖器发达。雄成虫为中小型蛾子,翅展3544mm,体褐色,有淡色纵纹。前翅红褐色,有黑色和棕色斑纹,在R4R5间基半部、RsM隔脉间外缘、M2M3间各有1个透明斑,R3R4M2M3共柄,A脉与后缘间有数条横脉;后翅黑褐色,略带红褐色;前、后翅中室内中脉叉状分支明显。

卵 椭圆形,直径0.810mm,淡黄色,有光泽。

幼虫 雄虫体长1825mm,黄褐色,蓑囊长5060mm;雌虫体长2838mm,棕褐色,蓑囊长7090mm。头部黑褐色,各缝线白色;胸部褐色有乳白色斑;腹部淡黄褐色;胸足发达,黑褐色,腹足退化呈盘状,趾钩1524个。

蛹 雄蛹长1824mm,黑褐色,有光泽;雌蛹长2530mm,红褐色。

发生危害

生活史及主要习性 贵州年生1代,安徽、浙江、江苏、湖南等省年生l2代,江西2代,台湾23代。多以34龄幼虫,个别以老熟幼虫在枝叶上的护囊内越冬。安徽、浙江一带23月间,气温l0℃左右,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和取食,由于此间虫龄高,食量大,成为茶园早春的主要害虫之一。5月中下旬后幼虫陆续化蛹,6月上旬一7月中旬成虫羽化并产卵,当年1代幼虫于68月发生,78月为害最重。第2代的越冬幼虫在9月间出现,冬前为害较轻。雌蛾寿命1215天,雄蛾25天,卵期1217天,幼虫期5060天,越冬代幼虫240多天,雌蛹期1022天,雄蛹期814天。成虫害在下午羽化,雄蛾喜在傍晚或清晨活动,靠性引诱物质寻找雌蛾,雌蛾羽化翌日即可交配,交尾后12天产卵,每雌平均产676粒,个别高达3000粒,雌虫产卵后干缩死亡。幼虫多在孵化后l2天下午先取食卵壳,后爬上枝叶或飘至附近枝叶上,吐丝粘缀碎叶营造护囊并开始取食。幼虫老熟后在护囊里倒转虫体化蛹在其中。

9.樗蚕蛾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530mm,翅展110130mm。体青褐色。头部四周、颈板前端、前胸后缘、腹部背面、侧线及末端都为白色。腹部背面各节有白色斑纹6对,其中间有断续的白纵线。前翅褐色,前翅顶角后缘呈钝钩状,顶角圆而突出,粉紫色,具有黑色眼状斑,斑的上边为白色弧形。前后翅中央各有一个较大的新月形斑,新月形斑上缘深褐色,中间半透明,下缘土黄色;外侧具一条纵贯全翅的宽带,宽带中间粉红色、外侧白色、内侧深褐色、基角褐色,其边缘有一条白色曲纹。

卵 灰白色或淡黄白色,有少数暗斑点,扁椭圆形, 长约15mm

幼虫 幼龄幼虫淡黄色,有黑色斑点。中龄后全体被白粉,青绿色。老熟幼虫体长5575mm。体粗大,头部、前胸、中胸对称蓝绿色棘状突起,此突起略向后倾斜。亚背线上的比其他两排更大,突起之间有黑色小点。气门筛淡黄色,围气门片黑色。胸足黄色,腹足青绿色,端部黄色。

茧 呈口袋状或橄榄形,长约50mm,上端开口,两头小中间粗,用丝缀叶而成,土黄色或灰白色。茧柄长约40130mm,常以一张寄主的叶包着半边茧。

蛹 棕褐色,长2630mm,宽14mm。椭圆形,体上多横皱纹。

发生规律

北方年生l2代,南方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在四川越冬蛹于4月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并有远距离飞行能力,飞行可达3000m以上。羽化出的成虫当即进行交配。雌蛾性引诱力甚强,未交配过的雌蛾置于室内笼中连续引诱雄蛾,雌蛾剪去双翅后能促进交配,而室内饲养出的蛾子不易交配。成虫寿命510天。卵产在寄主的叶背和叶面上,聚集成堆或成块状,每雌产卵300粒左右,卵历期1015天。初孵幼虫有群集习性,34龄后逐渐分散为害。在枝叶上由下而上,昼夜取食,并可迁移。第1代幼虫在5月份为害,幼虫历期30天左右。幼虫蜕皮后常将所蜕之皮食尽或仅留少许。幼虫老熟后即在树上缀叶结茧,树上无叶时,则下树在地被物上结褐色粗茧化蛹。第2代茧期约50多天,7月底8月初是第1代成虫羽化产卵时间。911月为第2代幼虫为害期,以后陆续作茧化蛹越冬,第2代越冬茧,长达56个月,蛹藏于厚茧中。越冬代常在柑桔、石榴等枝条密集的灌木丛的细枝上结茧,一株石榴或柑桔树上,严重时常能来到3040个越冬茧。

10.樟巢螟


樟巢螟(Orthaga olivacea Warre),别名樟丛螟、樟叶瘤丛螟 属鳞翅目 螟蛾科。主要危害香樟。主要分布于华东地区。

为害特点 樟巢螟以幼虫取食樟树叶片。12龄幼虫取食叶片,35龄幼虫吐丝缀合小枝与叶片,形成鸟巢样的虫巢。有的整株叶片几乎吃光,严重影响樟树生长,有的虽对生长影响不大,但树上虫巢多,影响绿化效果。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3毫米,翅展2230毫米,头部淡黄褐色,触角黑褐色,雄蛾微毛状基节后方混合淡白的黑褐色鳞片,下唇须外侧黑褐色,内侧白色,向上举弯曲超过头顶,末端尖锐。雄蛾胸腹部背面淡褐色,雌蛾黑褐色,腹面淡褐色。前翅基部暗黑褐色,内横线黑褐色,前翅前缘中部有一黑点,外横线曲折波浪形,沿中脉向外突出,尖形向后收缩,翅前缘23处有1乳头状肿瘤,外缘黑褐色,缘毛褐色,基部有一排黑点。后翅除外缘形成褐色带外,其余灰黄色。

卵:扁平圆形,直径0.60.8毫米,中央有不规则的红斑,卵壳有点状纹。卵粒不规则堆叠一起成卵块。 幼虫初孵幼虫灰黑色,2龄后渐变棕色。老熟幼虫体长2230 毫米,褐色,头部及前胸背板红褐色,体背有1条褐色宽带,其两侧各有2条黄褐色线,每节背面有细毛6根。

茧长1214毫米,黄褐色,椭圆形。

蛹体长912毫米,红褐色或深棕色,腹节有刻点,腹末有钩刺6根(其中长而粗2根,短且细4根)。

发生规律

樟巢螟在湖北孝感12代,以老熟幼虫入士结茧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第1代从5月下旬到7月下旬,7月上中旬是为害盛期,第2代幼虫取食期从8月上旬到10月上旬(少数发育迟的到10月底)幼虫老熟人士越冬。成虫夜间羽化,无趋光性卵产于两叶相叠的叶片之间,幼虫5龄,初孵幼虫群集危害,取食叶片.仅剩表皮,肉眼极易识别。随虫体长大而分巢为害,每巢有虫520头,5龄期巢内有长条状茧袋,每袋1条幼虫,昼躲夜出,行动敏捷,受害严重的树木满是虫巢。

11.枯叶夜蛾


形态特征

枯叶夜蛾(Adris tyrannus Guenee),别名通草木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湖北、江苏、浙江、台湾等地。主要以成虫吸食近成熟的苹果、梨、柑桔、桃、葡萄、杏、柿、枇把、无花果的果实汁液。以幼虫为害通草、伏牛花、十大功劳。

为害特点 成虫以锐利的虹吸式口器穿刺果皮。果面留有针头大的小孔,果肉失水呈海绵状,以手指按压有松软感觉,被害部变色凹陷、随后腐烂脱落。常招致胡蜂等为害,将果实食成空壳。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38毫米,翅展96106毫米,头胸部棕色,腹部杏黄色。触角丝状。前翅枯叶色深棕微绿;顶尖很尖,外缘弧形内斜,后缘中部内凹;从顶角至后缘凹陷处有1条黑褐色斜线;内线黑褐色;翅脉上有许多黑褐色小点;翅基部和中央有暗绿色圆纹。后翅杏黄色,中部有1肾形黑斑。其前端至 M2脉;亚端区有 l牛角形黑纹。

卵:扁球形11.1毫米,高0.850.9毫米,顶部与底部均较平,乳白色。

幼虫:体长5771毫米,前端较尖,第 12腹节常弯曲,第8腹节有隆起、把第710腹节连成 1个峰状。头红褐色无花纹。体黄褐或灰褐色,背线、亚背线、气门线、亚腹线及腹线均暗褐色;第23腹节亚背面各有1个眼形斑、中间黑色并具有月牙形白纹,其外围黄白色绕有黑色圈、各体节布有许多不规则的白纹,第6腹节亚背线与亚腹线间有1块不规则的方形白斑、上有许多黄褐色圆圈和斑点。胸足外侧黑褐色,基部较淡内侧有白斑;腹足黄褐色,趾钩单序中带,第1对腹足很小,第24对腹足及臀足趾钩均在40个以上。气门长卵形黑色,第8腹气门比第7节稍大。

蛹:长3132毫米,红褐至黑褐色。头顶中央略呈 1尖突,头胸部背腹面有许多较粗而规则的皱褶;腹部背面较光滑,刻点浅而稀。

发生危害

生活史及主要习性 1年发生23代,多以成虫越冬,暖地可以卵和中龄幼虫越冬。发生期不整齐,从5月末到10月均可见成虫,以78发生较多。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喜为害香甜味浓的果实,7月以前为害杏等早熟果品,后转害桃、葡萄、苹果、梨等。成虫寿命较长,产卵于于幼虫寄主茎和叶背。幼虫吐线缀叶潜其中为害,67月间发生较多,老熟后缀叶结薄虫化蛹。秋末多以成虫越冬。

12.樟青凤蝶



形态特征

樟青凤蝶(raphium sarpedon Linnaeue),又名青带樟凤蝶,蓝带青凤蝶,青带凤蝶,竹青蝶。属鳞翅目凤蝶科。

国内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西藏、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香港;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澳大利亚。

主要危害樟树、楠、月桂、白兰、含笑、阴香、鳄梨、柑橘等。初孵幼虫,先吃卵壳,后在嫩叶背面取食叶肉,3龄后食量增大,可将叶片吃尽,以23年生幼受害最烈。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观赏。

形态特征:

成虫 翅展7085 mm。翅黑色或浅黑色。前翅有1列青蓝色的方斑,从顶角内侧开始斜向后缘中部,从前缘向后缘逐斑递增,近前缘的1斑最小,后缘的1斑变窄。后翅前缘中部到后缘中部有3个斑,其中近前缘的1个斑白色或淡青白色;外缘区有1列新月形青蓝色斑纹;外缘波状,无尾突。雄蝶后翅有内缘褶,其中密布灰白色的发香鳞。前翅反面除色淡外,其余与正面相似。后翅反面的基部有1条红色短线,中后区有数条红色斑纹,其他与正面相似。有春、夏型之分,春型稍小,翅面青蓝色斑列稍宽。

卵 球形,底面浅凹。乳黄色,表面光滑,有强光泽。直径与高均约1.3mm

幼虫 初龄幼虫头部与身体均呈暗褐色,但末端白色。其后随幼虫的成长而色彩渐淡,至4龄时全体底色已转为绿色。胸部每节各有1对圆锥形突,初龄时淡褐色;2龄时呈蓝黑色而有金属光泽;到末龄时中胸的突起变小而后胸的突起变为肉瘤,中央出现淡褐色纹,体上出现1条黄色横线与之相连;气门淡褐色;臭角淡黄色。即将化蛹时体色为淡绿色半透明。

蛹 体色依附着场所不同而有绿、褐两型。蛹中胸中央有1前伸的剑状突;背部有纵向棱线,由头顶的剑状突起向后延伸分为3支,两支向体侧呈弧形到达尾端,另1支向背中央伸至后胸前缘时又二分,呈弧形走向尾端。绿色型蛹的棱线呈黄色,使蛹体似樟树的叶片。体长约33 mm

发生规律

1年发生23代,以蛹悬挂在寄生主中、下部枝叶上越冬。4月中旬5月下旬陆续羽化。越冬代及第一至三代幼虫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7月上旬至8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虫夜间羽化,羽化后12天在林间飞翔,觅食花蜜作补充营养。数日后求偶交配产卵。产卵1粒于嫩叶尖端,偶尔2粒。每雌产卵1834粒。幼虫5龄,每隔4天蜕1次皮,虫体随龄期增长,以5龄幼虫食量最大,每头幼虫1天取食樟叶15片。幼虫老熟爬行隐蔽的小枝叶背后,用丝固定尾部,23天化蛹。卵期一般46天,幼虫期约20天,越冬代蛹期90天左右。幼虫发育适宜温度为2028℃。

13.达摩凤蝶


形态特征

达摩凤蝶(Papilio demoleus Linnaeus),又名黄花风蝶,属鳞翅目凤蝶科。国内主要分布于湖北、江西、浙江、云南、贵州、四川、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国外主要分布于锡金、印度,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几内亚。

主要危害芸香科的黄皮(Clausena lansium)、假黄皮(Cexcavata)、食茱萸、光叶花椒等植物。

为害特点 幼虫食芽、叶,初龄食成缺刻与孔洞,稍大常将叶片吃光,只残留叶柄。苗木和幼树受害较重。

形态特征:

成虫 翅展8095 mm,体侧黄白色,体背黑色或黑褐色。翅黑色或棕黑色,前、后翅的斑纹除后翅前缘中斑及臀斑颜色不同外,其他斑纹都呈黄白色或棕黄色。前翅基区及亚基区有由许多细碎黄点组成的多条细横纹,外缘及亚外缘有斑列,中区及中后区有许多排列不规则、大小不同的斑纹,亚顶角有1枚长斑,外缘波状,波谷有黄点。后翅外缘及亚外缘区有斑列,中前区及亚基区大斑相连成宽横带,带内侧弧形,外侧凹凸不齐;前缘中斑有蓝色瞳斑,臀角具红斑,外缘波状,波谷有黄点。翅反面前翅除基部有放射形条纹,亚顶角内侧有34枚黄褐色的斑外,其余大致与正面相似。后翅基部多3枚淡黄色斑;中区呈杏黄色斑,比其他斑列增大而清楚;其他斑纹排列大致与正面相似。

卵 球形,黄色,将孵化时有黄褐色污斑。直径约1.1mm

幼虫 14龄幼虫鸟粪状:头部褐色,上有淡褐色云状斑;身体底色为黑色,胸部与79腹节的侧面有白纹;2~5腹节的侧面与背面形成“V”字形白带。老熟幼虫体呈绿色。后胸前缘及第1腹节后缘各有1条黄褐色的横带。第34腹节有1对褐色的斜带,带中有斑驳的紫色与白色细纹;第5腹节亚背部有1枚褐色小斑和2枚紫色小点,第6腹节亚背部有1枚紫色小点。气门褐色,臭角基部橙黄色,末端橙红色。

蛹 体色因所处环境不同而有绿色与褐色两型。头顶及中胸中央各有1对短突起,腹部略向两侧突出,第4~7腹节亚背部每侧各有1个小瘤。体长约34mm

发生危害

生活史及主要习性 在广州,成虫于11月中旬产卵于柑桔嫩芽上,经7天孵化。幼虫先食柑桔嫩叶,虫体渐长,食量增大,老叶变可取食。幼虫期26-30天。老熟幼虫于11月下旬在枝间化蛹,蛹尾端固着于枝上,身体上部环系丝带。蛹体与枝条作40度左右倾斜,触动时则左右摇摆。蛹期25-45天,至1月中旬羽化为成虫。第2代幼虫,大多3月发现。以蛹越冬。

14.蔷薇叶蜂


形态特征

蔷薇叶蜂(Arge pagana Panzer),属膜翅目,叶蜂科。别名月季叶蜂、蔷薇三节叶蜂。分布于山东、北京、河北、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等地。其为害月季、蔷薇、黄刺玫、十姐妹、玫瑰等。

危害状:以幼虫为害叶片,造成叶片边缘缺刻。严重时可造成全部叶片被食光,只留下叶梗和叶脉。成虫产卵于枝条上,造成枝条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5mm,翅展17mm。头部、胸部、翅和足均为蓝黑色,具金属光泽。腹部黄色。雌虫腹部末端具产卵器,不用时藏匿。

卵:淡黄色,椭圆形,末端稍大 。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3mm。头部黄色,其余均为黄绿色至黄褐色。胴部等2节至11节 各有3排黑色毛瘤。

蛹:头部、胸部褐色,腹部棕黄色。

发生危害

发生规律:在山东一年发生23代,在广东则可发生8代,均以幼虫在寄主下的土中结茧越冬。来年45月羽化成虫。成虫产卵于半木质化的枝条中,产卵痕长50px左右,呈线状。每处产卵20多粒,单雌产卵量50多粒。卵期10天。在北京地区,6月发生一代幼虫,8月发生二代幼虫。9月底,幼虫入土做茧越冬。幼虫在低龄阶段有群聚为害的习性,常10多头在一起生活。

15.丝棉木金星尺蛾


形态特征

丝棉木金星尺蛾(Calospilos suspecta Warren)属鳞翅目、尺蛾科,别名黄杨金星尺蠖。我国分布于华北、中南、华东、西北地区。为害丝棉木、黄杨、卫矛、榆、杨、柳等。幼虫食叶为害,常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绿篱成片枯死,严重影响环境美化。

形态识别

成虫:体长1217 mm,翅展3152 mm。翅底银白色。前翅外横线呈1行断续的淡黑色斑,其下端为1大黄褐色斑;中横线不成行,在中室端部有1大斑,翅基有1深黄、褐、灰色花斑。后翅外、中横线与前翅外、中横线断续相接,在臀角处有1黄褐色大斑。腹部橙黄色,有三列黑斑,背中一列,腹两侧各一列。

卵:椭圆形,长约0.7 mm。初产乳白色,后转为灰绿色,近孵化时呈灰黑色。卵壳上具有方格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30 mm,体褐色。头黑色,前胸背板黄色,有5个并列的小黑斑点。胸足、腹足及臀板黑褐色。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为蓝白色纵带。

蛹:棕褐色,长约1315 mm,腹末有1分叉的臀棘,黑色。

生活史及习性

丝棉木金星尺蛾在武汉地区一年发生4代。在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越冬代的蛹于4月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各代成虫发生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上中旬、7月中旬、9月上旬;各代幼虫为害盛期则分别在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9-10月上旬。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静止于叶背,夜间交尾、产卵,趋光性较强。卵多产于植株上部叶片的叶背或枝干、叶柄、小茎交接处,成块状或成堆产。

卵多于黎明前孵化,初孵出来的幼虫乳白色,群居取食幼嫩叶片成透明斑状。2龄后爬行分散食叶。34龄幼虫为暴食期,多在离枝顶5 cm以下的叶片上取食。各龄幼虫有吐丝习性,受惊时即吐丝下垂,并有假死现象,行走时打拱成桥状。幼虫老熟后,爬至植株附近的表土中作很薄的土室化蛹,化蛹场所多选择有枯、落叶复盖的较荫蔽,且湿润的地方。

各虫态历期:一年发生4代的华中地区,第一代卵历期1012 d,幼虫2329 d,蛹12.5 d;第二代卵历期79 d,幼虫2022 d,蛹17.6 d;第三代卵历期79 d,幼虫1921 d,蛹11.7 d;第四代卵历期1214 d,幼虫2835 d,蛹150180 d。成虫寿命雄成虫平均为7 d,雌成虫平均12 d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冬、春气候适宜,越冬代成虫羽化量大,产卵多;卵孵化前气候适宜则幼虫发生量大,反之则小。夏季高温干旱时间过长,会造成部分蛹休眠越夏或死亡,造成后代成虫羽化量减少。各代成虫羽化后若遇上大风大雨,交配机会减少,受精卵量少,下代幼虫数量相对减少。幼虫期特别低龄幼虫期,遇上暴雨冲刷会造成大量死亡。蛹期土壤过于潮湿或干旱,也容易使蛹霉烂或不能羽化。

食物。食料不足则蛹体较小,羽化后的成虫个体变小,产卵量亦较少。寄主植物生长嫩绿、繁茂,较荫蔽的地方则虫量一般都很大。


16. 马尾松毛虫


形态特征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分布于河南、安徽、四川、陕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为害马尾松、湿地松、黑松、火炬松等。受松毛虫为害后,松树材积生长受到影响,松脂减产,重则针叶食尽,似火烧一样,直至造成成片枯死。幼虫大发生时,在树干、地面到处爬行,其毒毛引起行人皮炎,严重影响森林公园等风景区的旅游观光事业。

形态识别

成虫:体色黄褐、灰褐或茶褐色。体长2030 mm,翅展3656 mm。前翅具45条波状横线,亚外横线由89个黑色斑点组成,内横线内侧有一小白色斑点。雄蛾触角羽毛状,雌蛾触角短栉齿状。

卵:椭圆形,初产粉红色,近孵化时紫褐色。

幼虫:体色随龄期不同而异,有灰黑色与棕红色两种。头部黄褐色,中、后胸背面节间膜为深兰色横带。自3龄起,腹部各节背面着生扁平毛束,毛束中的毛细片状,毛顶端呈齿状。体侧着生灰白色细长毛。

蛹:纺锤形,棕色或栗色,腹未端臀棘细长,顶端卷曲。茧长椭圆形,灰白色或淡黄褐色,茧外表附着幼虫体上脱下的毒毛。

生活史及习性

马尾松毛虫在长江流域各省一年发生23代,福建及珠江流域一年发生34代。多以45龄幼虫在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内和树干周围的枯枝落叶下、杂草或土、石块下越冬。

一年发生23代地区,越冬幼虫3月上旬~4月中旬上树为害,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出现;第一代幼虫5月上中旬~7月上旬发生,成虫7月中旬出现;第二代幼虫7月下旬~9月上旬发生,成虫9月中旬出现;第三代(越冬代)幼虫9月下旬发生,发育至45龄后进入越冬。成虫昼伏夜出,具趋光性。卵常数十粒整齐有序的排列或堆产于松针上,每雌产卵量约400粒左右。

幼虫一般为6龄,12龄幼虫有群集和吐丝下垂习性,啃食针叶边缘呈锯齿状,使针叶呈现枯黄卷曲。3龄后分散为害,取食整根针叶,受惊时有弹跳下落现象。56龄幼虫食量最大,占幼虫期总食量为70%80%。老熟幼虫在针叶丛和树皮缝中结茧化蛹,在针叶受害较重的松林,幼虫则下树在林下灌木和地表植物上结茧化蛹。

各虫态历期:在一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虫态交错和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一般卵期68 d,幼虫期3580 d(越冬幼虫长达200 d),蛹期1421 d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地形地势。在江西海拔400 m以上,广西、湖南600700 m以上,四川700 m以上的山区,由于林相复杂,低温多湿,日照短,很少发生松毛虫为害。在海拔200400 m的半山区,即使为松树纯林,但林分植被丰富,间有混交林出现,故马尾松毛虫发生数量一般不大,仅在个别年份能猖獗成灾。在海拔200 m以下的丘陵地区,有大面积人工马尾松纯林,一般生长较差,植被稀少,人、畜活动频繁,气温干燥,天敌少,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是马尾松毛虫经常猖獗为害的基地。

气候。越冬幼虫,一般在日平均温度10 ℃左右时开始活动取食。当温度继续升高时,生长发育随之加快,温度愈高,取食愈多,蜕皮愈快。在78月,极度高温干燥,对幼虫生长发育不利,地表温度超过40 ℃时,会使在地面爬行转移的幼虫大量死亡。卵、幼虫或蛹,在相对湿度长期在75%以下时,都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56月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将促使松毛虫的大发生。

食物。马尾松毛虫主要发生在干燥型纯松林及10年生左右的幼林,这类松林不仅能满足松毛虫的充足食料,林中的温度、湿度对马尾松毛虫的生长发育也很有利。同时这种林分的生物群落往往比较简单,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及数量也往往较少,使松毛虫不断积累虫口,猖獗成灾而形成虫源地。混交林则因林内生物种类复杂,杂灌繁茂而利于食虫鸟类栖息繁衍,其他捕食或寄生性的天敌昆虫也较多,由此可抑制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及为害。

17.绿尾大蚕蛾


形态特征

绿尾大蚕蛾(Actias selene ningpoana Fel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别名大水青蛾。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中南各省、区,国外分布于南亚各国。寄主有枫杨、樟、木槿、乌桕、樱花、海棠、杏、桤木、枫香、白榆、加杨、垂柳等,由于幼虫体型大,故食叶量大,为害重,多发生在森林公园和风景园林区内。

形态识别

成虫:雌性体长约38 mm,翅展135 mm;雌性体长36 mm,翅展126 mm。体表具浓厚白色绒毛,前胸前端与前翅前缘具一条紫色带,前、后翅粉绿色,中央具一透明眼状斑,后翅臀角延伸呈燕尾状。

卵:球形稍扁,直径约2 mm,初产为米黄色,孵化前淡黄褐色,卵面具胶质粘连成块。

幼虫:一般为5龄,少数6龄。老熟幼虫体长平均73 mm12龄幼虫体黑色,3龄幼虫全体橘黄色,毛瘤黑色,4龄体渐呈嫩绿色,化蛹前夕呈暗绿色。气门上线由红、黄两色组成。体各节背面具黄色瘤突,其中第23胸节和第8腹节上的瘤突较大,瘤上着生深褐色刺及白色长毛。尾足特大,臀板暗紫色。

蛹:长约4550 mm,红褐色,额区有一浅白色三角形斑。蛹体外有灰褐色厚茧,茧外粘附寄主的叶片。

生活史及习性

绿尾大蚕蛾在华北一年2代;华中、华东一年23代;华南一年34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枝干上或附近杂草丛中结茧化蛹越冬。

一年发生2代地区,次年4月中旬~5月上旬越冬蛹羽化,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7月为害,6月底~7月结茧化蛹,并羽化为第一代成虫;第二代幼虫7月底~9月为害,9月底老熟幼虫结茧化蛹越冬。一年发生3代地区,各代成虫盛发期分别为:越冬代4月下旬~5月上旬,第一代7月上中旬,第二代8月下旬~9月上旬。各代幼虫为害盛期是:第一代5月中旬~6月上旬,第二代7月中下旬,第三代9月下旬~10月上旬。成虫具趋光性,昼伏夜出。多在中午前后和傍晚羽化,夜间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寄主叶面边缘及叶背、叶尖处,多个卵粒集合成块状,平均每雌产卵量为150粒左右。在三个世代中,以第二、三代为害较重,尤其第三代为害最重。

初孵幼虫群集取食,3龄后幼虫分散为害。12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取食量占全幼虫期食量5.7%3龄后幼虫多在树枝上,头朝上,以腹足抱握树枝,用胸足将叶片抓住取食,取食量占全幼虫期食量94.3%。低龄幼虫昼夜取食量相差不大,但高龄幼虫夜间取食量明显高于白天。幼虫具避光蜕皮习性,蜕皮多在傍晚和夜间,在阴雨天、白天光线微弱处也有幼虫蜕皮现象。幼虫老熟后先结茧,然后在茧中化蛹,茧外常粘附树叶或草叶,结茧时间多在晚上8时以后。

各虫态历期:以一年发生3代为例,第一代卵、幼虫、蛹发育历期分别为11.2 d38.6 d16.2 d,成虫寿命9.4 d,全世代历期73.4 d。第二代卵、幼虫、蛹发育历期分别为5.5 d30.3 d11.4 d,成虫寿命8.1 d,全世代历期55.3 d。第三代卵、幼虫、蛹发育历期分别为6.1 d38.8 d178.5 d,成虫寿命11.7 d,全世代历期235.1d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海拔高度。在海拔100120 m的低山丘陵区发生量大,为害重。在海拔800 m以上的高山地区发生量少,为害轻。

树龄。1020年树龄、树高23 m的树上发生虫量较多,受害较重,10年树龄以下的小树次之,20年龄以上的老树发生虫量相对较少。

种植方式。凡针、阔叶树种混栽区,受害较轻。多种阔叶树种的纯林或混交林,会使受害程度加重。

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

1.发育历期预测。已知某世代卵发生的始盛期,加上该世代卵的历期天数,即可推算出该世代幼虫出现的相应日期。

2.危害程度预测。据陈树仁等(1991)对绿尾大蚕娥的研究,一头幼虫总食叶量平均为1741.6 cm2,已知寄主叶片平均面积和某代幼虫的平均虫口密度,即可推算绿尾大蚕蛾为害造成的叶量总损失,由此确定为害程度:总食叶量在1/3以下者为轻微(+),1/32/3之间为中等(++),2/3以上者为严重(+++)。

18. 玉带风蝶


形态特征

玉带凤蝶(Papilio polytes Linnaeus)属鳞翅目、凤蝶科。玉带凤蝶常与柑橘凤蝶混同发生,我国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国外在日本、朝鲜、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均有分布。

玉带凤蝶幼虫取食橘类、橙类、佛手、金柑、柠檬、香椽、柚、花椒、黄菠萝等叶片,造成经济损失或影响观赏价值。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27 mm,翅展90105 mm。体、翅黑色,雌雄二型。雄性前翅外缘有79个黄白斑,后翅中央部亦有78个黄白斑,翅展后前、后翅上的黄白斑形成一环带,形似“玉带”;雌性前翅外缘残留有78个极小的黄白斑纹,后翅中部中央保留25个黄白斑,近外缘有6个锈红色半月形斑。两后翅臀角上方向外延伸呈燕尾状。

卵:球形,直径约1.2 mm,初产时黄绿色,孵化前紫黑色。

幼虫:共5龄。3龄前幼虫似柑橘风蝶,鸟粪状。45龄幼虫深绿色,体长2040 mm,体表光滑。后胸背面中部有一条齿状黑线纹,两侧各有1个眼状纹。臭角伸出时紫红色。

蛹:体长2530 mm,灰黄、灰褐或绿色,纺锤形,中部稍膨大,头顶有1分二叉的角突,胸部背面亦有1突起,但不显著。

发生危害

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发生24代。在吉林、河北、陕西一年23代,四川、湖南、湖北、浙江一年34代,福建及华南地区一年56代。以缢蛹在小枝上及丛叶中越冬。

在吉林,第一代成虫5月上旬~6月中旬出现,第二代成虫6月下旬~8月中旬出现,个别年份第三代成虫8月中下旬发生。在武汉,第一代成虫5月上中旬羽化,为春型成虫;第二、三代成虫分别在67月、89出现,为夏型成虫。在江西南昌各代成虫发生期:3月中下旬~5月上旬、4月底~6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中下旬,以后各世代重叠,不易划分,10月底、11月初成虫终见。成虫日间活动,吸食花蜜,羽化后成虫可多次交尾,当日或隔日产卵。卵散产于嫩叶叶缘或嫩芽顶端,每雌产卵量约100粒。

幼虫共5龄。幼虫孵化后先啃食嫩叶叶肉,后嫩叶被吃光,老叶仅残留主脉。幼虫分散取食,每一幼虫取食叶片常片状分布,休息时在叶面或小枝等隐蔽处静息。幼虫受惊扰后,则伸出臭角,并释放芳香气味,驱赶敌害。老熟幼虫在小枝及丛叶、卷叶等处,吐丝固定其尾部,再吐丝环绕身体附着于枝干后化蛹,故将其蛹称为“缢蛹”。

各虫态历期:各地因不同发生代数,其各虫态历期各异。一般卵期57 d,幼虫期2535 d,蛹910 d,越冬蛹240270 d,成虫寿命1520 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