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 楹联之美(四)

 陋室书屋2 2015-04-15

【转载】 楹联之美(四)  

2015-03-13 21:48:49|  分类: 对联欣赏 |举报 |字号 订阅

本文转载自艾艺《 楹联之美(四)》

       

楹联之美,美在联律 楹联之美(四) - 艾艺 - 艾艺 的天空

楹联与古典诗词一样,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

联律主要包括基础、语法和音律三方面的内容,即字对、词对、句对、意对、声对“五对”。

一、字对,即字数相等:要求上联与下联字数不拘多少,必须相等。这是联律的基础要素,体现了楹联形式上的最起码的要求和最基本的对应关系。如:

一言联:墨;泉

二言联:色难;容易

三言联:豪情盛;笑颜开

。。。。。。

七言联:踏浪书海豪情盛;题名金榜笑颜开

九言联: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

字数不等就不是楹联。世界上唯一最不对的对联是,窃国大盗袁世凯,在攫得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做起了他的皇帝梦,但过把瘾就死。四川有人送了他一副挽联,联曰: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从字面上看,这副联并没有什么恶意,但仔细一读,上联为五字,下联为六字,这副挽联用方言来说“对不起”呀!有一个执事看出了其中端倪,他暗暗对丧主说:这副挽联用意不善,是说我们袁公对不起人民啊! 

二、词对,即词性相类:上下联相对的要求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大类对仗,属宽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依此类推。名词小类对仗,属工对,古人把名词又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门类。如西安黄陵县桥山轩辕庙楹联:

赤子梦;

神州亿元。

该联对仗都是同类词为对,相当工整。联中名词对名词(蓝字),动词对动词(划线部分),形容词对形容词(新、旧),“龙、虎”属鸟兽对,“万、亿”是数字对。
词对与句对,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      

 

三、句对,即结构相同:要求是单句对单句,复句对复句;联合对联合,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等。如武艾艺的博客楹联 :

艾叶飘香/爱心至上/爱国/爱家/爱民众;

意在笔先/艺术为情/一意/一境/一灵魂。

前两个短语是主谓结构,后面是三组并列(联合)的动宾结构。句式结构相同,形成一种整齐美。 

 

四、意对 ,即内容相关:要求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如杭州西湖岳飞墓楹联: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句内正对;上下联反对)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反对)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

当然,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毫不相关,甚至离题万里,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如:  
五月黄梅天; 
三星白兰地。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总之,内容相关,是对联在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体现了最基本的对应性和关联性,与字数相等一起成为联律的基础要素。  

 

五、声对 ,即平仄相谐:要求句中平仄相间,句间平仄相对;上下联尾字仄落平收。这是联律在音律上的要求。

汉语语音分为四声,古代是“平、上、去、入”;现代是“阴平、阳平、上、去”。诗联格律把四声分为平与仄(平以外诸声)两大类,做到平仄相谐读起来才朗朗上口。

 楹联之美(四) - 艾艺 - 艾艺 的天空所谓平仄相间,是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真身已过凡间望;妙法不堪小智听。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也交替) 

正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无魔。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不交替)

 楹联之美(四) - 艾艺 - 艾艺 的天空所谓平仄相对,是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如: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 △△ △○ △ ○△ ○○ △△ ○(○表平声, △表仄声。)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 
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以上诸联,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楹联之美(四) - 艾艺 - 艾艺 的天空所谓仄落平收,是指上联的尾字必须是仄声字,而下联的尾字必须是平声字。如李鸿章所撰楹联:

西望瑶池降王(仄)   

东来紫气满函平)

很多初学者不谙此律,所作楹联尾字全仄或全平或平落仄收都是不合乎规范的。贴春联要分清上下联,上联(根据尾字是仄声判断)贴门右框,下联(根据尾字是平声判断)贴门左框。常见门外汉乾坤颠倒,不免贻笑大方了。

当然,讲联律不惟联律论,不以律害意。有精彩文句就不一定死守条条框框,必要时突破就是一种创新。如广为流传的趣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虽不合乎平仄,但瑕不掩瑜,受到广泛的认可。 

再如,1999年1月2日299期《中国楹联报》上湖南黄炳麟先生“富有特色的当代联语”: 

是姓“社”,还是姓“资”?用“三个有利于”来判断;

要防“右”,更要防“左”,以“百年不动摇”去力行。

对固定词组、专有名词、排比句式等,应该放宽对仗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