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的的喀喀湖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汉青的马甲 2015-04-16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少年派》近来实在是火到不行,各种人士各种解读,前一段就连浮岛都见到有个微博联系上了秘鲁的的的喀喀湖,一没读仔细,就开始兴奋,召集几个同行者忙不迭地冲到了电影院,到剧终才发现原来是某账号的借机宣传而已。
    于是属于我们的那个真实的的的喀喀浮岛游又历历在目起来。
    的的的喀喀湖,这个自打中学地理课本上就学到的名字,因为它奇特有趣的发音而被牢牢记住了,名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乘上了从秘鲁第三大城市普诺的码头出发开往的的喀喀湖上的浮岛乌鲁斯Uros的船只。
浮岛离普诺不远,也就不到半小时的航程。开始还是广阔的湖面,接近的时候就是穿梭在芦苇荡的感觉。导游大叔跟我们说这些名为totora的芦苇只有当地的乌鲁斯人才能砍伐,别人要是动了就是违法的。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身着艳丽传统服饰的MM熟练地接过船员扔过的缆绳,绑在了桩上。于是一个跟着一个,我们的脚踩上了松软的全部由芦苇搭建而成的浮岛。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上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课。在导游大叔的讲解下,胖大妈带着两个男人开始了建造迷你浮岛的示范。
首先是用深色的芦苇做成一个个方形整块捆绑起来搭建基底,然后在上面交叉层叠铺上芦苇杆。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最后就是按上房子了。
    整个过程简洁形象,通俗易懂。
    但看着这小小的房子,轻轻的芦苇,马上和小时候玩过家家的景象联系了起来。可人家不是闹着玩的,乌鲁斯人可是真要在这里面生活的。因为芦苇浸水会下沉,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还要不断在上面加铺芦苇,当芦苇越积越厚直到浮岛触碰到了湖底,就要被废弃了。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一直以为浮岛浮岛,就是可以到处漂浮的。可结果人家告诉我们,是要用绳子捆绑,并用木桩打入到湖底固定的,所以自己家的浮岛是可以和随便任意一家组成邻居的,不开心了分开换一家。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爬上乌鲁斯人用于监测敌情的瞭望塔去瞰一下各个浮岛的景色。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乌鲁斯人这个奇特的生活方式形成于数百年前,为了躲避印加及其他部族的争斗而自我选择了这种非陆地非岛屿的浮岛。到后来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即便没有了战争,似乎他们也没有停止自己的漂浮。他们以捕鱼、捕食鸟类为生,不仅房子、家具、船等生产、生活用品都是用芦苇做的,人们甚至以芦苇为食,以芦苇为药。饿了,吃芦苇根鲜嫩的部分;渴了,喝用芦苇根茎酿的酒。连小孩子的零食,也是由特殊香料制成的芦苇根。如果跌伤流了血,撒一把芦苇花粉,血就止住了。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海拔3800米的高度,清冽稀薄的空气,使得阳光更加透彻,湖水和天空更加湛蓝,配上亮黄色的翘翘Totora芦苇船,配上当地人缤纷的服饰,画面绝对养眼。于是一船船的各国人士络绎不绝纷至沓来。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目前在这个区域乌鲁斯人共建有75个这样的浮岛。游客穿行在浮岛中,去邮局盖上一个特别的章,再到小商店来上一瓶饮料,明显的是感受到了现代化了。听说现在浮岛安了太阳能发电设备,有了电和热水,还可以用上手机了。
    有个没想到的是浮岛上不仅建有公立的小学,甚至还有私立的。所有的公立小学都是免费的,而私立小学则会收取相当的费用。中学则需要到普诺去上了,还有不少乌鲁斯人考取了大学。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的的喀喀湖 <wbr>那艳阳下的彩色浮岛
    
    随着和各个外族的通婚,现在纯正血统的乌鲁斯人已经几乎没有了。而现代文明和教育的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浮岛到城市接受教育并定居。现在大约只有40%不到的乌鲁斯人还在岛上居住生活,更多的人甚至只是在上午游客集中的时候过来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民族特色及售卖一些工艺品,如同上下班一样,下午就又回到普诺去过城里人的生活了。即便是政府已经制定了保护措施,但城市化的进程却从来没有像如今这般影响着乌鲁斯人的未来。
当听到这些的时候,感到这一切可能大势所趋最终无法避免,虽然明白这眼前的可能部分已经不是他们的真实生活,但还是希望能保存下来那么一点,哪怕是一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