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汉青的马甲 2015-04-16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游完了秘鲁三大重头戏马丘比丘、的的喀喀湖和纳斯卡地画后,余下一天一夜的时间就给了利马。
连着十天的奔波让我十分疲倦,所以我对利马没有期待,只是打算走马观花随便看看,持的完全是休闲放松的态度。
但利马对我这个心不在焉的游客,还是慷慨地给了许多颇有韵味的回忆。
下了机场,的士走了二十分钟两边全是沙堆的路后,终于进入了城市,进入富人区Firaflores,我才惊叹到:原来秘鲁还是有现代化城市的,毕竟是首都啊!想着前面去过的库斯科、普诺、伊卡、纳斯卡等城市全是灰头土脸破旧不堪的,如今看到这整洁的街道和摩登的高楼大厦,竟然觉得稀罕了起来。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尽管留恋这些现代化的建筑,但想了解一个城市,还是应该到旧城区去看看。
    于是我决定去向旅馆的前台咨询,我定的旅馆是一间家庭旅馆,位于利马的富人区Miraflores,四十美元一晚的家庭旅馆有点小贵,但求的只是安全。
  这家庭旅馆应该是背包客喜欢的定点,厅里堆满了大背包。
  屋后小小的草坪里并没有游泳池,却有一个穿着比基尼的女人趴在地上晃着补晒得像树干的双腿。
  旅馆的前台是一个大眼睛的秘鲁小伙。
  我过去时,他刚结束跟另一个住客的谈话。
  我挪了张椅子坐他前面,正要开始问话时,他突然伸手一挡,说:“对不起,真的对不起。能给我五分钟,让我把这个蛋糕吃完吗?”
  我当然说可以。
  这时候,小伙抓起桌子上的一个塑料袋。
  我想起来了——就在刚才的士在街上缓行寻找旅馆门牌号时,我看到了一个小伙捧着一个塑料袋急冲冲地走过。
  那个塑料袋就是这个塑料袋!
  敢情那蛋糕是他刚买来回急着吃,却被刚才那个住客打断了,他决定再不能被第二个人打断了。

  小伙抓起一块蛋糕,放进嘴里,闲上眼睛咀嚼,大大地吞咽了一口后,他才跟我说:这蛋糕实在太好吃了。就在街角的蛋糕店里,你如果现在去还来得及买到,晚了就没有了。
  小伙如痴如醉吃完两块蛋糕后,又喝了水,终于可以跟我说话了。

  英语不错,就是太啰嗦了,各种建议,各种心理历程,各种形容词,最后还给我画了一张复杂详细的路线图。
   
    按照他的建议,打了一辆的士去了圣马丁广场(plaza de san martin)。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这个广场四周被白色的西班牙建筑包围。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许多秘鲁村民坐在草地上不知等待着什么,这小男孩还带着一只羊。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广场旁边的步行街,因为是早晨九点,店门都没开。
问了一个行人,他告诉我从这些可以拐到Plaza de major市政广场去。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谁知道静悄悄的步行街,到了尽头会是一地玫瑰花瓣。
看着前方那前穿着紫袍的男人,显然这正在举行一场宗教活动。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几个拿着大相机的欧洲游客显然是知道要发生什么,脚步匆匆朝着一个拐角走去,我赶紧跟上。
果然,看到了穿着紫衣披着白头巾的罗马天主女教徒们齐步走来。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后面跟着是挂着白色粗麻绳的男教徒们。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后面的人群举着十字架。
许多人凑上前去,为亲手触摸十字架。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女教徒们手里都捧着这个我不知道称之为什么的仪器,只知道那些萦绕在上空的白烟是从这里飘出来的。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然后看到教徒们抬着圣母过来了。
他们肃穆悲痛的表情并非伪装,令人动容。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最后面是乐队。
奏响的音乐悲壮深沉,令整条街上的人不敢言笑。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乐谱竟然都是夹在前人背上,这倒是有趣。
开始我以为这是圣母节,但查到圣母节是在2月份,时间不对。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跟着那些罗马天主教徒们走着走着,就到了Plaza de mayor市长广场。
刚到利马的时候,我总在找武器广场,因为在网上查到的中文资料都说这里叫武器广场,但其实武器广场是旧名,早改名为了市长广场了。 
市长广场是秘鲁的权力中心,政府机构都集中这个广场的四周。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一群带着绿领巾的人举着条幅走过。
今天是利马活动之日,还是这个城市总是这么热闹?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市长广场的四周的建筑都是黄色的,到处都是游客。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市长广场对面就是大主教堂Archbishops Plalace。
里面的装潢即素清又庄严。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我的目光被这个精致的门环吸引。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主教宫的阳台都是这种风格,称之为穆德哈尔式阳台。
穆德哈尔建筑发源于西班牙的阿拉贡区,融合了伊斯兰艺术和欧洲艺术。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在主教宫的另一边上,也看到同样的门环。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这是利马著名的“人骨教堂”  Iglesia de San Francisco 
刚走到这里时,就看到无数的食腐鹫在天空上盘旋。只因为这教堂的下面埋着七万五千人的尸骨。
开始我是把这个教堂与异端裁判博物馆(museo de la inquisicion)混了,以为这七万五千人是当年被西班牙天主教徒残杀的异教徒、犹大教徒和巫师。
进去之后,讲解员对着地窖那一堆又一堆令人寒毛竖起的骨头告诉我们这里埋的都是城的百姓天主教徒,自然死亡的,因为他们都觉得死后埋在教堂是死得其所。
埋在这里的尸体都用石灰化掉血肉,剩下骨头。
后来教堂发现实在容不下那么多尸体了,所以终止了这种做法。
如今他们把七万五千多具骨头脑袋归脑袋,手归手,腿归腿地整理在一起,弄成了一个尸骨地下展览室让游客参观。
坟墓里阴暗低矮,要不停地弯着腰走过条条隧道,鼻子闻到的都是浓浓的石灰味,空气很干躁,但人却觉得阴凉 渗骨。非常像魔兽世界里的通灵学院。
虽然跟着几个从欧洲来一路不停说笑的游客,我还是觉得像一个恶梦,总会幻觉门口被关闭,我们会被活埋在此,变成那些尸骨的一部分。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教堂里面不容许拍照。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离开人骨教堂后,尽管外面的天空灰蒙蒙地,我还是惊魂未定地大口大口地吸着空气。
这幢建筑全用了穆德哈尔式阳台,非常漂亮。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却回到了圣马丁广场。
惊喜地发现这个广场不知在什么时候已被穿着彩色印加人服装的秘鲁人填满了。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太多了,密密麻麻的印加人。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许多人是到了广场才开始更衣的,显然他们如此着装是为了表演。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几个广场逛了之后,又回了MIRAFLORES区去。
主要目的是想看看这堆在我住的那家旅馆前面的大土包是什么东西,原来是一个神庙的废墟,是一个需要收门票的景区。
因为没有开发完,这个神庙除了泥砖还是泥砖,非常无聊。
无聊到我忘记了它的名字,甚至丧失了去查资料的兴趣。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这个无聊神庙的后面还有一个人造景区,主要是展示古印加人的生活,养了一些羊驼豚鼠之类的。
唯一的特色就是这只狗,这是印加人驯养的狗,紫黑色的皮肤,无毛,完全可以参加世界丑狗大赛,但听说性格很温和。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Miraflores区不愧是秘鲁富人区,房子都修得比较美观。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这个有许多如麻花般扭曲大树的地方就是华盛顿广场,利马最热闹的市中心。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走了十五分钟后,看到了太平洋。
利马这个城市是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在1535年建造的,原名本为Ciudad de los Reyes王者之城,但是LIMA这个名字却一直沿用至今,LIMA在西语里是青柠檬的意思。
皮萨罗建造了这个城市,却认为利马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利马地震频繁,天空长年被湿雾遮盖。在这里建造城市完全是因为临近太平洋——一旦印加人反抗,他们可以从海上逃跑。这些侵略者如此心慌,太概是因为,西班牙人是仅以一百八十人的数量击败整个印加帝国的,不可思议,但如其说是西班牙人太狡猾残忍,还不如说是印加帝国其实早已经腐朽了。
尽管战乱不断,西班牙人还是在利马牢牢地呆了下来,至到变成了如今这个繁华的殖民都市。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这是Plaza de amor,爱情广场。
以这个雕像为榜样,我在广场里看到了无数双正在抱头亲嘴的鸳鸯。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在利马城市边沿望苍茫的太平洋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我在谷歌地图查到了这个购物商场,按着指示到了地方后却怎么也找不着。
只好问人,那人笑了,朝地下一指,说:这就是里了。
我走到观海栏杆那儿向下一看,果然,就看到了这个藏在地下的大商场。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利马的星巴克,我已经去过无数城市的星巴克,每一间里面都这样坐着一堆懒洋洋的人。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下午四点时,看到整个利马都被雾气遮盖了。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像许多人一样,我沿着这水雾迷蒙的城市海边,漫无目地的走。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偶尔停下来看着,看太平洋上的厚云破了一块,阳光就落下来了。
这是我看过最含蓄的日落了。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从海边走着走着,不知道怎么就到了Miraflores区的主干道,继续走,下雨了,路中心的人行道上的椅子全空了。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等红绿灯时,看到下班的秘鲁人把小巴挤得满满地。
心不在焉的利马行

是时候该去机场了,回旅馆拿行李时,看到那个原来在草坪上躺着的美国老女人还穿着她的比基尼,坐在大厅里上网。
前台那个蛋糕小伙已经下班了,换成了一个色眯眯的大胖子,正热火朝天地与比基尼女人打情骂俏中。我离开时,胖子心不在焉地说了声再见,眼睛始终盯着比基尼。

的士出了MIRAFLORES区后,两边的房屋越来越破,越来越破,一路破到了机场,然后我就离开了利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