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氏族相传之讹《日知录》摘⑷

 文化龙乡 2015-04-17

 氏族相传之讹日知录》摘⑷

扬氏

“扬氏《汉书·扬雄传》曰:‘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逼扬侯,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此误以扬侯与杨食我为一人也。《唐书·宰相世系表》曰:‘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为杨侯。’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一曰铜,二曰杨氏,三曰平阳。羊舌四族,叔向食采杨氏,其地平阳杨氏县是也。及晋灭羊舌氏,而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用修据此,以杨、阳、扬、羊四姓为一,尤误。按杨城即今之洪洞县,本杨侯国。《左氏》女叔侯所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而子云①《反离骚》亦云:‘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灵宗初谍伯侨兮,流于未之杨侯。’不知其字何以为“扬”?及其灭于晋,而为大夫羊舌氏邑,则食我始见于《传》。而杨朱与老子同时,又非羊舌之族也。阳氏则以国为氏?以邑为氏?皆不可知。晋有阳处父,乃在叔向之前。而楚之阳,鲁之阳虎,非一阳也。宋之羊斟,邾之羊罗,非一羊也。安得谓阳为平阳,羊为羊舌,而并附之叔向乎

注:

子云即扬雄,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少好学,为人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

段氏

段氏,《后汉书》:‘段毁,其先出郑共叔段。’古人无以祖父名为氏者。凡若此类,皆不通之说,按段氏当出自段干。《史记》: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魏世家》有段干木、段干子。《田完世家》有段干朋。”

褚氏

“褚氏,《唐宰相世系表》云:‘出自子姓。宋共公子段,字子石,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曰褚师。’按褚师乃官名,不独宋有此官,郑亦有之。昭公二年》:‘郑公孙黑请以印为褚师’是也。卫亦有褚师声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