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存折、老存单里的钱为何消失不见?

 永安人家 2015-04-17
 
 
导读

早前,杭州一位市民想取出老存折里的50万元,却被告知钱已经被收归国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银行卡的日益普及,让存折、存单慢慢淡出历史。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就是存款的唯一证明。然而,老存折、老存单频繁遭遇兑现困难,明明是自己的钱,能否取出,还是个未知数。

事件 老存折里的50万元被收归国库

生于1937年的谢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说起这张存折,是他在1983年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存折与现在的存折大小差不多,竖排,封面为淡黄色,上面印着“活期储蓄存款折”,户名是谢先生父亲的名字,手写繁体字。谢先生表示,自己并不是在乎这笔钱,就是想要银行一个态度。

这张经历了67年岁月沧桑的存折,保存得还很完整干净。打开内页,是两页“**银行储蓄部活期储蓄存款简章”,落款有该储蓄部经办襄理的手写签字和盖章,时间为“民国37年5月1日”,即1948年。简章的第一条是“此项存款每次存入至少国币伍佰元”。

对于这笔钱如何处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解放以后我们银行就并入了人民银行,这笔存款也已转入。1953年2月20日人民银行发布过一个《政务院关于解放前银钱业未清偿存款给付办法》,规定了此类存款的处理办法。其中规定:《办法》公布实施后,如存户逾一年期限不支取者,应由银钱业列表移转中国人民银行汇缴国库。”也就是说,这笔钱没有在一年内支取,已经收归国库。

常态 老存折、老存单遇兑现尴尬

如果说谢先生手上的老存折是解放前的产物,按照1953年的处理办法来看,不能兑现也可以理解。但是,解放后市民所持的老存折、老存单,即使不受以上办法的约束,也出现过不少类似的兑现难题。

难题一:核实后取得出,但金额大缩水

陕西省74岁的胡万志,手里有一张60年前的10万元存单。为了给儿子还房贷,他打算把钱取出来,想着存了半个世纪,光利息肯定都不少。没想到,银行需要先对这张存单进行核查,才能确定能否兑现。而根据之前的经验,这张存单只能兑换成现在的12.9元。

陕西咸阳的关师傅一张3万元的存单,从1954年存到现在,连本带利也换不了4块钱。

据了解,1953年的十万元人民币是第一套人民币,面额最大为五万元。1955年第二套人民币发行,面额缩减最大为100元,和第一套的折合比率达万倍。也就说,当年的十万元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10块钱。

难题二:未必取得出,但过程必然曲折

57岁的老焦多年前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做家电生意,一本26年前的老存折就是用来做买卖存入货款的。几年前,他从家里箱底发现这张存折后,便来到位于博山区沿河街的开户行要求支取。然而,工作人员答复是,存折的确是行里发的,但账户档案查不到了,“等查查看看吧!”等了一段时间还没有回音,老焦再问,对方称“和领导研究研究给你答复。”如此一拖就是数年。直到今年经媒体曝光后,银行才联系老焦兑现本息共计1600元。

2013年,北京市房山区农民赵先生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偶然发现了一张50年前的老存折。结果到银行支取存折内的16000余元存款时,却被银行以存折上的户主是“石灰窑”而拒绝支付。多次协商未果后,赵先生将银行诉至法院。后经法院调解,银行同意支取存折内的现金。

而并非所有的争取都能如此幸运。2014年,有媒体报道,家住河北省平山县陈家峪村的陈兰平大爷,为父亲遗留下的一张1000元定期存单奔波了8年也没有取出来。由于当初存钱的信用社早已并入其他信用社,合并的信用社给出的答复是,由于存单时间太长,找不到底账,不易解决。

提醒 想要兑现不得不知的几件事

对于老存折、老存单的持有人来说,如果想要兑现存款,以下几个关键点必须清楚:

1、印着“中国人民银行”的,找工行

资料显示,1983年9月,国务院正式决定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另组建中国工商银行,承接原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成立。也就是说,以前人民银行有存款业务,但上世纪80年代人行和工行分离后,所有的存款业务就都交由工行管理了。所以,要取钱还得和工行相关部门联系。

2、等待时间较长,做好心理准备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老存折是否为有效存折,以及存折上的具体金额,都需要在对应支行内进行查询后方可确定。银行还会根据存折账号,在对应的支行内查询详细的账户记录,根据账户记录确定账户现在的具体情况。例如该存折曾经被挂失,或曾经被取过钱但没有记录在存折上等,耗费的时间会较长。

3、小额账户管理费,或要缴纳

以工行为例,老存折取现,先看余额。如果所持存折余额为零、一年半未曾使用,也没有在该账户名下办过其他业务,银行会批量销户。确定所持存折有余额,开户人可持身份证到开户地兑现。而自2006年6月起,工行开始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如账户内日均存款余额低于300元,则每季度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所以老存折取款时可能还需支付一定的小额账户管理费。

4、亲属取款,需证明其为合法继承人

如果存户已经离世,亲属持老存折、老存单到银行取款,银行会要求该亲属出具证明其为合法继承人的文件,以证明其对该笔财产具有处理权。

据媒体报道,烟台市民唐女士有一张大连工行1978年的3000元存款单,距今已有27个年头了。这张存款单的名字是其大伯父,原来由唐女士父亲持有,其父亲去世后现在该存款单在她手上。唐女士在究竟怎样才能取出这笔款项上犯难了。工行烟台分行称,唐女士需要出具证明其能够对这笔存款进行处理的授权书或法院判决书。但是当地的公证处称唐女士不能进行继承权的公证,她在法律上并不符合条件,因为在法律上唐女士既不在“第一顺位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之列,也不在“第二顺位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之列。所以,即便持有这张3000元的存款单,她也没法取出该笔存款。

反思 谁应为老存折难兑现而羞愧?

“老存折兑现难”已成为行业通病。个中原因很多,比如银行机构拆并,或账务留底保管不善致查实难等。年代久远,加之当时的技术限制,“无底可查”确实难以避免。但出现此类问题并非储户过错,而是银行自身的管理和运作体系所致。有无详细的账务,是否作登记,都与储户没有关系。能否找到相应的存根,也不是储户的责任。存折作为一种合同要约,是双方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基本依据,储户能拿出“合同”,另一方就必须依约履行,绝没有不承认的道理。

之前网络上流传着一则消息,说的是一个美国老太太在祖先的遗物中找到了一张手写的存单,即200年前其老祖母在瑞士某银行存款100美元。老太太去该银行在美分行取钱时,该行即报总行,总行即核对,查到该笔存款的底账。总行行长到美国找到老太太,举行兑现仪式,给老太太兑现50万美元的本息,并奖励她100万美元。行长说:“钱存在我们银行,只要地球在,你的钱就在。”虽然真实性尚有待验证,不过用老存折取款在国外确实不是难题。因为在诸多“以信为本”的国家,法治和征信体系的健全,可让失信的银行背负极大的代价,使他们对每个用户的权益都极为重视,更不敢把责任转嫁给顾客。

“老存折兑现难”,表面上是银行服务作风作怪,实质是契约精神的缺失。长期的垄断经营,使得银行处于强势地位,各种霸王条款之下,储户利益就难以获得真正的保障。这不仅是银行需要自检的,更是相关部门应该考虑的。

结语

但愿有一天,在没有媒体曝光、机构干预的情况下,银行也能心甘情愿的为老旧存折、存单兑现,还储户一个“信”!(来源:财商读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