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解析宝宝发热

 昵称22885439 2015-04-17

作者:陈环 和睦家广州诊所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让家长们了解到宝宝发热时如何正确处理,而不是宝宝一有发热就深更半夜慌慌张张抱着宝宝直奔医院,更有甚者让宝宝盲目接受输液治疗


什么叫发热?

通俗一点讲,就是机体产热及散热不平衡,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超过基础体温就是发热了。


体温达到多少才叫发热?

对于儿童,发热的界定是体温大于37.5℃。

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这么几点:

  1. 儿童时期的正常体温比成人稍高。

  2. 一岁以内婴儿的体温受环境温度影响会比较大,天气炎热或者包裹太多,会出现体温的升高。

  3. 正常人体温昼夜之间会有一度左右的波动,一般早晨低,下午高。

  4. 进食,活动,哭闹,室温过高,情绪激动等都可以使宝宝体温暂时性升高。


虽然一般对宝宝发热界定的体温是37.5℃,但我们更多要结合具体情况,如果宝宝只是一过性体温升高,但没有其他伴随的不舒服症状,精神反应都好,我们可能只需要先观察


其实对于具体的数字而言,了解宝宝的基础体温更重要。测得的体温与宝宝平时的基础体温相比较才更有意义


目前统一标准是宝宝体温超过37.5℃而且排除刚刚讲过的一些影响因素,就要考虑发热。一般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4℃为高热。40.5℃以上为超高热。急性发热的病程在两周以内,反反复复发热持续2周以上为长期发热。


如何给宝宝正确测量体温?

目前,市面上的体温计多种多样,我们来一一分析各自的利弊:

传统的水银体温计,其优点是测量结果比较可靠,但测量时间长,宝宝难配合,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其次是额温枪,优点是方便快捷,但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准确性及稳定性差。

目前比较推荐的是耳温枪,它是利用远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对准耳膜测量,快捷、准确、安全,适合小宝宝。注意使用时如果探头在外耳道没有放置好,外耳道没有拉直,耳朵里太多耵聍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发热对宝宝来说一定是坏事吗?

其实医学研究早就证实,发热是疾病初期的一种正常的防御反应,发热就像机体拉响警报器一样,调动起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感染开始反攻,并促进了免疫系统的成熟。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发热不一定是坏事。


但是,宝宝发热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果发热持续太久,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出现脱水,酸中毒等。发热也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出现腹泻,食欲差,腹胀,便秘等。而且高热会使宝宝的大脑皮层过度兴奋或者处于抑制状态,宝宝可能出现惊跳、惊厥、烦躁不安、嗜睡等情况。


所以,对待宝宝发热,我们应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既不要太过于着急,恨不能把宝宝的体温一下子降到正常。也不能硬撑,认为锻炼宝宝免疫力的时候终于来了,硬扛着不给宝宝用药。


什么原因会导致宝宝发热?

临床工作中习惯把宝宝发热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发热及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对于儿童来说,感染性发热是发热的最常见原因。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感染都会导致宝宝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在临床远不如感染性发热多见,寻找宝宝发热的病因一般来说是医生的任务。


家长的任务

如果家长能很细心地记录宝宝的这些情况并在看诊时提供给医生,将会非常有助于医生早期发现导致宝宝发热的罪魁祸首,从而及早给宝宝进行恰当的治疗:

宝宝发热时,家长不仅要注意监测宝宝的体温以及体温的变化、发热间隔时间、热峰值。还要细心观察伴随的其他症状,例如有无皮疹、咳嗽、呼吸增快、呕吐、腹泄、尿频、尿异味等。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记录宝宝进食情况,观察宝宝的尿量,出汗情况等也非常重要。


如何正确地护理宝宝?

物理降温

一般宝宝发热是首选温和的物理降温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尽量保证宝宝充足的液体摄入量,多出汗,多排尿,可以增加散热。

  2. 适当提高房间温度,但不要给宝宝捂太多衣物,这样有助于宝宝体表毛孔开放,有利于宝宝排汗散热。

  3. 温水浴及温热毛巾擦身可以促进体表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散热。

  4. 冰袋也会有一定的退热效果,但因为冰袋或者冰敷只是导致局部皮肤温度降低,但对体内温度影响不大,而且个别情况下冰袋使用不当反而可能诱发宝宝惊厥,所以并不推荐。


退热药

但如果宝宝发热体温较高,超过38.5℃,就要考虑使用退热药物。目前临床常用的退热药有两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这两个药物有什么区别呢?


布洛芬(Ibuprofen)它的商品名也叫美林,是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FDA都推荐可以用于儿童的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相比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的退热作用更有效,而且维持时间更长。它的有效退热时间为6~8小时,24小时内最多可以服用4次。


但要注意,肠胃道对布洛芬的反应相对较大,建议最好不要空腹服用。而且布洛芬退热作用相对强,因此不推荐以下情况的宝宝首选布洛芬:

  • 6个月以下的宝宝

  • 有胃肠道不适

  • 发热同时呕泄严重

  • 发热伴有明显脱水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也叫扑热息痛,百服宁或者泰诺林。和布洛芬相比,它的退热作用更为温和,所以小于6个月的宝宝都可以选用。它的维持时间相对短一些,约4~6小时,24小时内最多可以服用4次。其胃肠道副作用比布洛芬小,所以发热同时伴有胃肠道不适的宝宝更建议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来退热。


如果在一次病程中,宝宝发热反复,我们更建议把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两个交替使用24小时内可以用到6~8次。这样既可以避免反复用一种退热药所致的副作用。


不管选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退热药,都要结合宝宝的具体体重来计算所需剂量。爸爸妈妈们带宝宝来就诊或儿保时可以向药房免费索取这两种药物的剂量表。


需要特别注意: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引起G-6-PD缺陷症(蚕豆病)的宝宝发生急性溶血反应。


对于退热药的应用要注意几个误区:

  1. 退热药的维持时间也就是4~8小时,如果原发病没有控制,宝宝还是会反复发热。

  2. 我们使用退热药并不是要求把宝宝的体温降到完全正常,能降到38度左右就可以了,因为这样更有利于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

  3. 退热药服用了体温还是降不下来我们要检讨一下使用剂量够不够,如果只是按药盒上按跨度比较大的年龄段给宝宝用药,很多时候剂量不够就不能起到很好的退热效果。

  4. 护理不得当,妨碍了散热,或者没有给宝宝足够的液体摄入,出汗少,退热药效果也会不理想。


非常不推荐儿童使用以下退热药物:

  • 阿司匹林,12岁以下儿童使用可能会导致瑞氏综合征。

  • 复方氨基比林,容易引起肝功能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 尼美舒利(瑞芝清),副作用同复方氨基比林。


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1. 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没有好转的迹象。

  2. 除了发热以外还有持续的呕吐和腹泻。

  3. 发热的同时伴有头痛,脖子痛,耳朵痛。

  4. 发热同时排尿很少,皮肤及口腔粘膜干燥,哭时眼泪少。

  5. 三个月以下的宝宝体温超过38℃.

  6. 三个月以上的宝宝高热又喂不进水或拒绝喝水。

  7. 发热伴有频繁的咳嗽,或者明显声音嘶哑,咳嗽声音呈犬吠样。


如果宝宝发热并且伴有以下情况,不要耽误,马上带宝宝看急诊:

  1. 惊厥或者抽搐。

  2. 意识的改变,极度兴奋或者精神萎靡,嗜睡。

  3. 明显的疲倦无力,拒绝活动。

  4. 频繁呕吐,头痛。

  5. 颈部发硬,小婴儿的前囟明显隆起。

  6. 皮疹或者出现鲜红色或者紫色的出血点或者瘀斑。

  7. 口唇周围青紫,甲床青紫,手脚冰凉,甚至有青紫色大理石样花纹。

  8. 明显呼吸困难。


发热的认识及治疗误区

误区1 宝宝发热会烧坏脑子,或者烧成肺炎

发热本身不会烧坏脑子。但如果高热引起惊厥,抽搐会导致大脑短时间缺血缺氧,引起脑功能损伤。这也是我们建议38.5℃以上就给宝宝服用退热药的原因。但是有些脑病如乙型病毒性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等起病初期可能只表现为发热,但后期有脑部症状,这也是由疾病本身引起,而不是发热本身所致。同理,发热也不会烧成肺炎。肺炎只是发热的原因。


误区2 孩子高烧,太可怕了,马上带孩子去急诊

发热体温的高低并不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比。比如幼儿急疹就是会反反复复高热几天,但热退出疹后宝宝慢慢也就恢复了。但是有些严重的疾病并不见得就会高烧,如小宝宝的败血症有时候甚至会表现为体温不升。使用判断宝宝病情轻重不是看体温,而是要看宝宝的精神状态好不好,有没有呼吸困难等。


误区3 希望孩子发热快点好,盲目用抗生素治疗

还是强调,很多病原感染会引起宝宝发热。宝宝常见的发热原因还是上呼吸道感染,而上感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除非有明确的细菌感染的证据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或者血象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才需要正规的抗生素治疗。否则滥用抗生素反而影响宝宝食欲,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耐药等副作用。


误区4 孩子烧这么高,还是让医生给输液吧

不要以为输液治疗就一定起效快。一般静脉用药是为了补偿丢失的体液,代替静口液体或者药物的摄入,弥补经口液体摄入的不足,静脉使用药物的媒介。宝宝就算是高热,只要能喂得进水,没有脱水的表现,就不需要输液治疗。除非宝宝频繁呕吐,没办法喝水及喝药,或者合并较严重的脱水症状,才需要静脉输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