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用姜附治阳虚失眠

 真心人8 2015-04-18

这里有你不容错过的精彩

国医战队

又称全国中医药大学生联盟,全国中医药人才汇聚地,中医人才最多的地方,每天分享最有营养的中医药资讯!欢迎点击关注!

患者主诉失眠6年,于2005年始不易入睡,彻夜不眠,翌日烦躁,体乏无力,头重昏沉,双眼不适。现服艾司唑仑等安眠药,效不显。
患者,女,46岁,2010年9月9日初诊。



患者主诉失眠6年,于2005年始不易入睡,彻夜不眠,翌日烦躁,体乏无力,头重昏沉,双眼不适。现服艾司唑仑等安眠药,效不显。刻下寐差,劳累后尤甚,食纳如常,夜间憋尿后心慌,胸闷,醒后难以入睡,小溲量少,大便时2~3日一行,质地偏干偶见黏液,脚底易生茧,腰部怕冷,头面常烘热自汗出,但夜间喜将双足伸于被褥之外。舌体胖大,舌面紫暗,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沉细。


病机:心肾阳虚,阴火上浮。



治法:补肾温阳,收敛浮阳,镇静安神。以四逆汤合封髓丹加减治疗。


处方:制附片(先煎2小时)60克,炮姜50克,炙甘草5克,白术15克,砂仁(后下)15克,黄柏15克,木蝴蝶20 克,炒枣仁20克,茯神15克,生龙骨(先煎)30克,生牡蛎(先煎)30克,磁石(先煎)30克,桂枝30克,21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中晚3次,每次取汁150毫升左右,温服。


二诊:药后症状有所缓解,先主动撤去安眠药,不觉烦躁,但仍梦多,渐易入睡,因感冒又需安眠药维持,自述腰部怕冷减轻,小便畅通,动辄汗出,恶风,食纳知味,天气不好时胸闷心悸,大便日一行,质黏,成形。舌质暗苔白腻,脉沉弱,双尺不足,左尺浮。9月9日方改制附片(先煎2小时)75克,炮姜60克,去牡蛎,加龙齿(先煎)30克,14剂,以加强重镇安神之功。


三诊:药后失眠较前改善,劳累后数夜寐差,日间思睡,但不能入睡,夜间入睡困难,次日头晕头痛,食纳尚可,仍有虚汗出。大便难解2~3日一行,质地偏干,小便不欠。舌质瘀暗,苔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浮缓,右寸浮紧,左尺浮。9月9日方去磁石,加龙齿(先煎)30克,生姜20克,改制附片(先煎2小时)90克,炮姜60克,7剂。


四诊:药后症减,患者已停用安眠药,大便调,小便亦畅,夜尿3次,腰冷手凉,口干不显,喜热饮。舌质暗淡有齿痕,苔白腻,脉右寸虚,左尺浮大而虚。9月9日方改制附片(先煎2小时)120克,炮姜90克,去磁石,加龙齿(先煎)30克,生姜20克,7剂。


后来诊诉至今未服用安眠药,饮食睡眠均佳,遂停药。


按:失眠,中医学称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临床报道失眠辨证分型大致为: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阴虚火旺型、心肾不交型、胆郁痰热型、肝火扰心型、胃气不和型、余热扰膈型、水饮内停型、瘀血阻滞型等。笔者临床跟随郭立中教授侍诊过程中发现因阳虚而致失眠亦不少见,经用温潜法治疗得愈,在此仅稍作总结。


此例患者属阳虚不寐,病位于肾。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命火,乃一身阳气之根,主生主化,相火潜藏不露则有生机,脏腑功能正常,使一身之阳气上下相贯,得其温煦之能,气血安和,神、魂、魄、意各守其藏,神安其宅。《类证治裁·不寐》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阳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而不交阴也。”可见阴阳在不断消长变化过程中相交才能产生睡眠,说明阳气在睡眠中占据的主导作用。故肾阳不足对睡眠有很大影响,导师郭立中认为,肾阳虚,不能与阴争,入夜阳气难入于阴,寐则易醒,似睡非睡。卫气的生成有赖肾阳温化;卫气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但肾中元阳如釜底之薪,无火则水谷不熟;卫气出入阴阳必经足少阴肾,肾阳是推动卫气运行的原动力。肾阳亏虚,卫气亦因之虚弱,卫气运行不利,可致失眠。


今患者年过中旬,已近“七七”之岁,下焦阳虚,阴盛逼阳,虚阳上浮,上扰心阳,失其接济,神不得安,而不寐作矣。故治宜温补肾阳,使真阳之气渐复则阴霾自除,阴阳恢复平衡则自能寐。用四逆汤合封髓丹治之,四逆汤温补肾阳;封髓丹纳气固肾,上中下并补;制附子色黑入肾,其非常之热力,能补助肾中之相火,以温人体之肾阳。干姜辛热,守而不走,专于温补中阳,姜附合用其性尤峻。佐以甘草,既能解附子之毒,又可缓附、姜之峻以护阴液,更有持续药力以防虚阳脱散之用。黄柏味苦性寒,苦能坚肾,肾职得坚则阴水不虞其泛溢;寒能清肃,秋令一至,则龙火不至于奋阳,水火交摄,阴有迫阳外出者乎;砂仁温健脾运,引五脏六腑之精归藏于肾。桂枝通阳化气,龙骨、牡蛎潜虚浮之阳。合方温阳化气,调和阴阳,使水火既济,相火不再妄动,真阳归元,阴阳相交故自能寐。


临证应用时,姜附的用量是重点。郭立中认为能少用的绝不多用,该量大的绝不手软。附子虽有大毒,临床使用对其用量亦有争议,为防止其毒性,故嘱患者使用时将制附片先煎2小时以上,此外方中配伍了甘草,既能解附子之毒,又可缓附、姜之峻以护阴液,更有持续药力以防虚阳脱散之用。根据患者病情,阳虚的程度,仔细斟酌姜、附的用量,使其达到最佳之疗效。


【编辑:梁彩明。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由原作所有,国医战队编校发表】

·END·

国医战队

医路风景医路歌,

我们医志在中医

微信号:GYZD123

长按二维码 自动识别 添加关注

国医战队致力于打造中医药界最权威的人才汇聚平台,帮助全社会更好的了解中医!也是最有营养的中医&社会型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