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物生长

 苍狼城堡 2015-04-18

万物生长 <wbr>动物本能

《万物生长》讲的是青春期的动物本能,是成长状态对外部世界的蠢蠢欲动。在电影里,这种外部世界体现为一段充满危险和诱惑的爱情,而在对爱的追求中,被现实挤压的状态,就变成了青春期的真实写照,其中充满了不可遏制的生猛,也充满了不可掌握的落寞。

 

电影将故事背景放在医学院,即包含原著作者的个人经历,也恰好揉入了用科学来阐释爱情发生的用意。那段落在象牙塔中的爱情,通过齐溪饰演的白露,以生理的角度加以解释,它是真实可触摸的现实,当青春期渴望的身体探索,终于要晋升为精神层面的时候,它变成一种苟且和责任。

 

而范冰冰扮演的柳青,带着不可捉摸的神秘感,出现在秋水的面前,她的性感美艳、少男渴求的母性气息,以及从物质世界带来的风尘味道,将这个在封闭世界里自视甚高的医学院高材生一举击溃。秋水的移情别恋,兼具了生物学和社会学双重的征服欲望,他不仅要获得情感,也希望能够摆脱败给现实的阴影。

 

以往的青春爱情题材,最常犯的毛病是标签化和表面化,创作者因为无力提取青春期和爱情的年代特征,往往滥用带有时代印记的标签,爱情戏也容易被肤浅地戏剧化,于是劈腿、割腕、撕逼、绝症,成为这一题材的俗套。

 

《万物生长》没有将青春标签化,虽然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但是在这部电影里,武侠小说等标签主要服务于剧情,而另一方面,对于青春期特征的提取,创作者更侧重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元素,那些百无聊赖的时光和混乱不堪的宿舍,那些跃跃欲试却又前途渺茫的阶段,放到这个时代同样适用。

 

大学阶段是物质贫乏和精神纯粹的临界点,大学时代的爱情不是败给时间,就是败给现实。《万物生长》中的背景,是整个经济变革的仓皇年代,时代特征也成为故事走向的决定力量。正是因为这个金钱至上、社会阶层从新划分的时代,才造就了电影中“鸡”一样的生存方式,造就了秋水两次败给“大奔屁股”的爱情悲剧。

 

《万物生长》是一部带有强烈摇滚气质的青春电影,除了高潮段落的摇滚配乐,更体现为青春气息和政治批判。李玉电影中一直不缺乏现实批判,这个青春爱情的故事同样带着深深的批判内核。以“处长”和“大奔”为标签的特权阶层和新富阶层,是改革开发初期腐败滋生的温床,也是对秋水形成挤压的主要势力。

 

故事的结尾是整个电影的最大弱点,它让充满粗粝写实的设计,又落到偶像剧的凡俗里,大大削弱了电影的摇滚气质和批判力量,让这部虎狼之作,变得虎头蛇尾。其实,在所有人的心中,那段最美丽的爱情,都应该是戛然而止,无疾而终的,因为它生在充满力量又无所寄托的青春期,它的轻薄、梦幻又无法掌握,才让人格外地心疼和怀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