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斌的回答(56票)】: 康复治疗师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既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还有积极的心态,耐心的沟通,良好的表达能力等等,可以说是既要软件又要硬件的专业,需要非常优秀的人才从事的专业,按理说待遇和薪水也应该是非常优秀的,可是现实不是这样。 问题是很多的: 康复事业的发达程度和地区的经济水平有直接联系,中国大陆康复发达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云南省、北京等大城市里,没资源的地方做不到康复,没钱的人做不起康复。就目前国情来看,只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康复就会发展,只是区域非常局限,速度非常缓慢(四川因为地震康复需求激增国家重点扶持是特例) 中医传统在大陆根深蒂固,大多数人还分不清中医的正骨推拿和西医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运动损伤康复等等专业的区别,康复师容易被和按摩的师傅混为一谈,社会地位有待加强 在卫生系统中,康复科室也是不太受重视的科室,因为康复的患者病程长,治疗效果相对缓慢,医疗费用没有手术和药物挣钱。部分科室如骨科的医生与康复科医生还常常出现互相不了解,互相不信任的情况, 在大多数患者心中还没有形成康复治疗的意识,以前是拿出钱做了手术就不容易了,没钱再做康复了,现在是有钱做了但是没有康复意识做,不知道康复是什么,不知道康复的重要性 在中国,康复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落后了西方社会几十年,从人才的教育培养,执业证照的考试和颁布,机构的设置,医保的支持,康复器械的工艺等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长足的进步,需要大量资本和人才的注入,当然,还有政府的重视。 说了这么多,我认为中国康复目前阶段还是要多努力向世界学习,向港台学习,增加民营的康复诊所数量和治疗,高校里增加康复治疗学的本科以上的人才培养,鼓励优秀人才出国进修,加强与传统中医康复的结合,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等等 多么美好,多么有人文关怀的专业领域,大有发展! 【孙朝明的回答(12票)】: 国内大环境: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完全打开市场,工作比医生好找,待遇比不上医生,起点低。 院长:临床主导,康复科赚钱能力有限,投入较低。 主任:pt,ot,st,针灸,推拿...大部分科室主任只懂临床不懂治疗,治疗师服从医生的安排,但是大部分医生不会治疗技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康复科主要还是以中医为主.... 治疗师:医院里面的农民工,运动的天天搬大腿,理疗的贴不完的电极片,作业治疗的天天玩游戏,言语治疗的天天教说话,针灸的天天扎针,推拿的天天按腰。。。 病人:各个科的病人都有,颈肩腰腿痛,周围神经,中枢神经。。。都是难啃的骨头 【Aries的回答(7票)】: 中国康复就如楼上所说,起步阶段,治疗师地位低,甚至有些地方康复师被医生所管(当然这跟很多康复治疗师学历也比较低有关)。有些要不不知道,要不就把你当做按摩师傅。在医院康复科盈利微薄,这意味着没人重视,地位可想而知。 想挣钱就算了,工资非常低。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我以前实习的医院,康复师工资拿到手不到2000,做了几年的也不到5000,当然每个行业都有佼佼者,也有人发家致富了,但你能保证你是那百分之十。而且成人康复是一个体力活,这意味着你年纪大了就要考虑转职。不过也有理疗科,有些医院理疗科比较轻松,有女的做的话很清闲,可以养老。 其实需要康复的人群很多,中国社会老龄化,中风、偏瘫、车祸跌倒骨折、脑损伤、小儿脑瘫、早产这些病的发病率都在增高,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康复总体来说很有发展前景,也很有市场。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且漫长的,也许有一天治疗师很吃香,但绝不是现在,甚至这十年二十年。 ( PS:很多康复的费用不菲,也有很多家庭负担不起康复。如果家中有一个需要长期康复的病人,基本上家庭负担都很大。 一般的车祸骨折、意外损失如火灾导致的后遗症、中老年中风或脑损伤导致偏瘫或截瘫 结果是家庭成员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有保险或赔偿还好,没有的话光手术费和后期康复费就足够花费一个普通家庭的大半积蓄。 更有的是小儿早产高危、小儿脑瘫、脑炎、自闭症孤独症,有好奇的可以搜搜,最近自闭症儿童星星的孩子的活动好像在进行,但很多脑瘫儿童,无法言语,这是一辈子的痛苦,不光是经济上更是精神上对一个家庭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我的回答是,很有前景,在未来的20年后吧! 【黑猫星君的回答(5票)】: 相信我,专业搞康复的单位,都是治疗师干事不给钱。医师收钱不干事。而且没钱没前途 【胡小丫的回答(5票)】: 谢邀。对于国内目前的大环境来说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我没有去调查。我只是作为康复这个庞大系统里面的一个分支(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语言康复)的基层康复师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本人所学专业为特殊教育,先后在大中城市都从事过听障儿童康复相关的工作。就听障儿童康复来说目前在国内是很受国家重视的,除非特别落后消息闭塞的地方,稍有条件听障的孩子都能得到政府和国家的救助,并且力度非常大。当然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不作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现状我就自己的工作经历来讲三点: 一、听障儿童的康复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聋人朋友将不再局限在他们单一的聋人圈子里,他们讲不从小在特殊教育学校上学,可以融入到健听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改变我们以往对于聋人的认识,当然我们要感谢科技的牛逼。 二、听障康复的关键:有听力障碍的幼儿一定是在佩戴了有效的助听设备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训练;听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一定是要遵循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原则,最好是在三岁以前或更早;听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一定是不能脱离普通幼儿教育的根本的,因为我们首先得认识到他是一个儿童这个共性的问题;听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是不能脱离生活的,语言的主要阵地还是在生活中,父母是主要的参与者。 三、目前这个行业的现状:肥肉大家都想吃。国家12五计划专款专项救助金额达到60亿,这些钱用于帮助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耳蜗产品购买,术后的调机维护以及一年的康复费用。这其中涉及到医院、康复机构、耳蜗公司很多行业,所以近些年这些相关的行业都发展得很迅速。目前只有少量的大型医院才具备人工耳蜗的植入手术资质,耳蜗也主要来自美国耳蜗,奥地利耳蜗及澳大利亚耳蜗,目前国内的耳蜗还尚不成熟,目前正在产品实践阶段,听说试用于较大龄孩子或成人。康复机构及康复师近几年国家资质审核及专业要求提高了很多,康复技术和效果也大大提高,但是一部分私立机构小作坊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资金紧缺,师资结构混乱不专业,或者只注重孩子学会听说,严重偏离幼儿教育综合发展得轨道,训成了会说话的“傻子”。当然很多学校、机构都做得效果很好,孩子能经过一到两年的专业训练,能顺利地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家长也高度满意。 关于这个行业的前景: 就我个人来看,(我说的康复仅仅是指听障儿童的康复)这个行业的前景是可观的,如果进入一所专业的高校进行系统的学习,走康复治疗方法研究路线应该是很有发展的,同时耳蜗的推广、康复辅具或软件的开发销售等行业也很不错;如果说要最为这个行业最终的实施者一名一线的康复师来说,目前的待遇就要看你在什么单位或机构了,几百到n万都是可以的,作为一名公立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我,我只能说我能吃饱穿暖省吃俭用小有结余,年薪大概是7万左右,但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很开心的,工作很有成就感,并且这个职业也逐渐在提高待遇。 最后我想补充一句:如果您身边有听障的孩子请您告诉他可以去当地的残联申请免费的人工耳蜗,国家有专门的补助的,手术和耳蜗产品费是全免的,约20万人民币。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在我目前工作的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上学所有的费用是全免的,除了少量生活费。 【王潇涵的回答(3票)】: 我爸妈当年都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大学毕业后分到康复理疗科,算是老中医了,但多年来这个科室发展受限,比如说,推拿拇指是治疗婴儿腹泻的非常非常有效的方式,但90年代,推拿一次才为医院创收几毛钱,而婴儿患者住入小儿科,一天住院费就有200,差距之大导致医院逼迫理疗科暂停这种治疗。目前,我父母科室已经完成转型,多年来整个科室历尽艰难才得以创出特色专科,搞起了疼痛门诊,又逐步增加了病房。个人愚见,若见识短浅请轻拍! 【源源大葛格的回答(1票)】: 有前途 但要选对工作单位。 【冰山的回答(1票)】: 康复师在中国却是刚刚起步,卫生行政部门目前正在做试点省份,探索发展模式和方法。说明下一步将下大力气扶持这一行业。同时,随着社会资本助医的推进,私立康复医院或合作康复医院将涌现,随着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增长,新农合及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康复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康复机构将缓解医疗资源的过渡占用,将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YOO的回答(1票)】: 康复师的发展前景甚好,只是目前发展较为缓慢。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康复治疗师和康复医师的职责不一样,主要是负责康复治疗方案的实施,也就是帮患者做康复治疗。目前,中国康复治疗师的缺口保守估计有10万,甚至更多,前景可想而知。但是,如果你想赚钱的话,建议你不要学康复治疗专业,光靠工资和奖金是没有多少的,你懂的。 【何林的回答(1票)】: 有耐性、动脑内力强的、有志向熬到(非几年内)国内医改后高端医疗开放的能手欢迎你。 Ps:楼上这位大家都同行,你看看周围做康复的能上知乎的有几个呢,别上网就光发泄情绪吗。 治疗师靠的是脑子,的却现在我们整个行业质量和数量都不够好哦;得不断有人超过我们才行 【刘鸿宇的回答(0票)】: 现在全国所有的三甲医院应该都开设了康复科,而现在大多数医院的康复治疗师学历一般都比较低,并且有很多都是其他专业的转到康复科的,所以现在还是比较缺乏专业的康复治疗师的,就业应该挺好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治疗师的待遇的确不是很好,国家也确实需要重视。 【陶桃的回答(0票)】: 用毛爷爷的话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总之一直在发展,但是老一辈的人一直再说发展的黄金期快到了,可是他们现在快要退休了,貌似,发展的黄金期还是快到了。康复科的建设我认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是在患者之间的熟悉度不够需要提升,另一方面是与其他科室的磨合期还有一段时间。实话说,到现在为止对康复科的偏见还是到处都是的,不排除其中也有医生的存在。还有不得不提的就是南北发展的差距,鄙人刚从北京实习回来,时刻的感受到了两者的不同。我在北京找工作的时候基本看体力和性别,这就是个要干体力活的样子,而然广州已经轰轰烈烈的招心肺康复和言语康复的治疗师了,这说明医院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这样说并无恶意,只是说,康复,发展的空间还有很大,康复人需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 【风追的胖子的回答(0票)】: 我认为。康复发展需要几十年 【火木木的回答(0票)】: 康复是在发展阶段,能挣多少看你在哪种医院了,不过想赚大钱就不用了,治疗师的生活平静压力不太大,适合喜欢岁月静好类型的人。 【唔得翻顺德的回答(0票)】: 治疗师路过!真的要选对单位!! 【善二的回答(0票)】: 第一眼看成康 师 复的路过。。。 【古小木的回答(0票)】: 算热门,工作好找。但是!体力活,没钱途,没地位,又累又苦又脏,至少目前看不到希望。没两年就有职业病了,就像医院里的农民工 【陶建的回答(0票)】: 可以明确告诉你没有前途,不管你信不信,或许在工作八九年后你会明白,什么热门专业,都是骗人的,工作不如临床好找,工作后活最累工资最少,地位最低,工作几年后,一个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无论地位还是收入完爆所谓重点大学康复治疗专业的,不说了 原文地址:知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