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疾】别相信吃什么东西就一定会得癌 - 健康点 全球健康互联点

 爱萨摩 2015-04-18

【点疾】别相信吃什么东西就一定会得癌

刘霁  2015年04月17日 09:47 1479

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致癌和防癌的食品,一时间弄得大家都不知道,到底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这篇稿子解释这个问题。

【健康点】癌症很难被完全消除,但良好的生活方式确实可以避免很多悲剧。

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自于大量的医学研究,医学到底能扭转多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告诉健康点记者,实际上整个的疾病预防分三级。第一级预防就是宣传和教育,二级预防是早诊早治,三级预防就是治疗和诊断。

不幸的是在医院里的很多病人,来看病的时候就已经是中晚期,甚至是晚期。之所以会如此,第一是对癌症的知识不了解,没有及时的发现;第二是发现了一些症状或者是一些早期的表现,并没有在意;第三是病人本身,没有很好的学习和了解疾病。

“我们国家肿瘤的发病率,实际上在全球还处于较低水平,死亡率却相对高一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发现得晚,肿瘤病人到医院来的时候就晚了,治疗效果自然就差。”赫捷分析说。

癌症预防是否过度?

有一些报告谈到癌症的过度预防或者是过度检查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癌症的过度预防?

“我们提到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问题,还有一个是防癌检查的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告诉健康点记者,所谓的过度预防是非常少的,实际上,更多的是预防不足。

当然,也有个别人因为对肿瘤的担心,经常跑去医院,这是一个个人心理问题,造成很多的检查。因为他每到一个医院就做一些检查,到后来确定没有肿瘤,被认为是过度的检查。

“根据我们癌症防控的规划,整个医疗的步骤,实际上大部分没有做好肿瘤预防的宣教工作,早期肿瘤的诊断和预防工作。在美国有肺癌的筛查项目,还有一些其他肿瘤的筛查项目,探索高危人群和科学的早诊早治的指标。在我们国家,有农村的早诊早治项目,和城市早诊早治项目,都是在研究探索科学性癌症防控手段,以便为全国更大范围的癌症预防提供一个模式。”王绿化说。

致癌食品和防癌食品?

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致癌和防癌的食品,一时间弄得大家都不知道,到底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

“就目前研究来看,真正明确,就是说吃什么东西就一定能得癌的现在目前还没有。”赫捷解释,我们在那些得了癌的病人当中,做一个统计,他们吃了什么东西,到底跟癌症有关系?后来发现,一些食品或者是一些化学物质是跟癌有关系的。比如说在那些腌的咸菜和酸菜,其中有些化合物跟癌有直接关系,并不是食品跟癌症有直接关系。

实际上,是化学致癌元素所造成的癌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食品与这些化合物有关系,我们就认为它应该是和癌有一些关系。腌了很久的咸菜、酸菜,还有腌制的肉类等含有一定的化学有害物质,所以可根据有害物质来分析推测,这个食物是不是跟癌症有关系。

我们都能做朱莉吗?

由于基因检测,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为了防癌,接二连三切掉了乳腺、输卵管和卵巢三个器官。我们现在也可以用基因检测防癌吗?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明荣告诉健康点记者,基因检测的应用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肿瘤预防方面,还有一个在治疗方面。

在预防方面目前主要是对遗传性肿瘤比较适合。因为遗传性肿瘤特别是有家庭史的人,说明他得肿瘤可能是因为遗传了父母的突变基因或易感基因,有些遗传性肿瘤已经有很明确的易感基因,这种易感基因的变化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这样对有家族史的人,就可以检测一下易感基因有没有突变。比如像家族性的乳腺癌、家族性卵巢癌的BRCA1、BRCA2突变,如果子女有这些基因突变,就有可能比一般人存在以后发展为癌的更大可能性,但也不是一定会发癌。换句话说,有家族史、有突变,并不是每一个子女都发病。基因检测确定结果后,定期复查,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或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

预防方面另一个问题,是对于占癌症绝大多数的散发性肿瘤,检测什么基因总体上目前还不太明确。现在还没有哪个基因可以很明确地说,有这个基因变化就一定会发展为癌。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后确实弄清楚了每种癌症的相关基因,有可能做基因检测,但目前在散发性肿瘤的预防方面还不是很明确。

那么在治疗方面,大家都知道现在对靶向治疗做基因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转移性乳腺癌有Her2扩增、高表达的,用赫赛汀治疗。这种情况做基因检测就非常重要。

再比如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费城染色体的检测,是两个基因融合在一起,它们本来不在一起,现在成为临床一个很重要的检查指标,这个时候做检测对用格列卫治疗非常重要。还有,肺癌检测EGFR的一些突变、缺失,对用激酶抑制剂治疗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从发展的角度看,基因检测未来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样的基因变化,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治疗,我们才可能做基因检测。也就是说在治疗上,已经用到了临床上。但是作为预防检测还不是很普遍。需要相关基因要明确的才适合做基因检测,否则不适当的基因预防会有一定的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