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易 》式 酒 店 管 理 的应用 (杨益华) 《周易》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酒店管理哲学和艺术同样蕴藏在国学的源头——《周易》里。而且,越来越彰显出独有且巨大的魅力。
《周易》之“道”,可谓博大精深,包容天地、包罗万象,非大彻大悟之人,不能参透,只有思想境界超越低俗,有梦想,讲诚信,想一番干事业的人,才有可能读懂并应用于酒店管理实践。如果将《周易》仅用于占卜,那真是枉费了华夏先民一片苦心。
先澄清几个基本概念。
“管理”二字是舶来品,中国古代不叫管理,叫治理。“治”是水字旁,水是柔性的,是人性的,中国酒店的治理需要一种充满人情味的“仁”性管理。也可以称为“仁政”式管理,政,不要狭隘地理解为政治,政,古人解:正事,大事。酒店企业管理都是正事,无小事。
管理的“管”是竹字头,西方管理学强调的是一种刚性的管理,像竹子一样,把人们视为工具,限制住,控制住。
记得有人说过中国没有酒店管理学。这个结论:错!
管理学的灵魂是什么?是文化。以往教科书说中国有五千年文化史,对据中国最新考古成果进行综合研究而得出的中华文明从伏羲(盘古)开始就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给予了高度认同,中华文明史已有了七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不是过去所讲的开始于夏代。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史是一万年。
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文化的根在哪里?就在《周易》里,《周易》很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孕育出《四书五经》等一大批子文化。《周易》思想中同样蕴藏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原理,因此,将《周易》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原理完全可以应用于酒店管理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与酒店管理学是这样传承的:中国酒店管理学 → 中国文化 → 周易 → 太极 → 无极(道)
那么中国酒店管理学又是怎样指导我们进行酒店管理的呢?
既然中国酒店管理学的源头是《周易》,那么中国管理思想属于“经解文化管理”。什么是经解文化呢?中国人善于“引经据典”,这里的“经”就包括《周易》在内的经学。
经,指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永恒不变的东西。“经”又与“经常”相连。经常提到的,想到的,必须做到的那些,都属于“经”的范畴。
经学,是作为思想、道德、行为标准指导的学识、学问、纲领和原则。有人称之为“指导人类言行之大法”。
中国人说话喜欢拿老祖宗的话来证明,孔子是怎么说的,老子说了些什么,庄子又说了什么什么,所以只要按照先人说的话去办,结果肯定是吉,反之,就是凶。
国学里的这些名人学说的源头,都是来自《周易》,尤其是孔子,对《周易》的贡献最大,他研究《周易》后,写出了十篇读书笔记,即《十翼》,又称《易传》,对后世理解、运用《周易》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引经据典”讲的是宏观,微观的东西需要你自己去“悟”,去举一反三,“归纳法”是中国管理学的特点。与西方管理学不同,西方管理学是“分解法”,从微观去看问题。西方管理学不用“悟”,也不用举一反三,直接告诉你说:这件事上你怎么去做好了。是直截了当,不用想,照着规定办就是了。中国管理学的是委婉的,需要执行人去思考。无论是归纳法还是分解法,是观察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但其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探求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周易》的两仪四象八卦以及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是让你通过从两仪到三百八十四爻的递次分析,使你认清事物的本质,让你从宏观上去把握住事物的核心,认清此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关联。如果需要解决,另属一门学问,如《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等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总之,《周易》教你的是分析问题的认识论,传播的是一种思维模式、认知方式。因此,《周易》不是知识,是认识宇宙乃至世界万物变化规律的总结。
长期以来,酒店管理被认为是一项复杂、庞大、充满不确定性的运行体系,人们为寻求放之四海的最佳管理之道,受西方管理思想的影响走上了概念化、模型化的道路。通过近些年的实践证明,西方管理思想在中国酒店业出现水土不服屡见不鲜。
成功的酒店企业家都是以《周易》管理哲学为中心,把自己的基本理念调整妥当,同时兼顾经验、科学和艺术。《周易》探索客观世界的目的,正如《系辞传》中所说:为了开通天下人的思想,成就天下人的功业,决断天下人的疑惑。《周易》中所强调的通变而不乱变的理念,可以作为酒店管理者的行为准则,并强化酒店组织架构的管理功能。
设在美国的国际《周易》学会主席成中英教授在《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构思》一书中指出:“《周易》可以成为中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这是从两个意义上讲的,第一,《周易》哲学是整个中国哲学的起源,是共同文化思想的源泉。第二,中国古代哲学,一是讲整体化;二是定位化;三是应变;四是创新,创新构成新整体,这个过程就是生生不息。这应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的哲学思维方法”。
一、酒店管理的核心是施“仁政”:
(一)以人为本:所有事都是人做出来的,酒店各个业务环节,都需要人去操作、完成。所以,管理要以人为本;企业的“企”字,是由上面一个人字,下面一个止字组成,这个字充分说明,企业无人则止。企业管理过程就是全体员工的经营、工作活动过程。
在古文里,人字是个通假字,人与仁是可以通用的。阴阳相合为人。最古老的“仁”字是一竖两横,就是一阳一阴,这是“仁”的古字,它没有这一撇。“仁”就是阴阳,这边“人”旁是阳,这边两划是阴。这边就是阳,这边就是阴。
仁字有多种解释:天地人三才,人的位置应该在天地中间,人字为何写在左侧?《周易》认为,人的肉体是在天地之间,但思想、梦想不应该局限在天地之间,思路应该开阔、境界应该高远。
仁字,二人为仁。本意为亲近,亲近有沟通、交流之意,只有这样才有仁德。金文的“众”,上面一只眼,下面三个人。人多了,怎样办?需要有人负责领导与监督。一人在上,二人在下。
仁,也是最核心的东西,一个果仁,栽下去就会发芽,长出树来,靠的就是“仁”,万物都有“仁”,仁就是太极,就是“道”。
如果人更多,需要什么样的领导人呢?十里挑一为“杰”;百里挑一为“豪”,豪杰;千里挑一为“俊”,俊杰;万里挑一为“英”,英雄。
人、仁、众、从等,这些字的背后都在说明做人的至简大道。周易全书说的就是做人的大道理。因为所有事都是人做的。众,三人为众。酒店管理过程就是酒店全体员工共同行为过程。
(二)因道结合:彼此志同道合,理念相同,才能同心协力。管理过程中要不停顿地抓好培训工作,培训的重点要放在老板和高管身上,其次才是员工。酒店管理诸多问题表现在员工身上,但其根源却是在老板和高管身上,这就是所谓“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
(三)依理应变:因内外环境的变化,各种情况都会出现变数,《周易》主张凡事依据原则,又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应变,万变又不离其宗,以求合理解决。如何变,怎样变,需要一个原则和宗旨,那就是为两种“人”如何做好服务,一种人是客人,另一种人是员工,二者紧密相连。如果员工不满意,工作不开心,就会把负面因素转嫁给客人身上。不少老板和高管由于不明其理,导致经营不理想,却又找不到原因何在。
二、《周易》式酒店管理原则:
当今人类已经生活在远离大自然,思想被“钢筋水泥”严重固化了的环境之中。当代人(包括你我他)一开始就带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我们思考问题的模式存在严重局限性的。我们学习、研究《周易》的一个现实意义,就是企图排除当今社会杂乱思想的干扰,从思想上努力回到《周易》产生的时代来重新审视我们面临的世界。
古人说:“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一味沉溺于感官享受,这种人只有小聪明,不会产生大智慧。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的人,才能具有把握纷繁人生和无穷宇宙的大智慧。而浅薄或智慧,完全在自己。
《周易》式酒店管理四个原则:
(一)“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因为懂得天道(周易)之后才能领导好企业。一般来说,人们都能做到“知”,做到“知道”,就不那么容易了,知道的“道”就是天之道,即事物变化的本质,也就是周易之道。
(二)“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当好一个合格的高层管理者要善于学习和应用《周易》之道理(简称“易理”)。懂得这个学问后便能创造更多的利润,给员工和社会带来红利,企业才能做强、做优、做大。
(三)“圣人以此齐戒以神明其德夫。”酒店企业高层领导人的内心由浮躁变成清净,其智慧就是变得更大,你就会明了天下一切事物,掌握了事物发展规律,你所投资的或者管理的酒店企业就会有很好的发展,对社会贡献也更大。
(四)“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周易式酒店企业家都要有这样的境界。这段话既是酒店企业家的境界,也是《周易》提倡的酒店领导哲学。
那么,我们如果去判断一家酒店前途如何?吉凶如何?你只要注意观察这家酒店的领导人和员工都在做什么,也就是他们内部的一动,深知《周易》之理的人就能判断出来,这就是“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
“功业见乎变”,建功立业就在于老板的一念之间的变通。一念之动有如此重要,也许大成功,也许大失败。没有中间道路。所以,第一等人读懂周易可以领导变,第二等人是适应这个变;末等人则是变过以后,坐在那里骂变。“功业见乎变”,也是大权变之道,权,就是要知道方法来应变。
从高度概括地说,《周易》全书只讲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变化”。变化,也就是运动,它不是狭义的简单的机械运动和变化,而是广泛的深层次的运动和变化。 西方学者将《周易》翻译成《变化之书》,有一定道理。作为酒店管理者学习、应用好周易管理哲学,在当下金融危机深不可测,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显得格外重要。作者:杨益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