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胆汤加味治疗神经系统病症验案三则---例三、脑血栓形成

 负鹏载舟 2015-04-19
(万年青针药堂)


近年来,笔者在诊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实践中,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较多地应用“温胆汤”加味这一方药,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例三、脑血栓形成
 
    丁××,男,75岁,工人。进行性神识昏蒙伴四肢乏力40天,由外院转入本科。患者原有高血压病16年,先后“中风”2次,均于外院治愈。40天前因突发四肢无力而住外科,给脱水,抗感染、活血化瘀等治疗,病情加重,出现嗜睡、反复神志不清等。刻诊:神志恍惚,嗜睡,时而鼾声大作,面色恍白,纳少,食入发呛,大便失禁而小溲癃闭,右手撮空理线,颈项强,苔白腻,舌质暗淡,脉虚弦。神经系统检查:嗜睡状,定向力差,双瞳等大,对光反射存在,眼底动脉变细,左上肢肌力0级,右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四肢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左上肢针刺觉迟纯。头颅CT检查:两侧基底节腔隙性梗塞,明显脑萎缩,幕上脑室扩大。血常规检查示:血色素4.1g,红血球145万。入院诊断:西医:(1)脑血检形成;(2)老年性痴呆;(3)继发性贫血(原因:消化系肿瘤?)。医诊断:中风——中脏腑。中医辨证:患者年过七旬,阴竭于下而水不涵木,加之老年脾虚,运化无权,而痰湿中阻。故一旦阴不恋阳,虚阳挟痰浊上蒙清窍,阻塞脑络,发为“中风”。今患者时有昏溃,张口闭目,右手撮空理线,大便失禁而小溲癃闭。此乃闭脱之证相杂而现。治当清热涤痰开窍以祛邪闭,酌情益气养血以扶本元。拟方:胆南星15,法半夏10g,茯苓15g,枳实15g,竹茹6g,白藜蒺30g,全当归12g,郁金15g,石菖蒲15g,陈皮6g,生晒参(另煎)10g,安宫牛黄丸(化服)一粒。以上方为基础加减应用10余剂,配合一般西医治疗(脱水、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患者意识转清,精神稍振,对答切题,进食增至每餐一小碗半流质,右手撮空理线症消除。(患者后因食道肿瘤而自动出院。)
 
    讨论
 
    一、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病状如:头痛,晕厥,眩晕,昏迷,痴呆,视听障碍,面部及肢体瘫痪,共济失调,抽搐,肢体疼痛,感觉缺失,肌肉萎缩及睡眠障碍等。虽有各自的病因和病理产物,但其病理变化过程中大多与“痰”有关,痰可随气升降,循经流窜,无处不到,以致出现痰蒙心窍、痰火袭扰清空、气郁痰结、风动痰升等各种心神逆乱,经脉痹阻之症。是故痰证既成,气机失调,郁久必有热化趋势,从而出现痰热内扰的各种征象。这是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所出现的必然机理。笔者就是针对这个带有普遍性的病理变化特征,加减应用“温胆汤”一方的。二、“温胆汤”一方,出自唐·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原为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之胆虚寒证。究其方药组成:即二陈汤加枳实、竹茹、大枣。枳实与半夏相配,化痰降逆作用比二陈汤强;竹茹与陈皮相配,和胃理气作用也比二陈汤为良;大枣与茯苓、甘草相配,更有和中安神作用。本方用枳实、竹茹凉性药与半夏、陈皮温性药相配,清热而不寒,化痰而不燥,实为清化痰热,和胃理气之良方。且后世医家又在其基础上化裁出导痰汤、涤痰汤、黄连温胆汤及十味温胆汤等类方,使医家辨证更可贴切,治病尤见方寸。《张氏医通·痰饮》指出:“大凡痰饮变生诸证,不当为诸证牵掣作名,且以治饮为先,饮消诸证自愈。”故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多宗化痰为先,佐以清热之法,推崇“温胆汤”加减。
 
    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素质有一定关系。笔者在临床应用“温胆汤”时,注意到患者情志变动易导致肝郁痰阻,风动而气机不利等情况,故重用白蒺藜以疏肝郁,散肝风而利气机,配合香附、橘络既可熄风又能疏肝,且可通利气机以助“温胆汤”化痰清热之功。
 
    四、脑血管疾病主要与脑血管退行性变化有关。而心、脑血管原系一脉相承,故一旦发病,心血管受累易变生他病,此即中医“心主血脉”说,故笔者临证多注重应用郁金、麦冬两药,与温胆汤共达破气泻痰、祛痰之功。其中“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功能清心润肺,养胃生津,药理祛痰镇咳,强心利尿作用,故配用麦冬,既可临制半夏化痰之燥性,滑肠而助气机,又可提高心肌功能,防止心血管合并症出现,起到防病于未然的作用,而使脑血管疾病顺利度过急性期。
 
    五、大凡患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病人(如震颤麻痹等),中医辨证虽有脾虚、肾亏、气血不足等不同,但呆滞、痴愚等均与痰浊上犯,神明失司有关。故应用“温胆汤”时,首先配用补气而不助热、养阴而不恋湿的药物,如太子参、潼蒺藜、杞子、桑寄生等,待痰证渐祛,再加补益之品,方可收到预期疗效。
 
    六、“温胆汤”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其实即是中医药治法中“异病同治”理论的具体实践。神经系统疾病中众多的症状是临床现象,为“标”,而“痰”、“热”是它们共同的病理变化为“本”,故抓住“痰”、“热”这一本质问题,给予化痰清热的治疗,即可收到预期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