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王立平868 2015-04-1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刘备
    原文: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就本人而言,是不大喜欢刘备的。总觉得他很虚伪,但是他却能够对自己的儿子说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的话,让我不得不对他的人格产生由衷的尊敬。也许,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在做秀,虽然不能否认有这种嫌疑,但是......中国有句古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同时,我也想象不出来,一个垂垂将死之人,会在生命的最后的时光中,所做的事情还是做秀?也许,我们能够否定他的种种,却无法否定他在处世中的这种“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
    对于刘备的遗嘱,众所周知,他的儿子也并没有理解老头子的良苦用心,以致蜀汉传不过二代。
    一个有贤德的人,不但有着知善知恶的良知良能,也不会轻易地忽视小善之德,小恶之害,真正做到斩恶修善,令人心悦成服!佛教在因果修行上,也是讲究“断一切恶,无恶不断;修一切善,无善不修。因此,佛教徒在处世方面,对待事情的态度上,都是不计大小,认真以对,竭尽心力,广修善行,最后得道成佛。
    有人说:一己之善,不但能为自己积功累德,也能利益他人;丝毫之恶,非但会损害自己的品格,也会危害到他人。如此辗转影响,如同在湖中投下一块小石头,涟漪不断地扩大,导致整个湖面水纹的波动,其影响层面绝非自己所能事先预料。因此,对我们而言,起一个善念,说一句好话,甚至一个温馨的微笑,不但会让我们的内心不断地走向光明,而且也会给他们带来哪怕一丝丝的愉悦。对修行人而言,身口意三业若能持戒清净,微小的过患都能远离,微细的善行都不舍弃,则自律性、慈悲与智慧就能显发,也就更有能力去帮助一切众生。
    记得当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上至百岁老人,下至黄发垂髫的小孩子都尽己所能,为灾区的人民带去了一份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份小小的感动,足以温暖千万人的心;千万份小小的感动,则凝聚成了一条洪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种施以善行的行为,举不盛兴,虽然一份小善,在我们看来不算什么,但是,聚沙成塔。只要坚持下去,我们的心灵会越来越明净,品格会越来越高尚。
    小时候,听爷爷讲过一个故事:一名高僧知道他的小沙弥徒弟只剩七日的寿命,于是慈悲地让他回家探亲。途中,正好遇到一场大雨,小沙弥发现一群蚂蚁正努力地从积水的地方爬出,但却不断的被雨水冲回去。于是小沙弥心生怜悯,先将它们一一救出,确定安全无虞后,才继续他的旅程。七日后,小沙弥又回到寺院,师父感到非常惊讶,于是入定观察,发现原来是小沙弥的一念慈悲心,不但救了蚂蚁,也增加了自己的寿命。直至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个故事,以前一直不能领悟,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正含义。
    《四十二章经》云:“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就是最好的训诫。
    《梵网经》亦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造罪,殃堕无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我不信佛,但我对佛教的众多教义却是赞同的,因为它们包含了世人修身处世的道理,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同时,这也是佛教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的秘决吧。
   “修善如春日之草,未见其长而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未见其灭而有所损。”修善断恶一定要在高处著眼、小处著手。需要我们一步一脚印,扎扎实实地走下去。不求能够成为世间的贤人,但求无愧于心!以小见大的道理我们都懂,看一个人的修养,从随意的一件小事便可以看得出来。倘若从大处看,正直可以表演,善良可以伪装,宽容可以做作,而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似乎小得让人忘记或懒得掩饰,因而常毕露人们的原形。所以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细节做起,是我们修身处世的起点。
    纵然如此,在我身上同样有着令自己不耻的地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闯红灯、”出口成章“等等,回顾着自己点点滴滴所做所为,我感到十分的羞愧。其他人是否有我的影子?我也知道,自己都没有做好,怎么有资格去讲别人呢!
    说起来这些都是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我们小时也能遵守得很好,为什么长大了、更懂事了的今天,却把它给淡漠了呢?没有人希望,也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是一个不文明的人,因为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都表现得很有素质。但面对“小恶”,我们总认为那是很平常的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不然。就个人素质形象而言,不管有何种借口,那些不雅的“小恶”行为,都在一点一滴地渗进周围人对你的看法之中,慢慢地淹没你本该良好的形象。而作为社会生活的一分子,我们实在不应该因为行“小恶”而影响和谐社会和文明城市的建设,至少,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破坏别人努力的成果。现在的社会就是那样,其实帮助别人的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就要去做,没有大小之分,对你来说是小事,对别人来就不一定是一个小事,相对而言,做坏事也是相同的道理,人不能只为自己想,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为别人想。
    人生在世,不走一遭圣人的道路,你会不会后悔?
    一个人,也许做一件好事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或者一辈子不做坏事!
    我们许多人也许会说:“我做过好事”。而且我也相信,一件好事都没有做过人,是不多的。大多数人不但做过好事,而且还做过很多好事。有人曾说:只要你做了一件坏事,就把你之前做过的所有好事都给否定掉了。”我是不认同这句话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因为他做了一件坏事就可以认定他是一个坏人。至少,他先前做的好事,对这件好事所处的对象是产生的积极的影响的,这是不可能被否认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做到不犯任何错误,但是能够做到无愧于心,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但愿在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从善如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