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计分析上年度规模化猪场主要疾病和病原监测统计数据

 有君生活 2015-04-20


临床送检病料归类分析

病症分类

统计数据

腹泻

28.7%

多系统衰竭

22.3%

呼吸系统

19.4%

高热病

10.1%

繁殖障碍

9.3%

肢蹄病

3.0%

败血症

2.1%

神经症状

1.5%

急性死亡

1.0%

其他

2.6%

统计发现,腹泻病仍然是猪场高发的疾病,包括病毒性、细菌性以及寄生虫性的腹泻是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临床表现最为普遍的疾病。包括各种病原的混合感染等,给疾病的区分和防治带来困难。其次是多系统衰竭疾病以及呼吸道综合症,分别占20%左右,这也体现出规模化猪场的疾病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繁殖系统这三大系统。控制好这三大系统的疾病,将大大减少规模化猪场疾病暴发的概率,提高生产成绩。

病原分离情况

微生物类型

项目

分离数

病毒性病原

HCV丙型肝炎病毒

478

PCV2圆环病毒2型

1481

PRV 伪狂犬病毒

543

PRRSV 蓝耳病毒

1563

PEDV 流行性腹泻病毒

792

Kobu 博卡病毒

339

细菌性病原

SS 猪链球菌

1469

HPS 副猪嗜血杆菌

883

PM 多杀性巴氏杆菌

556

Bb 支气管波氏败血杆菌

141

E.coli 大肠杆菌

720

APP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22

Salm 沙门氏菌

227

SE 猪丹毒

94

以上数据根据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对12000多份病料进行病原分离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显示PCV2和PRRSV仍然是规模化猪场存在最普遍的两种病毒性病原。作为免疫抑制性病毒,圆环病毒和蓝耳病毒的感染是猪场其他病原感染、疾病暴发的重要原因。

细菌性的疾病主要以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为主,他们都是蓝耳病不稳定情况下最易暴发的条件性致病菌。因此要防止上述细菌性病原的感染,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控制蓝耳病,规模化猪场蓝耳病毒和圆环病毒稳定,猪群对条件性致病菌,特别是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抵抗力就会增强,在保育舍细菌性疾病暴发的概率就会降低。

以上数据根据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检测的3000多家规模猪场的5万余份临床病料,进行统计。(资料来源:伊科拜克)


谊发牧业公猪站精液产品品牌有奖征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