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目,咽喉&方剂

 禹杰 2015-04-20

眼目
目者,五脏精华之所系也。凡暴赤肿痛,畏日羞明,名曰外障,实证也。久痛昏花,细小沉陷,名曰内障,虚症也。实者由于风热,虚者由于血虚。实者散风泻火,虚则滋水养阴。然散风之后,必继以养血,经曰:「目得血而能视」也。养阴之中,更加以补气,经曰:「气旺则能生血」也,不宜过用寒凉,使血脉凝结也。

蝉花无比散
通治目疾赤肿胀痛,或翳膜遮睛,或目眶赤烂,或拳毛倒睫,并皆治之。
蝉蜕去足、羌活、川芎、石决明、防风、茯苓、赤芍、白蒺藜炒去刺、甘草炙、当归、苍木土炒。
蝉蜕其气清虚,故除风热。蒺藜其味辛苦,故入肺肝。石决明咸凉,散赤膜外障。赤芍药酸寒,疗目赤血滞。苓、草能调五脏。芎、归可补肝虚。羌、防太阳本经主药。苍术升发胃中阳气,解六郁。

蒺藜汤
治目疾,暴赤肿痛。
白蒺藜炒去刺、羌活、防风、甘草炙、荆芥、赤芍、葱白连须。
羌活、防风辛散风热。荆芥、蒺藜辛泄厥阴。赤芍散恶血。葱白通阳气。甘草以缓诸辛。

四顺清凉饮
治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面赤,烦渴,睡卧不安,大
便秘结。
当归、赤芍、甘草、大黄。
大黄去胃中之实热。甘草能缓燥急之势。归、芍疏通血脉。此下以存津,苦以宣壅法也。

益阴肾气丸
治肾虚目暗。
熟地、生地、山药、萸肉、柴胡、泽泻、丹皮、当归稍、茯神、五味子。
精生气,气生神,故肾精一虚则阳光独治。阳光独光则壮火食气,无以生神,令人目暗不明,故用生熟地黄、山萸、五味、归稍、泽泻、丹皮厚味之属,以滋阴养肾,滋阴则火自降,养肾则精自生。山药者,所以益脾而培万物之母。茯神者,所以养神而生明照之精。柴胡者,所以升阳而致神明之气于精明之窠也。

消障救晴散(王晋三制)
治白晴胬肉,状如鱼胞浮鳔。
石蟹生研、羚羊角镑片、草决明、连翘、白蒺藜、龙胆草酒炒灰、甘菊、木贼草、汉防己、茺蔚子。
用石蟹为君,味咸性大寒而燥,去湿热,消?肉如鼓应桴,堪称仙品。佐以羚羊角之精灵,熄肝风,散恶血。草决明疗青盲,去白膜。连翘泻客热,散结气,专泄大小眦之热。酒炒龙胆退湿热之翳。白蒺藜散风破血。木贼、防己疗风胜湿。甘菊化风。茺蔚行血。诸药皆入肝经,仍能上行入肺,用之屡验,功胜钩割,故敢质诸当世。

明目地黄丸
治内障,隐涩羞明,细小沉陷。
生地、牛膝、麦冬、当归、枸杞子。
汪石来曰:「内障无非肾水不足,肝血久虚。生地、枸杞甘寒补水。当归、牛膝辛酸补肝。麦冬微苦清心泻热。」

益气聪明汤
治目中内障,初起视觉昏花,神水淡绿色或淡白色,久则不睹,渐变纯白,或视物成二等证,并治
耳聋、耳鸣。
炙黄芪、人参、炙甘草、升麻、干葛、黄柏、蔓荆子、当归、白芍酒炒。
此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药也。十二经脉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因饮食劳役脾胃受伤,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邪害空窍矣。参、芪甘温以补脾胃。甘草甘缓以和脾胃。升麻、干葛、蔓荆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舞胃气上行。头目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耳聪而目明矣。归、芍敛阴和血。黄柏补肾生水。盖目为肝窍,耳为肾窍,故又用此三者,平肝滋肾也。

地芝丸
治目能远视,不能近视。
生地黄焙、天冬、枳壳、甘菊花。蜜丸,茶清下。
此足少阴药也。生地凉血生血。天冬润肺滋肾。枳壳宽肠去滞。甘菊降火除风。
加减一阴煎
治水亏火胜,火之甚者宜用之。
生地、熟地、麦冬、白芍、甘草、知母、地骨皮。
二地养阴退热。麦冬、白芍、甘草清肝脾之火。知母滋肾,以降阴火。地骨泻脾而清肺火。

洗肝散
治风毒上攻,暴作赤肿,目痛难开,隐濇眵泪。
薄荷叶、甘草、羌活、防风、当归、川芎、山栀仁、大黄。
天行时热,目赤胞肿,怕日羞明。风则散表,热则泻里,风热相兼,则用洗肝散,表里兼治之。薄荷、甘草清利上焦,开泄肝气,以肝开窍于目也。羌活、防风升发太阳之气,以太阳经有通顶入于脑者,正属目系也。当归、川芎行少阳血分之气,少阳为清净廓,雷风相薄而目赤,必从大眦始也。山栀仁能使三焦之火屈曲下行。大黄泻诸实热且导且攻,热退肿消矣。理明经正,不越治病之章程。

《证因方论集要》



咽喉
经曰:「少阴循喉,厥阴绕咽」,而少阳阳明亦有喉痹之证。盖少阳厥阴为木火之脏,固多热证。阳明为水谷之海,而胃气直透咽喉,故又为阳明之火为最盛。至若少阴之候,阴火逆冲于上,多为喉痹,但少阴之火,有虚有实,不得类从火断果因,实火自有火证火脉,若真阴亏损者,此肾中之虚火证也,非壮水不可,又有阴盛于下,格阳于上,此无根之火,即肾中之真寒证也,须详辨之。

元参升麻汤
治风火淫肺,循络而为喉痹。
元参、升麻、白僵蚕、牛蒡子、连翘、防风、黄芩、桔梗、甘草、川黄连。
阴阳别论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阳,少阳也。一阴,厥阴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阳之上,火气主之。风火淫肺而为喉痹,治以牛蒡,散时行风热,消咽喉壅肿。升麻散至高之风,解火郁之喉肿。白僵蚕得清化之气,散浊结之痰。元参清上焦氤氲之热。连翘散结热,消壅肿。防风泻肺经之风邪。芩、连清上中之热毒。甘、桔载引诸药上行清道,急治其标也。

抽薪饮
治诸凡火炽,咽喉肿痛者。
黄芩、黄柏、木通、枳壳、泽泻、石斛、栀子。
芩、柏、栀子、泽泻能泻其炽盛之火。枳壳破结。石斛清胃。木通清利水道。

滋阴八味汤
治阴虚火动,骨痿髓枯,喉痹而尺脉旺者宜之。
熟地、茯苓、山药、萸肉、泽泻、丹皮、黄柏、知母。
欲念妄动,五内如焚,邪火燔炽,势若燎原,丹溪有见于此,故有一水不胜五火之论,谓不独烁干肾水而且涣散元气也。此时虽用六味滋阴之药尚恐不足,故加知柏纯阴之品逆而折之,庶得其平,水壮而火熄,火熄而金清,咳血等证自安而阴虚之喉痹亦治矣。

良方安肾丸
治肾经积冷,下元衰惫,目暗耳鸣,四肢无力,食少体瘦,神困健忘,肾寒喉痛等证。
桃仁、肉苁蓉、补骨脂、山药、川石斛、萆薢、白蒺藜炒去刺、川鸟泡去皮尖、巴戟天、白术土炒。
汪石来曰:「肾中真寒,无根之火,不能安其宅窟,上冲咽喉,惟有引火归原一法。川乌辛热,治元阳虚惫。补骨脂辛苦大温,补相火以通君火,治肾冷。苁蓉、巴戟甘温甘咸,入肾经血分。白术、山药苦甘,以补土补火之子。桃仁、蒺藜苦辛,以补肝补火之母。川斛益肾精。萆薢固下焦,如此天朗气清,龙雷潜伏矣。」

二阴煎
治心经有病,水不制火。二从火数,故曰二阴,并治心火亢甚而为喉痛者。
生地、麦冬、黄连、枣仁、茯神、甘草、木通、灯心、竹叶、元参。
生地凉血。黄连清心。茯神、枣仁安神而退热。麦冬、元参清肺而解渴。木通、甘草和中渗利。竹叶、灯心泻火除烦。

猪肤汤
治少阴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
猪肤一筋,用白皮,去其内肥,刮令如纸薄,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肾应彘而肺主肤,肾液下泄,不能上蒸于肺,致络燥而为咽痛者,又非甘草所能治矣。当以猪肤润肺肾之燥,解虚烦之热。白粉、白蜜缓于中,俾猪肤比类而致津液,从肾上入肺中,循喉咙,复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而上中下燥邪解矣。
柯韵伯曰:「少阴病多下利,以下焦之虚也。阴虚则阳无所附,故下焦虚寒者反见上焦之实热。少阴脉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出,络心注胸中,凡肾精不足,肾火不藏,必循经上走于阳分也。咽痛胸满心烦者,因阴并于下而阳并于上,水不上承于心,火不下交于肾,此未济之象。猪为水畜而津液在肤,取其肤以治上焦虚浮之火,和白蜜、花粉之甘,泻心润肺而和脾,滋化源培母气,水升火降,上热不行,虚阳得归其部,不治利而利自止矣。三味皆食物,不借于草,所谓随手拈来尽是道矣。」

苦酒汤
治少阴病,呕而咽中伤,生疮,不能语,声不出者。
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右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会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苦酒汤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而咽生疮声不出者。疮者,疳也。半夏之辛滑,佐以鸡子清之甘润,有利窍通声之功,无燥津涸液之虑。然半夏之功能,全赖苦酒摄入阴分,劫涎敛疮,即阴火沸腾,亦可因苦酒而降矣。
柯韵伯曰:「取苦酒以敛疮,鸡子以发声,而兼半夏者,必因呕而咽伤,胸中之痰饮尚在,故用之,且以散鸡子、苦酒之酸寒,但令滋润其液,不令泥痰于胸膈也。鸡子黄走血分,故心烦不卧者宜之;其白走气分,故声不出者宜之。」

黄连阿胶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者,肾火上攻于心也,当滋阴以凉心肾。
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
芩、连泻心也。阿胶、鸡子黄养阴也。各举一味以名其汤者,当相须为用也。少阴病烦,是君火热化为阴烦,非阳烦也。芩、连之所不能治,当与阿胶、鸡子黄交合心肾,以除少阴之热。鸡子黄色赤入通于心,补离中之气。阿胶色黑入通于肾,补坎中之精。第四者沉阴滑利,恐不能留恋中焦,故再佐芍药之酸濇,从中收阴而后清热止烦之功得建。
柯韵伯曰:「鸡感巽化,得心之母气者也。内黄禀南方火色,率芍药之酸入心而敛神明,引芩、连之苦入心而清壮火。驴皮被北方水色,入通于肾济水,性急趋下,内合于心,与之相溶而成胶,是火位之下,阴精承之,凡位以内为阴,外为阳,色以黑为阴,赤为阳,鸡黄赤而居内,驴皮黑而居外,法坎宫阳内阴外象,因以制壮火之食气耳。」

《证因方论集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