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经

 禹林 2015-04-21

 关于《周易》的评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这些争论的最大问题是将《周易》笼统而论,没有将《周易》的经文和传文分开,这就难说完全中肯了。其实经文和传文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其形式与内涵均有不同,故先应分别而论,再予以通评。(易经、易传、哲学、方法学、占筮、儒学······转载需注明本文属潘毅教授原创。)

 

关于《周易》的性质,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认为是卜筮书者有之,认为是哲学书者有之,认为是儒学书、玄学书、历史书、科学书、甚至是百科全书者亦有之,各执一词。这些争论的最大问题是将《周易》笼统而论,没有将《周易》的经文和传文分开,这就难说完全中肯了。

 

其实构成《周易》的《经》与《传》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其形式与内涵均有不同,故应分别而论。

 

分而论之,《易经》是一部占筮书,以占筮成分为主,本质上是试图通过占卜来探索宇宙变化规律,因而含有哲学内涵,集占筮易之大成。从形式看,《经》是符号与文字系统的结合,可推演者多,具有较大的解释与变化空间。

 

《易传》是一部哲学书,它以儒为明线,却隐有道家、阴阳家等思想,突破了《经》卜筮中的巫韵,建立起自己的道-理体系,可说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周易·系辞》明言:“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是为论之书,以哲学成分为主,集义理易之大成。但因《经》是占筮书,《传》要释《经》,自然亦含占卜成分。就形式言,《传》主要是文字理论,以注释为主。

 

经》、《传》合而为《周易》。则《周易》便具有占筮、哲学、方法学、史学、儒学、伦理学、社会学、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复杂成分或学问,正是这种“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的特性而使其性质复杂化。

 

形式上的《经》、《传》结合使符号系统与文字推演得以紧密结合,便于执简驭繁,开以后各科推演的先河。中医学本就是图文结合的学科,只是近世懂易图、易符的医者不多,由是几乎演变成纯文字描述的学科,后果就是言繁而意晦,这实难算得上进步,反倒像一种形式上的没落。

 

以下用一个简表对《周易》内容作一简要概括。

 

                《周易》基本结构表                           

                                   

名称  

内容                             

《易经》

由六十四卦卦符、卦名、六十四卦卦辞、三百八十六条爻辞组成。  

          

《易传》

为解经之作,传文有七种(七翼),即:《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其中,彖、象、系辞各分上下两篇,共十篇(又可称十翼)。                     

 

子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周易·系辞下》

 

(本文属潘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的BLOG地址:http://blog.sina.com.cn/panyi1956,也可搜索“潘毅教授中医新浪”。博客开通的主旨就是我校今年校庆的主题--“学术会友”。我们可以一起把这里变成一个学术与文化心灵沟通的地方,欢迎您“常来看看、聊聊”。如果对这里还有些欣赏,您可以把“它”添加到你的收藏夹中,更希望您能把“它”介绍给您的朋友们,或众多的中医论坛以及各中医院校学生论坛(若转贴请注明出处,谢谢!),期可引出更多智者之见,以促中医学术之繁荣,中国文化之兴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