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读: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月光山百草园 2015-04-21

中医自古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言,临床常用的中药饮片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科等各科疾病。有限的药物之所以可以发挥无限的作用,除了组方配伍的变化外,最根本的秘密就在于剂量。一位中医名家甚至这样形容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药量者,犹良将持胜敌之器,关羽之偃月刀,孙行者之千斤棒也。”


我有幸在湖南省中医药年会上聆听北京名中医仝小林教授的讲座。仝小林指出,医生们超常规剂量应用中药饮片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疗效的追求,即重剂可起沉疴。例如,他在临床中发现,在治疗糖尿病时,黄连每日10克的常规剂量根本是“泥牛入海”。他创新性地加大黄连的用量,有的甚至加大到每日45g、90g、120g,可迅速降低血糖,改善症状。“火神派”医生以擅用大剂量附子而闻名,对于这味常规剂量为3~15g的中药,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李可等中医名家一般出手最少30g或60g,急危重症则用至100g、200g,甚至500g,这些名家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探讨、学习。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被视为中医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典范。书中所载的113首方剂,被后世尊为“经方”。有些专家指出,正是由于经方剂量传承的扑朔迷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今中药临床剂量多端的乱象。1981年,东汉大司农铜权被考古发现,东汉的1两应该是约15.6g。如果按照这一折算方法,《伤寒论》中炙甘草汤的生地黄用量1斤,约折合为现在的250g,大大超过了常规用量。


戴复庵在《证治要诀》中提到:“药病须要适当,假使病大而汤小,则邪气少屈,而药力已乏,欲不复治,其可得乎?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竟不得灭,是谓不及。”《简明医彀》说:“凡治法用药有奇险骇俗者,只要见得病真,便可施用,不必顾忌。”当然,我们在临床上并不是一味追求大剂量用药,但是很多名老中医在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有意或者无意中总结出了一些大剂量用药取得良好疗效的经验,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以便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


《此事难知》指出:“初治之道,法当峻猛;中治之道,宽猛相济;末治之道,法当宽缓。”轻剂宽缓,霸药峻猛,轻霸结合,宽猛相济。明·张景岳曾说:“治病用药,本贵精专,尤宜勇敢……但用一味为君,二三味为佐使,大剂进之,多多益善。夫用多之道何在?在乎必赖其力,而料无害者,即放胆用之。”这些经验是可以作为我们临床参考的,也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一条重要途径。


本书遴选了近现代中医临床家运用大剂量中药治病的诸多经验,这些经验乃是建立在该老中医几十年使用心得的基础上,对其适应证、有效及中毒剂量、药后反应等有着成熟的经验,更可能有因地、因时、因人而异的因素在内,非有真知卓识者不能臻此,所以请读者切勿盲目模仿,无实际经验者宜慎用。对此经验,应师其法而不用其量,用量多少应视病症具体而定,不能丢掉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切勿偏执某人之经验而死守其用量。尤其是患者或家属更要在有经验的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绝对禁止盲目抄用。


在此,也谨对文献资料的原著作者和中医临床家致以衷心的感谢!正是由于他们对学术经验的整理、总结,才使后学者得以继承、学习,使中医得以发展、进步。


温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图文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到微社区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