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月三话流觞 文艺青年聚一聚

 山茶的流芳地 2015-04-21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第十一》



据考证,曾点同学梦想中的“浴乎沂”并不是普通的洗澡,而是从周代沿袭下来的到河边邻水祈福的古老风俗,称为祓禊(fú xì)。到了魏晋时代,这样的习俗被固定在三月初三日,称为上巳(sì)节。这时,主要的节俗也从沐浴演化为皇室贵族、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并由此派生出另外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话说,“曲水流觞”的风俗在千载之后仍然为人津津乐道,要归功于魏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其众位好友在会稽郡山阴之兰亭(现浙江绍兴西南)举办的修禊集会。



文徵明兰亭修褉图卷


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名士,在兰亭修禊,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人们散坐在环曲的水渠旁,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在谁面前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倘若作不出诗,就要被罚酒咯~



青花《兰亭会》笔筒


这场兰亭集会可不是一群文艺名流自娱自乐的表现,因为,在这次集会上诞生了一件绝世珍宝!它就是王羲之在酒酣意畅、神采飞扬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为集会上的三十七首诗合集作序,写成的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下面我们来聊聊《兰亭集序》的“谜”人之处



NO.1 王羲之的神来之笔


《兰亭集序》这么神奇,有谁见过它的真面目吗?首先,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兰亭集序》是酱紫的~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



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卷


都是摹本?神马情况?别慌,下文有解释哦~


而故宫珍藏的王羲之书法真迹是酱紫的



王羲之行书姨母帖



王羲之行草书雨后帖


是不是感觉差别有些大呢?据传,当时王羲之是乘着酒兴方酣之际疾书《兰亭集序》,全文总共324字,字字遒媚劲健,有如神助。酒醒后,书圣自己也对这篇作品相当满意,很用心地照着原文重新抄写了好几遍,却无论如何也写不出那样的书法了。




也就是说,《兰亭集序》比所有王羲之的作品都要神!有多神?后人形容王羲之的书法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没错!就是像洛神一样的飘逸出尘!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NO.2 《兰亭集序》中隐藏的

王羲之家族轶事


王羲之一共有7个儿子,永和九年这次兰亭集会,他带上了其中五位,其中长子王玄之、次子王凝之、三子王涣之、四子王肃之都有作诗哦~怎么少了一个?对,和我一起念出他的名字......




难道是指书圣王羲之的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与其父并称为“二王”的王献之?!乾隆帝在紫禁城三希堂所藏三件最爱的法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就是其中之一!



王献之行书中秋帖卷


如此赫赫有名的才子,怎能落得在如此重要的集会上“打酱油”的下场?!可是,真相就是这样,清代诗人为此还写了打油诗:

“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

“大令”是官名,王献之曾做过州主簿、秘书郎、长史,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因此人称“王大令”。

王羲之:“吾儿,你让我情何以堪啊!”

王献之:“爹,你听我说……那是老爸你第一次叫我去参加‘兰亭集会’,其实我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那时的我年纪还小,还不会也不应该喝酒哦……可是后来你跟我讲,像我这么聪明的孩子一定不会被作诗难倒,而且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孩儿顿时被你打动了~去了才知道兰亭真的宛如人间仙境一般,临水而坐,仿佛整个人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心灵与山水万物早已融为一体,哪里顾得上再去饮酒作诗啊。”

王羲之:……



NO.3 《兰亭集序》真迹难寻


说完赫赫有名的王家父子,现在来解答前文中留下的谜题——为何现存都是摹本,《兰亭集序》真迹究竟在何处?据说,这件绝世宝物是被唐太宗陪葬于昭陵。



唐太宗:“咳咳,跟我有关系吗?”


据传,王羲之《兰亭集序》传至七代孙智永禅师,禅师临终前将其传给了弟子辩才。当时唐太宗酷爱王羲之墨宝,三番两次向辩才索要《兰亭集序》,辩才却始终推说不知在哪里。后来太宗只好设计让监察御史萧翼假扮为潦倒书生,借住到永欣寺,慢慢与辩才结为至友,而后套出《兰亭集序》的下落,才得到真迹。如此大费周折得到的珍品,当然要生生世世带在身边才行。



萧翼赚兰亭图卷

NO.4 《兰亭集序》版本哪家强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集序》都是后人的摹本?!是,但是,千万不要小看摹本哦~

来人呐,上“八柱”


兰亭摹本众多,但甄选历史上八种最佳版本,刻于八根石柱上,这就是兰亭八柱!现在这八柱就在紫禁城旁边的中山公园里,从午门向西穿过阙右门就可以去那里一饱眼福哦~八根石柱上的字迹都是根据内府所藏墨迹钩摹上石的,现都珍藏在故宫博物院。


紫檀雕山水八屉兰亭八柱插屏
这件插屏从表面看只是件装饰摆设的家具,其中却大有玄机呢!向上抽出插屏面板,后面便是存放过兰亭摹本的八个屉匣啦~


《唐冯承素行书摹兰亭序卷》即神龙本,是公认最接近王羲之原迹的摹本,称为“下真迹一等”,只比真迹差了一点点哦~

其余“八柱”分别是:虞世南摹本《兰亭序》、褚遂良摹本《兰亭序》、柳公权书《兰亭诗》并孙绰《后序》、清内府勾填《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清高宗弘历所临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个个都是大书法家!!


慢着!最后一个也算大书法家?!没办法,评委乾隆皇帝自己定的嘛,就当人家是在向大书法家们致敬吧~说到这里,你一定也知道乾隆帝对于《兰亭集序》的评价了吧!不是“喜欢”,是“爱”!有多爱?且听他自己慢慢说来......



乾隆皇帝

1
旅行抒情朕离不开它


乾隆皇帝南巡图卷


朕数次南巡,曾亲临兰亭和右军故里瞻仰并留诗《兰亭即事》志念:“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


2
居家赏玩朕也离不开它


犀角雕兰亭修禊图杯


这件犀角杯将近40厘米高,由下而上雕刻了姿态各异的23个人物,周围衬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小桥亭榭,曲水白鹅。堪称曲水流觞题材的精品!


剔红兰亭宝盒
剔红山水人物流觞图扁圆盒

咦?貌似这两件漆器的纹样是一样哒?没错,它们都是由造办处发样稿,苏州制造局负责制造的哦~凡是朕喜欢的纹饰都要造办处特意留样,以备打造爆款专用。


3
颐养天年朕更离不开它

若干年后的今天,你会在紫禁城东北角找到一座灰常美丽的亭子~没错,这就是——禊赏亭

禊赏亭
禊赏亭内流杯渠

是哒!朕一生对于“兰亭修禊、曲水流觞”这样的文人雅集是相当向往,也乐得在闲暇时效法一番,便特意在归政后居住的宁寿宫里修建一座“禊赏亭”。


说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秘密,4月1日起,故宫正式进入到参观旺季了哦,据某位热心童鞋反馈,如果跑得不够快,8点半你看到的场景是酱紫的~



BUT…


而如果此时,你首先选择气定神闲地走进乾隆花园,清晨的禊赏亭仍然是一派清幽。(关注“微故宫”微信公众号,回复“禊赏亭”,还有免费语音导览哦)




独游禊赏亭还不过瘾?!好吧,再附送一个

重!磅!消!息!

希望一睹“神龙本”即《冯承素摹兰亭帖卷》真容的伙伴们有福了!201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之际将举办《<石渠宝笈>特展》,几十件一级古书画精品将一齐闪亮登场!堪称史上最豪华阵容!了解更多详情,请持续关注“微故宫”微信公众号。


已经等不及了?别急,先坐下玩一会儿

“上巳流觞”小游戏

互动小游戏参与方式:

请戳页面下方的“阅读原文”或直接回复“三三”或在定制菜单中点击“聚一聚”进入“上巳流觞”游戏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