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兰亭集序》这么神奇,有谁见过它的真面目吗?首先,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兰亭集序》是酱紫的~ 王献之:“爹,你听我说……那是老爸你第一次叫我去参加‘兰亭集会’,其实我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那时的我年纪还小,还不会也不应该喝酒哦……可是后来你跟我讲,像我这么聪明的孩子一定不会被作诗难倒,而且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孩儿顿时被你打动了~去了才知道兰亭真的宛如人间仙境一般,临水而坐,仿佛整个人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心灵与山水万物早已融为一体,哪里顾得上再去饮酒作诗啊。” 王羲之:…… 说完赫赫有名的王家父子,现在来解答前文中留下的谜题——为何现存都是摹本,《兰亭集序》真迹究竟在何处?据说,这件绝世宝物是被唐太宗陪葬于昭陵。 唐太宗:“咳咳,跟我有关系吗?” 据传,王羲之《兰亭集序》传至七代孙智永禅师,禅师临终前将其传给了弟子辩才。当时唐太宗酷爱王羲之墨宝,三番两次向辩才索要《兰亭集序》,辩才却始终推说不知在哪里。后来太宗只好设计让监察御史萧翼假扮为潦倒书生,借住到永欣寺,慢慢与辩才结为至友,而后套出《兰亭集序》的下落,才得到真迹。如此大费周折得到的珍品,当然要生生世世带在身边才行。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集序》都是后人的摹本?!是,但是,千万不要小看摹本哦~ 来人呐,上“八柱”! 兰亭摹本众多,但甄选历史上八种最佳版本,刻于八根石柱上,这就是兰亭八柱!现在这八柱就在紫禁城旁边的中山公园里,从午门向西穿过阙右门就可以去那里一饱眼福哦~八根石柱上的字迹都是根据内府所藏墨迹钩摹上石的,现都珍藏在故宫博物院。 ![]() 其余“八柱”分别是:虞世南摹本《兰亭序》、褚遂良摹本《兰亭序》、柳公权书《兰亭诗》并孙绰《后序》、清内府勾填《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清高宗弘历所临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个个都是大书法家!! 慢着!最后一个也算大书法家?!没办法,评委乾隆皇帝自己定的嘛,就当人家是在向大书法家们致敬吧~说到这里,你一定也知道乾隆帝对于《兰亭集序》的评价了吧!不是“喜欢”,是“爱”!有多爱?且听他自己慢慢说来......
朕数次南巡,曾亲临兰亭和右军故里瞻仰并留诗《兰亭即事》志念:“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
这件犀角杯将近40厘米高,由下而上雕刻了姿态各异的23个人物,周围衬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小桥亭榭,曲水白鹅。堪称曲水流觞题材的精品! 咦?貌似这两件漆器的纹样是一样哒?没错,它们都是由造办处发样稿,苏州制造局负责制造的哦~凡是朕喜欢的纹饰都要造办处特意留样,以备打造爆款专用。 若干年后的今天,你会在紫禁城东北角找到一座灰常美丽的亭子~没错,这就是——禊赏亭! 是哒!朕一生对于“兰亭修禊、曲水流觞”这样的文人雅集是相当向往,也乐得在闲暇时效法一番,便特意在归政后居住的宁寿宫里修建一座“禊赏亭”。 说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秘密,4月1日起,故宫正式进入到参观旺季了哦,据某位热心童鞋反馈,如果跑得不够快,8点半你看到的场景是酱紫的~ BUT… 而如果此时,你首先选择气定神闲地走进乾隆花园,清晨的禊赏亭仍然是一派清幽。(关注“微故宫”微信公众号,回复“禊赏亭”,还有免费语音导览哦) 独游禊赏亭还不过瘾?!好吧,再附送一个 重!磅!消!息! 希望一睹“神龙本”即《冯承素摹兰亭帖卷》真容的伙伴们有福了!201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之际将举办《<石渠宝笈>特展》,几十件一级古书画精品将一齐闪亮登场!堪称史上最豪华阵容!了解更多详情,请持续关注“微故宫”微信公众号。 已经等不及了?别急,先坐下玩一会儿 “上巳流觞”小游戏 请戳页面下方的“阅读原文”或直接回复“三三”或在定制菜单中点击“聚一聚”进入“上巳流觞”游戏参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