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昵称18892371 2015-04-21

  红楼位于武昌阅马场(首义广场)北部,红楼原为清政府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所建的湖北省谘议局大楼,此楼1908年筹建,1910年落成,占地28亩,共有房11栋,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大门和主楼上端匾额均为宋庆龄题写。大楼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主体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也有说法认为是砖木结构)西式楼房,面阔73米,进深42米,坐北朝南。它直接采用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大厦和会堂的建筑形式,大楼平面呈“山”字形,前方及两翼是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门前的门廊突出,门窗制作精巧,上层顶端正中伸出一座圭形教堂式的望楼,颇具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成为当时阅马场轴线的制高点,视野开阔,颇为壮观。大楼后方也是一座二层楼房。两侧各有一排红色平房。正前方出口处装有铁栅大门,大门两侧为门房,由上半部装有铁栅的红色矮墙自门房两侧平伸,与左右平房连接,围成方形院落。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第一枪。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后,革命党人在此设立湖北军政府,后改为鄂军都督府,并颁布第一号布告,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结束统治了中国人民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并向全国各省发出通电,号召各地武装起义响应,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近三个月内,曾一度代行中央政府的职权,革命党人在此组织和领导了抵御满清政府武装反扑的阳夏之战。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鄂州约法》,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促成了最终推翻封建统治。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1979年3月宋庆龄提写的馆名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现在免费进入参观,但要排队登记领票,每半小时发35张。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左侧的红房子是旅游品服务中心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馆内也保存、陈列有起义的有关历史资料和革命文物。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详解员在讲述十八星军旗的来历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汉口法租界的界碑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详解员在讲述汉口租界历史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张之洞所办汉阳兵工厂的界碑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展厅内展览了武器、碑刻、徽章和历史图片等大量文物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反清革命的孕育,为武昌起义的爆发组织和集聚起雄厚的革命力量。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当年的革命书刊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侧楼的外廊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沿着走廊,参观的整个过程也正好领略了红楼的全貌。

武昌红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一)

  站在院子中央,眼前就是红楼,坐北朝南,宽敞大方的台阶和希腊帕特农神殿式的门柱给人以进深感和神秘感。回望首义广场,辛亥革命纪念碑庄严的耸立在广场之上,当年的拜将仪式好象还在眼前。而蛇山正如一条蜿蜒的长蛇,东西各有千古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和宝通禅寺的洪山宝塔相互辉映,不得不说,在风水这个角度来看,红楼的地理位置的确是个风水宝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