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霞绘画作品选(1)
何海霞1908年10月7日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满族家庭,后改汉姓为何。兄弟三人,他为最小。小名福海,学名登瀛。由于母亲无女,他在14岁时被改名海霞。他幼年时就随父亲研习书法,并进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学习四书五经。16岁的何海霞即以出色的绘画才能而誉满京城。1931年,在中国画学研究会第九次展览中,其创作的《饷鸟图》以清新淡雅的画面呈现悠悠古意,平实简远而又趣味横生,深得张大千的好评。
1951年,何海霞来到西安工作,结识了石鲁和赵望云,后经介绍加入西安美协,这成为其艺术道路的第二大转折。以后,他和石鲁、赵望云一起赴华山、秦岭、宝成铁路、陕北等地大量写生创作,足迹遍布三秦大地。三位画家相互交流探讨艺术,石鲁在艺术上的浪漫夸张和赵望云注重写生创作的特点,都使何海霞颇受启发,由此他的创作实现了从传统向生活的成功转型。
20世纪60年代初,何海霞、石鲁、赵望云在南京、上海等地举办西安美协中国画展巡回展览。由于他们的画作个人风格和地域特色突出,极具创新精神,轰动了当时的中国画坛,被公认为“长安画派”,何海霞、石鲁、赵望云也被誉为“长安三杰”,画家们“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理念,成为时代的呼声。这一时期,何海霞创作了《西坡烟雨》《宝成铁路》《驯服黄河》《锦绣山谷图》等作品,均雄浑博大,豪放超脱,八百里秦川的壮阔、黄土高原的朴厚,都幻化为他笔下山水的灵魂,成为流光溢彩的传世佳作。
001.飞跃秦岭

002.华山西峰

003.延安瑞雪

004.青山楼阁图

005.昆明湖上

006.驯服黄河

007.河运

008.秦岭新貌

009.延安颂

010.陕北小景

011.万山红遍

012.桃花源内

013.寒林楼观

014.晨松图

015.重山千里雪

016.跨过万重山

017.雨霁树如沐

018.长安古碑林

019.锦绣山谷图

020.深山密林中

021.秦岭新貌

022.严子陵钓台

023.山河无阻

024.禹门天险

025.万绿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