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脱的门巴族人:勤劳的“门隅人”

 廿氏春秋 2015-04-22

西藏墨脱的门巴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墨脱县的门巴族以前多聚居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一带的高山深谷,道路艰险,交通闭塞,历史上被称为神秘的地方,藏语称“白隅吉莫郡”,意为“隐藏的乐园”。

  勤劳善良、热情聪慧的门巴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同时也兼营畜牧业和狩猎,擅长竹藤器的编制和制作各种木碗。门巴族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最为奔放动人。正式这块民歌的丰地沃壤孕育出了像仓央嘉措那样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已被译成多种文字的著名诗集《仓央嘉措情歌》就脱胎于门巴族民歌,在格调和风格上都保留着门巴族情歌的特色。

门巴人狩猎时往往自愿结伙,公推首领。分肉时首先击中猎物者要分得双份。狩猎结束后,将肉割好、烤熟背回。如果猎物很多,则在离村较近的地方点火作为信号,召集村人前来接应,进村后要将多余的猎物分给村人或共同聚餐。如果在归途中遇见杏仁,无论相识与否,都要赠送一份猎物,认为这样会给下次狩猎带来好运气。

门巴婚姻以一夫一妻为主要形式,同时也存在着少数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家庭,其中又多半是以兄弟共妻和姐妹共夫的形式出现。门巴族新婚礼仪独特,举行婚礼前,新郎家要摆酒肉和油饼款待客人,且要带几竹筒酒上路迎亲,新娘途中必须喝酒三次。新娘进屋后,新娘的舅舅会故意刁难新娘家,以考验男方的诚意。新郎家要献哈达、陪话,不断添酒加肉,直到舅舅满意后,才能开怀畅饮。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婚宴上,新郎新娘不仅要轮流给客人敬酒,他们还要当众比试谁喝的快,因为在门巴族习俗中,新郎新娘谁先喝完就预示着今后谁当家。

在门巴族生活中,兽皮有着多种用途,尤其是羊皮,可以批在身上作为衣饰,深受女子喜爱。相传文成公主入藏时,为了避邪身披兽皮,途径门隅时将这张皮赐给了门巴族女子,自此便相沿成俗。一般来说,门巴族少女披羊尾和四条腿俱全的小羊皮,成年女子披牛犊皮或山羊皮,即便是婚礼上,盛装的新娘也要披一张好羊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