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本职工作干好就是最大的创新

 plmok999 2015-04-22
把本职工作干好就是最大的创新 时间:2013-11-27 14:31:15
    时值年终岁尾,我们走马王府街道,边听边看边问,用心感受近年来王府的城乡巨变,感悟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种树、修路、搞水利、办教育,透过这四个民生关键词,充分见证了王府人忠于职守、用心用力的敬业态度,生动诠释了王府人少说多干、狠抓落实的笃实精神。
    关键词之一:种树。王府辖区内共有荒山5.83万亩,由于前些年盲目开采、过度放牧,山体满目疮痍,草木凋敝,被当地的老百姓形象地称为“秃山”、“穷山”、“烂尾山”。由于空气质量差,周边村庄村民常年不敢开窗晾衣,家里的桌子每天要擦上七八次才行,一天下来不知要吸入多少PM2.5。近年来,王府街道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结合自身实际,牢固树立生态理念,严格封山禁牧,整治开采秩序,以誓死决心强力关停了辖区内的100多家矿山、石灰窑和粘土砖厂,并实行全民总动员,不到两年时间就绿化荒山3万余亩,植树600多万株,四旁植树100万株,全部完成了辖区荒山造林任务,原先被破坏的生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恢复。同时,结合“三八六”环保行动,对南阳河、北阳河上游河道实施综合治理,有效恢复沿河生态。如今王府辖区已是一片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森林覆盖率由前两年的35%提高到了现在的49%,成为距离城区最近的生态绿色家园。这些都是植树造林给老百姓带来的福祉。
    关键词之二:修路。赵家河村等18个村庄位于五文路沿线,由于道路年久失修,大坑连着小坑,坎坷堪比蜀道,村民出山进山即使“全副武装”,走上一趟身上就白花花一片,全是细如粉末的尘土。一旦遇上雨天,更加让人苦不堪言。因为这些,村里的姑娘小伙都想着法地往山外跑。类似这种情况,当年在王府辖区其他村、其他山溜都是比较普遍的。而且,大多数人对王府的印象就是沿325省道的“火车匣子”,“来回一条路、一边一张皮”,道路成为困扰民生发展的最大难题。去年以来,王府街道坚持把道路作为基础民生来抓,先后投资8000万元,改造提升道路100多公里,三年任务一年完成。而今,西部五个山溜全部贯通,一条条宽阔平整、绿树成荫的观光道在山间穿梭,让人油然而生一种“车在山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意境;驻地形成与东部城区无缝对接四纵四横“井”字形路网;城区50多条背街巷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任务全部完成,搭建起了纵横交错的城乡道路新框架。自此,“蜀道难”成为历史,老百姓再也不用为出行发愁。现在许多到过王府山区的人,无不由衷赞叹山区路已明显优于平原路。
    关键词之三:搞水利。王府辖区西部有84个山区村,由于自然环境条件较差,人畜用水基本“靠天”解决,“吃水难”成为山区群众心里的头等大事。某机关职工小张是张家峪村人,前两年上班都是捎着桶,下班再打好水提回家。这倒不是沾公家便宜,主要是因为村庄地势高,村民吃水难。曾有这样的说法:到张家峪走亲戚,捎着两只烧鸡不如提上两桶饮用水。近年来,这种情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让群众早日吃上放心水却一直是压在王府人心头上的一块“石头”。今年以来,王府街道依托安全饮水工程,下决心解决山区群众吃水问题,他们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绝不落下任何一个村。特别是对张家峪、杨山、邢家峪等几个漫山石头的村庄,施工队伍用切刀割、用铁镐刨,硬是把自来水管道接到了每户百姓家中。同时,高标准完成了消毒房建设,对饮用水从源头上进行消毒处理。如今,村民只要在家里拧开阀门,就可以喝上干净、甘冽的自来水,从而彻底解决了“生命之源”的问题,使山区 5万多户村民普遍受惠。
    关键词之四:办教育。一直以来,王府西部山区教育条件落后,特别是校舍硬件差,幼儿园建设更是远远落在了后面。村里如果有谁家孩子到城里学校借读了,马上就会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为让山区群众享受科学发展成果,实现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王府街道坚持把教育作为核心民生来抓,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北关、五里2所初中和莲花盆、刘井、赵河、五里4所小学,在全市提前一年率先完成了校安工程建设任务,被潍坊市评为校安工程建设先进单位。为加快基础教育向幼教延伸,今年又依托西部4个山溜,投资20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莲花盆、中心、刘井和赵河4处省级规范化幼儿园,全部采用框架式结构,目前已全部建成启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作为王府西部山区最坚固最漂亮的建筑物,在空间、环境、硬件和安全性等指标上,甚至已经超越了城区学校。这样以来,山里的孩子也可以跟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让他们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种树、修路、搞水利、办教育,这些都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干部基本职能,我们在王府逐一找到了最好的答案,真切感受到了这几个方面近年来的巨大变化,这不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工作亮点和创新吗?王府的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用心用力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亮点和创新。其实不光这些,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平安亮化、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村卫生所改造等工作,王府街道也都走在了前面。短短两年时间,王府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干群关系空前融洽,发展氛围更加浓厚,特别是西部山区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辖区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王府辖区有城有乡,面积大、人口多,东西部差距明显,发展基础跟其他镇街比起来毫无优势可言,在许多方面甚至处于劣势。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好这些工作的?这其中对于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繁荣民生事业有无经验可循?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了解、用心解读,慢慢揭开了答案。可以说,以下五个方面就是王府民生发展的“密码”。
    一、立足实际,明确思路,是加快发展的前置条件。王府街道辖区总面积143.5平方公里,人口11.8万,辖区内有城有乡,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山区农村,囿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干部群众思想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这些都成为现实的劣势和短板。但是,王府的决策者们也敏锐地看到,王府街道交通便捷,区位优越,生态和谐,资源富足,这些优势在全市得天独厚,是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他们审时度势,于2012年初确立了“13423”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以办事处驻地城市化为核心,统筹城乡互动发展,全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自信、和谐一体王府街道”的工作目标。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主题、主线、核心、标准”四大原则,并按照本能、本职、创新和亮点分出轻重缓急,摒弃“花架子”,坚持实打实,真正找准了工作的着力点、突破口,找到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实现了有的放矢、稳步推进。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王府街道坚持规划一张图,于2012年初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总体发展规划和办事处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并高标准建成一流的规划展览馆,拉开了辖区发展的大框架。对东部城区,注重发挥传统优势,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对办事处驻地,以新型城镇化为目标,按照“一心两轴五区”的规划布局,突出自身特色,明确功能定位,做强产业支撑,完善设施配套,实施有序开发建设,通过北优南扩西进东控,集中力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西南次中心;对莲花盆片区,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和电子工业;对赵河片区,利用低丘缓坡土地指标,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和制造业;对刘井和下逄片区,全力保持原生态古村落,加快发展生态特色旅游业,在全街道构筑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的城镇化科学发展新格局,做到了规划科学、定位准确。
    三、市场化运作,项目化推进,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王府街道主动适应发展的新形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充分利用迁村并点、增减挂钩解决土地指标,并采取项目置换、土地置换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相继铺开了一大批民生项目建设:100多公里的城乡道路改造、4个省级规范化幼儿园建设、南阳河上游河道治理、富贵养生苑托老中心建设、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民营科技创业园建设等等,无一不是市场化运作的成功范例,不仅有效破解了财力不足的难题,也促动了项目落户、产业发展。同时,他们把产业发展和重点工作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以工作质量为标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实行“一包到底”,在一线锻炼、检验和培养干部,在面上形成了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性竞争机制。特别是自去年以来,王府先后承担了大小30多项城市重点建设工程,有85%以上的机关干部脱产参与到了征收工作,加班加点靠在一线,有力保证了各项工程顺利建设。
    四、创新机制,锤炼队伍,是加快发展的坚实保障。王府街道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办事处具体项目,创立完善了“三圈”决策机制。“一圈”就是看项目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二圈”就是看项目是否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三圈”就是看政府对项目是否具有推动力。近年来,对驻地城市化、创业园建设、镇村路改造、幼儿园建设等重要事项,按照“三圈”决策理论,召开书记办公会、党工委扩大会反复讨论研究,在对项目经济社会利益和风险充分评估后,科学决策,强力推进,确保了各个项目顺利实施。同时,结合“治理庸懒散浮、转变工作作风”等活动,着眼于解决人与事这一基本矛盾,坚持以思考力、理解力、执行力和宣传力“四力”建设为核心,围绕核心工作抓落实、超前谋划抓落实、用心用力抓落实,打造了一支“心容天下、自强不息、团结有为、奋发向上”的一流团队,增强了政府的推动力。他们还坚持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畅通党员干部出口,并围绕村(社区)科学发展绩效考核抓村干部管理,实行每月一考核通报,每月一分析调度,把结果跟村干部工资直接挂钩,并跟进督查,普遍问责,有效激发了基层积极性,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紧扣民生,促进和谐,是加快发展的力量之源。在王府街道,民生就是最大最重要的项目。只有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工作才能取得最佳成效。为此,王府人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们任期,有为必须在我们任内”的工作理念,所有工作都紧扣民本民生这条主线,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针对当前基层矛盾多因村级事务不公开的实际,在辖区102个村(社区)深入推行了“421”工作法,主动引进社会监督,对村务公开实行“零容忍”,让干部清清白白,让群众明明白白,进一步理顺了关系,化解了矛盾。为让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他们结合“美丽乡村”行动,发起了“手拉手,托起明天的希望”结对帮扶活动,辖区180多个孩子直接受益。为让山区群众“少跑腿、多办事”,他们在驻地规划建设了为民服务中心,一体纳入民政、经管、农业等涉农部门,并设立15个便民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结合“双强双促”活动和“美丽乡村”行动,他们依托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好群众工作上,班子成员带头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通过噶亲戚、常走动、多交流,消除了隔阂,增进了了解。不仅如此,辖区干部群众也经常隔三差五地直接找到街道主要领导,主动为王府发展出谋划策;在五文路改造时,赵河片区上千群众自发参与了启动仪式。道路建成后,18个村的村民代表敲锣打鼓为街道送来了锦旗;在史店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中,村民出义务工2000多个……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就是王府人的底气。
    五个方面,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为民、务实、清廉,就是尽最大努力把本职工作干好。找到了王府的民生发展密码,也就“解锁”了建设美丽王府的信心和决心所在,也就理解了王府人忠于职守、敢于担责、勇于胜利、乐于奉献的朴素情怀。我们相信,只要全街道恪尽职守、积极作为,上下同欲、左右同心,王府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