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昵称13477377 2015-04-22

行为主义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兴起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反叛。行为主义者将行为界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把意识逐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否认内省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理论体系,其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华生、斯金纳(BFSkinner)、班杜拉(ABandura)分别代表了行为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华生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的一个农场。他先在芝加哥大学学习哲学,由于对杜威(JDewey)的失望,他转攻动物心理学,并于190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3年,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所看到的心理学》一文,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1916年,华生开始对儿童心理进行研究,是把学习原则应用到发展领域的第一人。

 

  (一)理论的基本思想 

 

  1.心理的本质

 

  华生力图创立一种客观的心理学。他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观察到的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包括思维活动),行为的基本单位是反应,包括习得的反应和非习得的反应。前者指一切习惯和条件反射;后者指习惯和条件反射之外的一切反应,比如呼吸、瞳孔收缩、神经系统的活动,以及婴儿期的抓握、吸吮等等。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

 

  2.华生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华生受到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对动物学习研究的启发。巴甫洛夫认为,狗在得到食物时出于本能而分泌唾液,但他注意到他的狗在尝到任何食物前就开始流涎,即当它们见到喂食的训练员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形。对此,巴甫洛夫分析认为,狗一定是已经学会在一种刺激(训练员)与另一种刺激(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才会产生反射性反应(流涎)。作为这种联系的结果,这种刺激自身就会引起这种反应。为验证这个想法,巴甫洛夫成功地通过训练让狗学会在听到送食铃声响时就开始流涎,他发现了“经典条件反射”。

 

  华生把条件反射从生理学引入心理学,并以之为他的理论的基石。他把凡是能引发个体反应的因素称为刺激。华生断言,一切心理学问题及其解决,都可以纳于刺激和反应的规范之中。一切行为的发生和变化都可以用S(刺激)—R(反应)这一公式来解释。最基本的SR的联结就是“反射”。任何行为归根结底是一个或多个反射的有机组合。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推测刺激。那么,想要儿童习得预期的行为,只需控制刺激,以产生相应的反应,并使之习惯化,这样就能达到塑造行为的目的。所以,发展是儿童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的过程,因而不会表现出阶段性。

 

  华生认为,无论有多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而建立,换句话说,就是可以通过学习来预测和控制行为。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一种习惯。华生眼里的习惯,就是一系列有规则、有秩序的条件反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习惯的习得和巩固,它们的作用越来越不重要。因为前一动作能作为动觉刺激引发下一动作。

 

  华生否认遗传在人的毕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对儿童行为的塑造起决定性的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华生也承认人有与生俱来的构造上的差异,但是他同时声明构造上的遗传并不能证明机能上的遗传。比如,一个篮球健将的儿子可能遗传了父亲的身高,但不能证明他继承了父亲的运动能力,这个儿子今后或许能够成为一名篮球健将,但这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后天的训练。基于此,华生提出了有名的“教育万能论”。

 

  (二)评价

 

  华生将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彻底废除内省法,把条件反射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从而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规范了心理学的研究,使心理学消除了主观性,取得了客观性。然而他否认意识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甚至把高级心理过程也归于行为,这就把复杂的心理现象简单化、庸俗化了;而且用单一的方法研究复杂的心理现象,势必不利于心理学的研究。他强调对儿童行为的控制,主张从小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但是他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忽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小镇的律师家庭。1931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研究院任研究员;在那里,他系统地阐明了他的学习理论。20世纪50年代前后,他开始尝试把研究结论及行为主义的哲学观点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程序教学、行为矫治等方面取得瞩目的成就。

 

  由于行为主义者否认机体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所以也受到了批评,于是新行为主义学派就发展起来。新行为主义开始注意到心理内部过程的中介,提出SOR的公式。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杰出代表,他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一)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理论

 

  1.强化的作用

 

  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儿童偶然做了某个动作而得到了教育者的强化,这个动作后来出现的几率就会大于没有受到强化的动作。强化的次数增多或强度增大,几率也随之增大,这就导致了人的操作行为的建立。如果一个动作发生后,未能得到及时的强化,那么强化的作用就不明显,甚至没有任何作用。如果在行为发展的过程中,儿童行为得不到强化,行为就会消退。所以对于儿童的不良行为,如无理取闹和长时间啼哭,可以在这些行为发生时不予强化,使之消退。对于儿童好的行为,就应该给予强化,使之得以巩固。

 

  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所谓消极强化,是由于几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强反应的概率。在实际的教育中,常常运用多种强化的方式。如一个不爱洗手的儿童,每次都用各种借口逃避洗手。对于这一不良行为的矫正,既要运用积极强化,又要运用消极强化。当儿童一旦洗手,立即予以表扬,并允许给他看卡通片,这属于积极强化;如果儿童坚持不洗手,就不准他看卡通片,这属于消极强化。两种强化的目标都是为了促使儿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需要指出的是,消极强化作用不同于惩罚。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行为,激励行为,而惩罚是为了企图消除行为,两者目的不同。有时在惩罚之后,反应会暂时地得到压制,但并不导致消退过程中反应总次数的减少。因此,斯金纳建议以消退来取代惩罚,提倡发挥强化的积极作用。

 

  总之,在斯金纳看来,只要了解强化效应和操纵好强化技术,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塑造出一个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的行为。

 

  2.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

 

  (1)育婴箱的作用。当斯金纳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他决定做一个新的经过改进的摇篮,这就是斯金纳的育婴箱。它的原理就是“斯金纳箱”。他在实验箱里长大的女儿后来很快就成为一名很有名气的画家。于是,斯金纳把它详细介绍给了美国的《妇女家庭》杂志,他的研究工作第一次普遍受到大众的注意和赞扬。在《育婴箱》(Baby in Box)(1945)这篇论文中,他描述到:光线可以直接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照射到箱内,箱内干燥;自动调温,无菌、无毒、隔音;里面活动范围大,除尿布外无多余衣布,幼儿可以在里面睡觉、游戏;箱壁安全,挂有玩具等刺激物;可不必担心着凉和湿疹一类的疾病。这种机械照料婴儿的装置是斯金纳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又一杰作。这种设计的思想是要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

 

  (2)行为塑造和矫正。斯金纳认为,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利用强化手段来塑造儿童的行为。但是操作性行为的习得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对儿童采取积极的、有步骤的强化,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异常的人,斯金纳也按照强化理论,采取行为矫正法。很多时候,行为的塑造和矫正过程是合二为一的。在矫正不良行为时,塑造良好行为;采用积极强化的同时,采用消极强化,甚至惩罚。

 

  (3)程序教学。斯金纳将他的强化控制理论运用于教学,采用了机器教学或程序教学的方法。这就是将学习的内容编制成一套程序,逐步提供给儿童。儿童答对了,给予反馈,告诉儿童答对了。采取强化手段,使儿童掌握知识。斯金纳主张,在程序教育中应把握好三个原则:①小步子前进;②主动参与;③及时反馈。

 

  (二)评价

 

  斯金纳的行为发展观将幼儿心理的发展归因于外部的强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给人的印象是只要环境如何改变,幼儿就可以相应地得到发展。显然,这是有局限的,儿童自身的发展有其独有的规律,环境的外部强化只能够起到某种促进的作用,这是不能否认的。斯金纳的行为发展观在行为矫正和教学实践中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成人对儿童的良好行为的及时强化、对不良行为的淡然处之,以及在程序教学过程中的小步子信息呈现、及时反馈与主动参与等,至今仍然是强化与影响个体行为发展的有效措施。事实上,斯金纳的努力使人们对行为的认识更接近现实。因此,斯金纳的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出生在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达,父亲是波兰的小麦农场主。他就学的中学仅有20个学生和两位教师。1949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深受行为主义学派和学习理论的影响,把学习理论运用于社会行为的研究中。

 

  由于班杜拉的奠基性研究,导致了社会学习理论的诞生,从而也使他在西方心理学界获得了较高的声望。与之前的行为主义理论相比,他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认知因素在人类社会学习中的作用,因此班杜拉把自己的理论称为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不同意人类社会学习是由刺激—反应的联结所形成的行为主义观点,也不同意是由人的内部认知过程所决定的认知理论观点,而是对两种理论进行综合,试图从外在条件、内在认知因素两方面来解释人类社会学习。班杜拉认为,那种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将是非常吃力的。而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这种学习就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1.观察学习

 

  (1)观察学习的概念。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定义为:“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简言之,就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不直接作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以及榜样所接受的一定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也就是说,学习者是以榜样所接受的强化为强化的。班杜拉把这种强化对学习者的影响称做“替代强化”。例如,幼儿看到同伴因讲礼貌而受到表扬时,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当他看到同伴因骂人而受到惩罚时,就会抑制骂人的冲动。

 

  (2)观察学习的过程。班杜拉认为,新行为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和动机作用四个具体过程。

 

  注意过程就是人们观察榜样的整个过程,是观察学习过程的开始,它涉及观察者对榜样的注意、认知和区别其反应的特征。要模仿一个榜样,首先要注意这个榜样的行为,所以,注意过程在观察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它影响观察学习的发生和内容,也影响观察学习的效果。

 

  保持过程指观察者若要成功地模仿榜样的行为,就必须在头脑中保持先前观察到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视觉表象,也可以是言语符号。视觉表象指观察到的事物没在眼前时,头脑中保持的对该事物的映象。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依靠视觉表象来保持观察到的行为。当观察榜样动作的同时加以言语提示,会大大提高儿童的模仿效果,比如一边做操,一边说动作要领。

 

  运动复现过程指在观察、保持了榜样行为之后,儿童接下来就需要把头脑中保持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在现实生活或游戏中表现出来。要复现行为,必须拥有复现行为的能力。比如,一个人能记住乔丹某次精彩扣篮的全部细节,但仍然无法将动作复现出来。除非他具有和乔丹相当的篮球运动能力才有可能。对行为的复现往往不是一次到位的,最初的尝试可能遭到失败。经过反复练习和不断调整,儿童对行为或动作的把握会越来越准确。

 

  动机作用过程就是诱发观察者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人们获得了榜样的新行为,但不一定马上就表现出来,就能操作。人们是否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操作出来,这主要取决于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

 

  (3)强化的种类。强化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之分。

 

  直接强化是观察者的行为直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干预。例如,幼儿园小朋友做一件好事,老师就给他一朵小红花,激励小朋友做好事的动机。

 

  替代强化是观察者自己本身没有受到强化,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他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这种强化也会影响观察者行为的倾向。例如,幼儿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时,就倾向于模仿这类行为;当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惩罚时,就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

 

  自我强化是观察者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对榜样示范和行为发挥自我调整的作用。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获得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当他认为自己或榜样的行为合乎标准时就给予肯定的评价,不符合标准时则给予否定的评价,这样儿童就能够对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儿童就是在这种自我调节的作用下,改变着自己的行为,形成自己的观念和个性。

 

  2.观察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体现

 

  社会化过程就是儿童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学习社会规范,以社会规范行事,成为社会认可的成员的过程。在社会学习中,社会引导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法去活动。班杜拉十分特别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1)攻击性。班杜拉曾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以66名幼儿园儿童作为被试,把他们分成三组,令他们观看示范者对一个玩具娃娃表现攻击行为。①奖赏组:另一个人对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给予赞扬。②惩罚组:另一个人对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给予谴责。③无强化组:只有示范者表现攻击行为。然后让三组儿童在同样情境中玩10分钟。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发现奖赏组的儿童和无强化组的儿童攻击行为要远远高于惩罚组儿童。这可以看出榜样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自动模仿反应仍然有较高的水平。

 

  然后,告诉儿童如果他们模仿示范者行为就会得到奖赏,再记录他们的表现,结果发现三组攻击行为差不多。说明模仿反应的获得是不受示范者是否受到强化影响的。惩罚组儿童在没有诱因的情况下,没有表现出攻击行为,而在有诱因情况下表现出攻击行为。这说明惩罚组儿童已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攻击行为,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替代惩罚只是阻止了新行为的操作,而并没有阻止新行为的习得。攻击行为的表现与否及何时表现,决定于儿童对行为后果的预期,认识过程起了重要作用。

 

  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当儿童用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攻击性时,比如竞技运动、自我防卫等,成人就表扬、奖励儿童;当攻击性以社会不许可的方式表现出来时,比如打架、骂人、破坏财物等,成人就制止、责罚儿童。这样就会增强儿童模仿得到正面强化的行为的动机和频率。

 

  (2)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具体是指分享、合作、帮助等利他行为。班杜拉认为,采用训练、斥责等方法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几乎没有效果。强制命令或许能一时奏效,但效果难以持久。只有正面的榜样示范才对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习得和表现有持久且有力的作用。

 

  此外,班杜拉还研究了性别作用和自我强化。班杜拉认为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通过社会化过程的学习,特别是模仿作用获得的。研究发现,儿童倾向于模仿和自己性别相同的成人的行为。

 

  3.人、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人的个性就是在行为、人的内部认知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人行为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他对环境榜样的观察,同时也依赖于他自身对观察的榜样的认识,依赖于人活动的内部诱因。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三因素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呈三角模式。环境的影响只是潜在的现实,它是否发挥作用决定于人的主体条件和行为。班杜拉认为,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既存在着人影响自己命运的机会,也存在着对这种自我定向的限制。人既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能作用于环境,主动影响环境。人能通过符号作用,超越现实,对未来有所预测。

 

  人的认知就是在这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具有认知能力,自我调节系统才能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有选择地接受环境信息,有选择地反应这些信息,不断地形成和改变内部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形成人的个性的差异性。所以一个人可以反应此活动,也可以抑制操作此活动;在同样场合,一个人可以这样做,另一个人也可以那样做。

 

  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相互作用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人的个性的形成由这三种因素决定。

 

  (二)评价

 

  20世纪60年代后期,心理学领域进行着一场“认知革命”,行为主义逐渐淡出心理学的主导地位。班杜拉的理论正是这一时期产生的,它给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乃至心理障碍的临床治疗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班杜拉主张,个人(尤其是儿童)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观察的对象来自周围环境、他人以及各种媒体。观察学习更加接近儿童的真实学习过程。班杜拉认为人的个性是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而形成的。他十分重视榜样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的实际教育工作者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给儿童树立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榜样,榜样必须具有积极性,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榜样必须具有代表性,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榜样必须具有典型性,特征鲜明、突出;榜样必须具有生动性,感染力强;榜样必须具有权威性,易于接受。

 

  但是,也有理论家认为,班杜拉的理论完全忽视个体的生物学状态,否认由于遗传、智力和知识差异而引起的个体差异。

 

  班杜拉在他的理论中提到了认知因素的作用,但他的整体研究仍然是围绕儿童的行为学习进行的,没有给予认知因素充分的重视。所以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仍属于行为主义理论体系。毋庸置疑,这是一种较华生和斯金纳的理论更为先进的行为主义理论,开辟了行为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2013-08-16  《幼儿心理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