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信息哲学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连载三)

 灵藏阁 2015-04-22

三、信息哲学首先在中国创立

虽然,如果从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先生关于信息的哲学意义的讨论算起,国内外对信息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是,真正明确提出信息哲学概念的时间大概只有不到三十年。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最早提出“信息哲学”概念的是中国学者。一个最早的提法是我的“哲学信息论”,这是我于1982年为兰州大学哲学系提交的本科毕业论文(一本学术专著)的题目。这一概念,可以对应于英文的“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后来,黎鸣先生在其1984年发表的《论信息》一文中提出了“信息的哲学”的概念。我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信息论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信息哲学”概念。

据相关资料显示,西方学术界的与中国学者上述提法相对应的“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概念最早是由牛津大学哲学家弗洛里迪先生于1996年提出的。虽然,弗洛里迪先生被西方学术界誉为信息哲学的创始人,但是无论是从其提出信息哲学概念的时间,还是其创立信息哲学的标志性成果[《什么是信息哲学》(What is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2002年发表于《元哲学》(Metaphilosophy)]发表的时间,以及其对信息哲学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情况来看,都远远滞后于中国学者的研究。

中国信息哲学创立的标志是我于1985年发表的一篇题为《哲学信息论要略》的论文,以及我于1987年出版的一本名为《哲学信息论导论》的学术专著。而我所创立的信息哲学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我于2005年出版的一本长达70万字的著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与此相比较,西方学术界直到目前仍没有出现比较系统的信息哲学理论。2008年9月,弗洛里迪先生曾到西安交通大学讲学,在与听讲的师生的讨论中,弗洛里迪先生坦言,由于它尚未解决信息的哲学本质这一信息哲学的核心理论问题,所以,他的信息哲学还没有建立。这从他2010年主编出版的《计算与信息哲学导论(上下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一书的内容来看,也印证了他的这一看法

2010年8月21-24日,第四届国际信息科学基础大会FIS 2010在北京召开,我和我指导的博士生向大会提供的论文,以及在会上所作的大会和分会报告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极大反响。有国外专家在讨论中指出,西方学者提出信息哲学的时间只有14年,其标志性成果的发表仅有8年,并且至今未能形成系统化的理论,而邬焜教授的研究已经有三十年,并且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成体系,二者相比,反差强烈。

法国国际跨学科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现实逻辑(LIR)理论的提出者、著名学者约瑟夫·布伦纳Joseph Brenner先生在今年6月20-26日召开的21世纪国际一般信息理论研讨会GIT,2011,瓦尔纳)上提交了一篇题为《邬焜和信息元哲学》的长达10万余英文字符的论文,具体介绍并高度评价了邬焜教授独创的信息哲学。

布伦纳先生的文章强调说:邬焜提出的信息哲学的“出众之处在于它的独特性和普遍性,在于它的新世界观,即作为一种关于历史、社会、价值、知识、科学和技术的信息观念”;“在邬先生的概念中信息哲学是处在一种新的信息范式或者信息的本体论转向的中心位置……这个理论中包含了哲学、逻辑学以及体现了一种跨学科视野的本体论”;“邬教授将信息科学领域视为一种由信息哲学、一般信息理论和各种实践应用的次级领域所构成的复合体。在所有的这些方面,他都做出了贡献。充分评价邬教授关于哲学和信息科学与哲学的著作及其蕴意必须要等到它们全部被译成英文之后。显而易见的是,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关于信息的复杂本体论性质的重要的新视角”;“元哲学对于信息和隐含的对于其它学科的更广泛的作用已经由邬教授所提出”;“他的信息哲学在所有学科中建立了信息的核心作用,邬焜已经预料到了这种发展。因此,信息就是具有跨学科意味的信息自身,它位于学科之内、之间或之外,并且对它们来说是共同的。他历经多年来描述他的研究,广泛地相关于:信息的哲学本质、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进化论、社会信息论、信息价值论、信息思维论、信息和自组织以及复杂性理论、信息和虚拟实在、信息科学体系,从而在整体上构成一种新的科学范式以及一个未来哲学和科学发展趋向的基础”;“在这些相互作用的跨学科解释中,我看到一种新的信息范式的操作的开端,并且它既导向又由所述的一种信息元哲学和信息姿态所构成,这种信息元哲学和信息姿态源自于邬教授的研究”;“邬教授的独特的元哲学概念对于理解信息的社会和伦理维度的动态学是必不可少的”;“邬教授的一个提议就是,将信息科学作为一门统一信息理论的基础,而这将会导向知识的统一体”;“基于邬焜教授的贡献,一种信息领域的研究接近成熟,人们可以开始谈论一种能够概括多样路径的信息的元哲学(理论)”;“元哲学对于信息和隐含的对于其它学科的更广泛的角色已经由邬教授所提出”;“邬教授关于信息的元哲学观点并不是将其作为另一个静态学科或知识体而直接指向一种信息的元哲学的编纂。它其实是一个指向一种适当的信息哲学的立场的态度,在其中,信息哲学作为包含所有学科的关键部分,超越了它们特有的科学内容”;“在信息思维要求思考所有哲学和科学的信息面相的范围上,我们相信我们正接近于一种新的科学的(和逻辑的)范式,在其中,作为区别于实体思维的信息思维,产生了对传统学科及其理论的崭新的阐释。信息的(元)哲学和(元)逻辑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信息过程观的自然化的一种贡献”;“信息思维(IT),如邬教授所构想的,指谓一种通过关涉包含于信息进化之中的信息结构和动态学,从其历史的起源到未来的可能性和概率性来把握和描述事物的本质和属性的方式。这个策略包含着某些类似于胡塞尔哲学式的悬置的东西,即悬置任何复杂过程的细节以考虑信息在其动态学中发挥功能的方式,也包含着某些类似于由LIR所提议的信息的逻辑因素间的辩证关系的东西。但是,邬焜的理论和胡塞尔的理论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邬教授原创的信息哲学是去澄清客观世界中的物质和信息的双重存在和双重演化,它们始于存在的逻辑和自然的人类自身的动态学。邬教授的学说,不同于胡塞尔的,并不需要“自然化”,即带入到自然科学的领域中。它已经在那里了。邬教授直接在客体和主体相综合的层次上揭示了个体认识的过程的机制,其中,内在的和外在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多重客体的和主体的中介”;“邬教授的研究路径清除了为胡塞尔的先验直觉寻找自然等价物的艰巨任务”;“在邬教授的观念中,信息的性质是这样的,它只有被包含入世界存在的基础领域的建构之中,才能显示出它们的本质和最一般、最普遍的特征。这种普遍性仅能够在一般哲学的最高层次上被研究。正因为如此,一种统一信息理论能够被期待具有一般哲学理论的结构和性质。仅仅从信息哲学的优势观点出发,人们才能够意识到信息的本质,并要求建立一种统一信息理论”;“在我看来,基于他的信息哲学和元哲学,邬教授是在提议一种对于哲学基础的新的重大的批评!”;“邬焜将信息概念作为哲学的最基础的一个概念,导致对我们所见的存在领域分割的一种新奇的模式,改变了关于基本哲学问题所能做出的具体表达的方式。这样的结果就是信息的新哲学使得一种关于哲学基础性基质的‘对话’成为可能,从而能够导向在关于人的哲学中的进一步的基础性的和富有魅力的普遍性改变”;“事实上,邬教授的研究路径构成了一个新的、原创的以及在我看来,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现代哲学基础的必要的批评。我的LIR中关于逻辑的解释和与邬教授的信息元哲学的解释的共同应用能够成为一个对于解决信息领域的关键突出问题的有用的新贡献,并为信息社会的伦理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通过对作为存在的最基本特征之一的信息和信息活动的形式化的研究,信息的元哲学改变了讨论哲学——形而上学的、认识论的和本体论的基本问题的方式……信息哲学实现了哲学的综合变革”;“邬焜的信息哲学及其作为一种元哲学的形式化构成了一个对于信息的一般理论(这次大会的主题)的巨大贡献(迄今还未被中国以外的人们所认识)”;“邬焜教授提出的信息哲学基本理论不仅仅聚焦于信息的现象学结构和功能属性,也聚焦于对它的一种准确理解的重要性,即确切地将它作为一种导向更加民主的社会的运动之基础。我可以认为,邬先生的信息著作的主体构成了哲学的进步”。

针对西方以前把弗洛里迪看作是信息哲学创始人的说法,布伦纳在其文章中特别强调说:“我发现并没有其它正式的文献涉及到信息的元哲学。邬焜,根据本文所简要概括的实质阐明,应该被看作这个领域的主要先驱”;“应当把弗洛里迪和邬焜先生都看作是独立的信息哲学奠基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