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二评读经典之《弟子规》

 加深 2015-04-22
前 言

事实证明,战乱烽火的年代,往往是新锐思想的摇篮;政治强盛稳定之后,往往带来文化的繁荣。思想是魂,文化是体。随着思想文化禁制的放松,国内逐渐出现了国学复兴的热潮。其中,儒学的经典更是被各类专家学者力推流行。这固然与儒学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有关,也因为现在缺乏主流文化,价值观体系崩溃产生了强大民间信仰需求。

百年来,前五十年,经过新思想的萌芽、文化的洗礼,及至政治变革、经济的探索,传统文化在争议中名亡实存;后五十年,则经过激荡杂糅、改天换地的政治巨变和三十年市场经济的风云奇迹,政治稳定了,经济发展了,唯独文化早已支离破碎,被无情地遗忘在历史的尘埃里。

幸好,还有一批有识之士们终于意识到这一点,那就是没有自己的思想的民族是最可悲的可怜虫,没有根的民族永远都是流浪儿,没有信仰的民族注定没有未来,没有文化的国家只能是一片荒漠!于是乎,辗转磕绊之后,终于还是又冷静理智地回归了,开始从自己的文化根源中寻求皈依与智慧。

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实际上应该是越是优秀的民族文化,才可能越是世界的。优秀思想与文化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与传播力。中国民族想要实现伟大复兴,不能一刀切地抛弃自己的文化血脉,也不能不加选择教条地充当复印机,而应该择优沿革,同时兼容并包,开放共享,交流创新,不断为整个文化体系增添新的血液,才能焕发古老而又有活力的神采。

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史料典籍中,每个人总能找到自己的所需。清代秀才李毓秀所做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因为其在为人子弟的品性修养各方面提出了规范,对当下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有文凭没文化、有学历少能力、有教育没教养、有生活的质量却没有生命的质量的状况,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而在中华文化复兴的浪潮中,显得格外醒目。

笔者以辩证、发展、联系的观点,抱着学习圣贤、修炼个人身心的空杯心态,秉着怀疑中学习,思考中扬弃的精神,祛除奴性等不合理的糟粕,添加一些血性、平等、理性和骨气成分,批判地接受,丰富后发展,就此书浅谈点一家私言,诚不堪为大方之家之广义宏论,只冀抛砖引玉,与各位同好学习交流,如蒙批评指正而得提升发展之机便幸甚至焉。

总 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总序开篇明义,介绍了《弟子规》这本书的出处和总纲。内容源出《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的文义,指出这是本关于为人子弟言行操守规范的书,是根据文圣孔子的训教而整编提炼的。内容分成孝悌、谨信、博爱、亲仁、学文几个方面,概括要求就是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谨慎和讲信用;要与人为善,博爱社会大众,结交仁厚仁德的人,见贤思齐;工作生活之余,有时间和精力条件的,则要养成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修为境界。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易解】:
   父母呼唤,子女应及时应答,不能毫不理睬或迟缓磨蹭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或授命子女办事,子女们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和教诲子女的时候,子女们应该恭敬地聆听。父母责训时,子女应当顺从父母 ,虚心接受,不可顶撞或者充耳不闻。
【新注】:
   孝是道家和儒家都推崇的个人修德之综(孝、谦),可以看做个人修身明德之始。当年清兵入关,满蒙异族铁骑虽然征服了华夏神州,但是内心深处有挥之不去的文化自卑感。如何统治文化上更为先进的民族,确保自己的统治基础长久稳固,是摆在清初统治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这时,汉族谋士向康熙谏言:只需抓住一个“孝”字,可以说一把就号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作为清初康熙年间成书的《弟子规》,自然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留下时代的烙印。其开篇名义就阐述如何入家尽孝,也是突出其基础地位。在这一选段,明确了为人子女,对于父母的招呼使唤、授命教导、训诫责罚等提出了常规状态下的一般行为规范。

    既然是一般性规范,那就肯定存在例外情况。如子女在青春期等生理成长变化期或者其他非正常状态下,如盛怒时,此时可能对于父母的一些规劝往往听进去,甚至因不对路而适得其反,引发更激烈的矛盾冲突。人是感情物,爱吃顺心丸,人有人性,就不可避免人性的弱点。此时不能说他就是入不孝。换言之,我们更应该看的是日常的正常状态下的表现,但对于特殊时刻和例外情况也要考虑和审慎看待。
   
    前一阵子社会上热议家风,随机采访的人中,有的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有的说得无比高大上,飘在空中让人无从相信。其实,家风体现在一点一滴的日常中。如父母召唤,子女及时应答,这就是良好的沟通;父母交代什么事或有所诉求,子女应给予行动上的支持等等。

    至于父母的“教”和“责”,则要明确一个科学的前提。常言道: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笔者认为这是需要父母和子女都要以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就是前提。因为父慈才能子孝,如果父母行为不修,品行不端,或自己本身就是言行不一或言胜于行,则很难做出正确的引导和规劝,此时子女要么是从心底难以信服而只能选择屈服隐忍,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爆发;或选择盲从,这则只会放纵父母的错误行为,并迷失自我,最终可能就是复制了和沿袭了父母的错误,成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反面教材。这种入则孝,不妨称之为“愚孝”,并不是可取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更难免。父母未必比子女贤德,子女也未必不如父母,需要清醒地鉴别机械经验主义和权威主义的阴影,始终以科学的精神,明确基本的前提,才有一般意义上正确的推论。东亚国家中,日本的传统文化要求子女对于父母必须盲从,哪怕父母是昏聩的,这种行为都是要商榷的。

    家庭是主要讲情的地方,但也不能一点都不讲理。中国强调圣贤教化,倡导贤能治家治国,人治长期压制法治。忽略人性的弱点却又倡导人治,就存在很多人为的不可控因素。同时,在家庭里倡导家法和道义面前平等,人格上平等,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才有更优发展的可能。我们的传统往往把孩子当作父母的机械复制品,父母有时候甚至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进行全方位控制(包括思想),忽略了人之为人的独立性和可贵姓,会引起每一个不愿意当别人的影子的意志个体的阻抗。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辩证地看待父母和子女双方,识别和摒弃各种形式的家长制,用一句曾经流行的话说就是: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人的生活,即使你看不惯,年轻的后辈们也总是更能代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特点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私欲不强制于人,即使在家庭里。《弟子规》旨在训导启蒙,关注在孩童时期。这时候也是现代心理学中所谓的“窗口期”,对于子女以后的智力发展、人格树立等方面影响深远。因此,要突出构建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其实不仅子女要学怎样为人子女,父母也应该思考应该怎样为人父母。

    常言都说行孝容易顺承难。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子女对父母尽孝一次不难,长期坚持就难能可贵;而不仅做到尽孝,还能顺承父母的情理诉求,有时候更显为人子女的孝道。久病床前难见孝子,老迈父母最难顺承。孟懿问孝,子曰:无违。看似简单实则难做的修行。如果真能做到入则孝,则一要坚持孝老爱亲,将亲情当作自己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精心呵护;对于老迈父母有时候的老小孩脾气,除了坚持,还要有耐心、包容度,毕竟,外化于行胜于言出于口。不过也要补充一点就是前提,而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顺承。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奴从孝始。如果父母的耳提面命未必对,子女可以保留意见,暂时顺承,然后再合适的时机与父母共同商量,沟通引导,而不是以硬碰硬,都犯了急躁和偏执的错。二十四孝图中,有“芦衣顺母”、“孝感继母”和“孝感动天”等几个典故,宣扬的是一种完美的圣贤式的顺之孝。但这种无条件的顺从孝道只属于精神偶像,圣贤式的愿景,可以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永远在修行路上;烟火人间,还是要更接地气些才不至于迷入教条主义的彀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