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流畅(5)——从心理暗示到心理流畅

 许愿真 2015-04-23

心理流畅(5)——从心理暗示到心理流畅

一、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在无抵抗情况下,向被暗示者提供信息,使他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按特定的方式活动。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经典的条件反射。语言或环境的暗示,能够使人进入状态,而这种状态又能够带来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方面的转变,极大地诱发出人的潜能。

二、心理暗示的效应

1、标签效应

有一位同学物理成绩一直平平,经过努力,偶尔在一次考试中得到超常发挥,成为全班前3名,这增加了他自己的信心,觉得自己是拿分高手,为自己贴上正向标签。在这种心理定势的影响下,对自己又有了极大的期盼。从此,物理成绩越来越好真的成为前几名了。

2、激励效应

对于升学考试阶段的同学来讲,最简单的自我激励就是:我能行,我能考得好。首先要相信自己,激励自己。具体的方法已经写在《提升学习竞争力》一书中。在这种“我能行”的强烈暗示和激励下,自信心会越来越强,就会越来越感觉有股气势,学习状态会越来越好。

更多的心理效应及其运用请见《提升学习竞争力》一书。心理效应看了就一定要去运用,当这种心理训练达到熟练的地步,就能体验到更多的心理流畅感觉,就能在很快的时间内重新聚集起自身的力量去实现新的超越。

三、考试需要什么样的心理暗示

考试需要心理流畅,那什么样的心理暗示可以让我们心理流畅呢?

1、食物暗示

任何食物都可以用来作心理暗示,比如,你喜欢这种果茶,你感觉喝了果茶之后感觉浑身舒坦,就有力量,这里果茶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关键是你需要把这个感觉加以强化,不断给自己这样的信念,最后果茶就成了一种神水,有了奇妙的作用。最初你喝下去可能是没有这种暗示感觉的,这需要需要有一个练习的过程。否则,它仅仅是果茶而已。有个状元说,他喝了牛奶,感觉气昂昂的,这就是一种暗示作用。

2、音乐暗示

就是在听了自己最喜欢的曲子后,能够进入一种兴奋和愉悦状态。这同样需要建立一种条件反射,建立一个与暗示有关的链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音乐能够让人放松,或进入兴奋状态,但是它与学习却是两个不同的任务,所以不宜边听音乐边做作业(见下一篇博文),这样很难让人进入心理流畅状态,正确的做法是听完音乐,把自己的状态调动起来后,就关掉它。

3、语言暗示

有一句话叫“我行,我能!”。在做题遇到困难时,情绪难免不受影响,无法专心致志地去答题,这时你需要闭上眼睛,默诵“我行,我能!”,就象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一样,最后你一定能跳过去的。心理效应的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要只望着临时抱佛脚就能让你立马找到感觉。一次产生一点感觉,两次加上一点,在你有意识地经过好多次积累后,只要你一烦,你就想“我行,我能!”,就可以很快进入自我调适状态。这就是暗示的作用,这个方法已经被体育竞技运动运用得相当熟练和普及了,如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撑起跳前的“碎碎念”

4、情景暗示

想像自己最想去读书的大学,感觉马上就出来了。比如,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在父亲苏洵带领下到汴京参加科举考试。考前,两兄弟向父亲讨教该如何面对考试。父亲就说,有考试就当去听大戏的感觉就对了。在那个年代,听戏是逢年过节才有的好事,是最愉悦的情绪体验。两兄弟怀着期盼的心情上了考场,结果一举登科。

5、积极的想像

想像酸梅,唾液就出来了;想像喜剧情景,就笑起来了。这就是积极的心理暗示,达到了身心合一。所以积极的想像并不是一件难事,积极地运用心理暗示也不是一件神秘的事,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只需要进行积极的想像即可。

6、积极的自我对话

患考试焦虑症一般都是消极思维的表现,是消极对话的结果。所以要进行积极的思维与自我对话。比如,提示自己该做什么,并且立即动手。

(1)、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

要提高时间管理技能,详见警惕学业枯竭(4),首先应该做的是那些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因为在很短的一个时间段内,常常会有很多不该做的事情来打扰自己。

(2)、专注学习和考试本身

专注学习和考试本身,而不是学习和考试的输赢。积极的思维可以改变我们的学习和考试的质量,提高其效率。

7、利用自我预言效应

自我预言是指一个人期待着某事的发生,结果真的发生了。根据心理神经肌肉理论和心理联动效应,当一种动作表象发生时,总是伴随着实现这种动作的神经冲动,大脑相应中枢会产生兴奋,从而引起相应肌肉难以觉察的动作。比如,你站在很高很高的地方,向下看时,肌肉会紧张,手会出汗。所以,需要我们想像好的东西,尽管自己可能觉察不出来,然而却是可以用生物反馈仪测出来的。

再如,一次、二次、几次失败后,有的学生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一旦对自己产生怀疑,事情往往会向坏的方向发展。有可能就会进入一个很难挣脱的恶性循环,如果你想着下一个失败,其结果往往就会导致失败,而再一次失败又会进一步强化原来就有的消极思想。

更多心理效应的运用请见《提升学习竞争力》一书。有不少同学已经从这本书中获得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希望这本书能为更多的同学在求学的路上助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