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假乱真”的纵隔曲霉菌病 - 丁香园

 昵称13841355 2015-04-23

近日,来自法国巴黎的 Dominique Gossot 教授等在临床工作中诊断了一例罕见的纵隔曲霉菌病,并将诊治的完整经过发表在 Ann Thorac Surg 杂志上。

2012 1 月,一名 42 岁的阿尔及利亚女性因纵巨大肿块及左肺门肿物就诊于我院的胸外科(法国蒙苏里医学院)。这个患者一直居住在阿尔及利亚。她没有吸烟史,也没有使用过任何的药物。从 2011 2 月起,她一直有咳嗽和低热。胸部 CT 提示纵及左肺门巨大肿块。气管镜穿刺物细菌培养是阴性的,而穿刺病理提示肉芽肿性成分。她进行了 6 个月的抗结核治疗但是没有任何效果。由于病变和症状都不缓解,她来到法国接受进一步的检查。

入院时,她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和偶尔的夜间盗汗,但是没有发热。她的体重无明显改变,体格检查仅仅发现左锁骨上可触及一枚 2.5cm 的淋巴结。她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C 反应蛋白、肝酶和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都在正常值范围内。血清检测 HIV 也是阴性的。

胸部 CT 提示纵占位包绕左肺动脉干以及降主动脉,并压迫左主支气管(图 1)。头颅 CT 提示一个右额叶 1cm 的实性圆形占位,该占位是有强化的,同时周围有一个小的水肿带。(图 2

1
图1.png
胸部 CT 提示纵肿块,包绕左肺门及降主动脉;治疗 11 个月后肿块明显缓解

2
图2.png
头颅增强 CT 提示治疗前,右额叶实性类圆形结节伴强化;治疗后结节消失

支气管镜提示左主支气管狭窄,气管镜标本的病理提示非特异性炎症,细菌培养是阴性的,CT 引导下穿刺病理提示非坏死性肉芽肿,伴上皮巨噬细胞浸润及广泛纤维化。六胺银法染色发现了真菌菌丝(图 3)。真菌培养可见生长出黄曲霉复合物。真菌药敏试验提示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卡泊芬净和两性霉素 B 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0.19, 0.064, 0.004 以及 1.5 mg/mL

3
图3.png
CT 引导下穿刺病理 HE 染色提示肉芽肿伴上皮巨噬细胞浸润及广泛纤维化;六胺银法染色发现真菌菌丝。

2012 2 月,患者开始接受伏立康唑的治疗,之后患者回到阿尔及利亚。在 2012 6 月,CT 提示纵肿块开始减小(图 2)。伏立康唑于 2012 12 月停药,2013 11 月的 CT 提示肿块明显缓解,但仍有左主支气管壁的增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