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感谢昨夜清华校友会@况杰老师,WeWork主题研讨·餐会感慨颇多,各界大牛观点犀利,城镇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Smart联合办公、尚8、东方嘉诚等产业园、孵化器、商业财经媒体的先行者,ServOffice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与各界交流、协作,同共成长。
除了各派机构,在座大牛履历也让人叹为观止:有90后新派清华er,有90年代在硅谷搞互联网的中生代清华er,还有90年代已经从硅谷出师回国的骨灰级资深清华er。各位大牛说了什么?老刘奉上精简版研讨纪要,以飨各位无缘不在场的童鞋。
===“WeWork模式研讨”的分割线===
来源:微信群庭院深深俱乐部

清华校友会·庭院深深俱乐部WeWork模式研讨纪要
-
WeWork的五个要素:1)共同的主题; 2)产业链上下游配套; 3)支撑系统,如:硬件环境、实验室;4)软性服务,如法律,投融资等; 5)政府关系,补贴、推介等;6)品牌背书和整理输出,待讨论。
-
垂直主题的WeWork,同质化的实际问题:1)恶性竞争;2)角色分工,抱团取暖也会出现“谁当老大”的问题;3)利益条件不统一,ABC组团,A前期公关失败,单子没拿下来,损失BC是否分担?
-
WeWork软件核心:1)客户需求明晰;2)通过云系统自动化运行;3)吸引TMT创业企业;4)目标是联合办公空间管理体系与品牌授权。
-
地产商干这事玩儿不转,开发商只服务于“地”,而众创时代,是服务于人。我们互联网出身,深入硅谷,了解WeWork内在的细节,知道WeWorker需要什么。
-
我们要做品牌输出,社区APP之类,入驻企业大数据。
-
别总提互联网 “颠覆”,互联网无法脱离实体,BAT无一不是。(放在一个产业空心化的地区,互联网还会这么牛逼吗?)
-
媒体说“互联网颠覆”是为了混饭吃,大家千万别太当回事。成功企业家很低调,不愿出风头,低头赚钱,傻逼才成天把“互联网”、“颠覆”挂在嘴边呢!
-
目前地产过剩必须搭“互联网 ”这风口,WeWork是CBD迷你型产业园,解套得靠新三板或IPO;
-
WeWork对创业者价值,国际化品牌 IPO路径 无后顾之忧的支撑 产业链联盟。
-
别老提场租换股,好项目能为省租金出让股份吗?
-
别老提孵化器、天使VC,孵化器就是猪圈,投资人就是屠夫,收着猪圈等着开刀。
-
国内WeWork模式过剩写字楼(地产商) 最佳创业者海选(海龟或跨国公司高管) 互联网品牌营销 金融助推(风投或产业基金)。
-
WeWork需要多方协作,各产业园区需要联盟创新、地产商需要盘活闲置资产、京沪创业团队尤其是TMT行业已经不堪后勤体系的庞大;
-
全民创业是个广阔市场,目前各家理念都值得学习与优化,盼望进一步考察与合作。
相关话题(回复红色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