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smine 这几天审了些原创稿子,大部分稿子看了一点就想去掌刮作者。哪里来的自信啊,写成这样就敢来投稿? 阅读是写出优秀作品的基础。我真的不相信有人能没看过任何优秀的作品,自己凭空写了杰作出来,那种生活经历特别丰富又会讲故事的老人,我相信,他们也是听了很多故事之后才学会了讲故事。 对于写作类型小说的人来说,至少要去阅读你这类型流派中最优秀/最畅销的作品。绝对不能光听一个概念就直接上手,听说谍战小说很流行,那我也写一个,这种想法是最要不得的,一定要先读些作品。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作品的流行畅销,绝对不只是单纯因为一个概念,它的结构设置,笔法,人物塑造,都必有可取之处,必然是一个综合的结果。即便有不足,你若看出了哪些不足,那也正是你可以提升的地方。 读书读多了,很容易会陷入一个困境,觉得一切都被别人写过了,不知道该如何。但如果你再读些书,就又会发现,什么呀,那些人写的东西,在几百年前就被另一伙儿人写过了。文学理论中有个概念叫做“母题”,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故事说来说去,都可以归纳为那么几种。杀父,救母,世仇相恋,姐妹相争,继母虐待灰姑娘,灰姑娘遇到了教母,青蛙变成了王子。都是一种故事原型,关键的是如何将这些故事组合起来。比方说继母虐待灰姑娘,总得有个理由吧,传统故事是说继母有两个自己的女儿,但如果你安排继母和灰姑娘的亲妈过去是好姐妹后来为了点事反目成仇,那就是个新故事了,灰姑娘后面的故事是灰姑娘爱上了王子,但如果你让灰姑娘爱上了世仇家族的王子,那也是一个新故事了。这种创作方式的范本,推荐《童话镇》。 翻新是面对上述写作困境的另一个处理方式。这个方法其实比组合还要偷懒些,组合是选取不同的故事桥段自行组合,这个方法,实际上是选取一个已经成型的伟大作品来抄袭。但运用好了,是极端牛b的,你的文中可能处处闪耀着隐喻这一伟大光辉。比方说,我们可以把《西游记》改成一个寻宝探险故事:唠叨谨慎的带头大哥,身手矫健的老二,有些心眼但好吃懒做的老三,忠厚的四弟,作用基本上是耍帅的小五,一起出发去寻宝。一路上,有人看他们携带的寻宝装备和金银细软很发达,要抢劫;有人觉得带头大哥很帅,要嫁给他;小五遭遇了昔日的情人和情敌;老二和老大总是闹矛盾,数次要拆伙;老三因为贪吃、数次害队伍落入陷阱。最后他们终于克服重重障碍找到了宝藏。很多事情,你只要稍微改一下设定,就能够出来新的花样,比方说前面的灰姑娘故事,完全可以改成古代虐心戏或是现代商战戏。这个创作方式的范本,推荐《爱情公寓》。 这又是另一个解决困境/抄袭前人的方式。其实也很简单啦,就是把固定的套路,稍微改那么一点。比方说,故事里面不是灰姑娘,而是灰小伙子。救了白雪的不是王子,而是个流浪汉。这种创作方式的范本,推荐《怪物史莱克》。作为一个写作指导,一直在推荐影视剧做范本……算啦,你们当笑话看吧。 我小时候觉得写作应该是想到哪写到哪,还深深认可类似角色自己会驱动你写作的说法,现在觉得,那是胡扯。即便有些作家这么说,我也不认为他们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是这样做的。他们可能只是没有把人设和故事大纲写出来,但其实在脑子中已经演了好多遍了。 建议前10页(一般书的10页,不是word的10页,大约六千字吧)之内出现一个小高潮/悬念/非常有个性的人物/非常吸引人的场景,其实最好是前5页,甚至是前3页。如果你要写世界遇到了危机,那就直接把危机丢出来。如果你要写人物很酷,让他在开头就酷到底。给人冲击,给人震慑,把人吸引住。 这是我在审稿过程中发现的众多问题中最普及的一个,很多作者都有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对于自己要写到的相关领域,做些最基本的了解。你要写罪案故事,那就搞清楚公安局的基本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你要写个女记者,就搞清楚报社里的发稿流程。 可能有些推理类小说的作者会做这些事情,但是这其实是所有小说都应该做的。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避免掉一些逻辑硬伤的方法。当你把时间线和地图画出来之后,就很容易看清楚很多问题。女主到底怀孕几个月了?逛完花园回卧室,是不是顺路去偷听别人说话?后山到底该怎么走?地图问题经常让我恼火,这是很多故事都不注意的。 大boss一定要有大boss的范儿,一定要费尽力气才能把它搞死。太轻易死掉,只有一个词来形容,虎头蛇尾。 比方说,你要写人清高,写两件小事就够了,千万不要这个人一出场,他穿着一件长衫,透着清高;他气质凛然,卓尔不群,非常清高的样子;他XXXXX很是清高。这样反复直接地强调,只会让人觉得很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