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章 视角丨《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学习笔记

 冬天惠铃 2018-02-26

第三章 视角

当作者在梳理故事的时候,必须一再确定谁是核心人物……他会问,这究竟是谁的故事。

这一章是关于视角的。在之前的几本书里面关于视角的问题已经介绍过,不过这本书的这部分内容有比较多的案例。想学习的建议还是看看这本书。感觉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

这一章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

是谁的眼睛在看?

从哪个方向看?

观看的距离有多远?

1

视角人物

视角人物就是这个故事是谁的。

“这是谁的故事”和“谁里讲故事”是不太一样的。如果故事用的是第三人称讲故事,在故事弧线中这个视角人物不会与读者对话。但是读者可以跟随他在时间里穿梭,闻其所谓,见其所见。并且读者可以做到对他的所思所想了如指掌。

视角转换

作者可以在众多人物之间转换,这可以给读者更多信息,但是如果转换过于频繁也会让读者感到晕头转向。

2

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就是我。

非虚构作家也可以成为视角人物,带领读者经历故事。

第一人称也可以用我们。这种视角我经常用,不过也只是在演讲里面。特别是在跟一帮小兄弟吹牛的时候。以后试着运用一下。

3

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就是你呗。

这个人称比较适合我写的这个东西,你在看对吧。不过讲故事的时候这个人称可就不常用了。

4

第三人称

他或者她应该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好读书里都是这个人称。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第三人称。

相比之下,第一人称会把作者限制在自己的视角之中。作者无法写另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三人称就更加强大,作者可以什么都知道。因此也有人称第三人称视角为上帝视角。

第三人称可以把作者变成摄影机,记录更多细节,还可以深入所有人物的内心。

第三人称视角能够赋予作者更多自由。作者可以俯瞰世界。

不过我还是喜欢用第一人称。这可能就是习惯问题吧。

5

立足点

这个立足点有点像是阶级立场。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电影里面一个广告策划人说,在社交媒体,人们比较喜欢转发跟弱势群体有关的内容。

这一节讲的也是这个问题。

6

距离

选择完视角,决定使用第三人称之后,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距离

一些网友曾经说过我的文章,当然他特指某一些,距离比较远,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

我当时并不知道怎么回事。

其实,那些文章用的是这一节提到的概括叙事或者历史叙事。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场景叙事

这个东西以前见到过,不过名称不一样,那个叫做,呈现而非讲述

关于叙事,无论是概括叙事还是场景叙事其根本区别是其在“抽象阶梯”上的位置不同。这个阶梯由具体层面上升至抽象层面。

我写东西大多停留在抽象层面。全都是概括、概念、数字等等。

比如说,天冷,零下三十多度。这是我之前特别喜欢用的。其实这就是概括,讲述。呈现应该是。天冷,冻得我直哆嗦。

总结

概括叙事或者历史叙事。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场景叙事

这一点必须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