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渴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15-04-23

消渴  
   脉两寸脉滑者为上消。两关洪数者为中消。两尺浮大为下消。濡散为气实血虚。洪大为阳盛阴虚。脉沉小有力者可治。实大浮涩者皆难治。
   症内经云∶二阳结谓之消。

   东垣云∶二阳者。手足阳明也。

   手阳明。大肠主津。病则目黄口干。是津不足也。

   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胃中伏火。火烁而血干涸也。

   津血不足。而消渴生矣。虽有三者之分。因于火则一也。

   上消者,心移热于肺。多饮而渴。少食而呕。

   中消者。脾移热于胃也。善食而瘦。大便燥。而小便黄。

   下消者。肾移热于膀胱也,小便淋浊。如脂膏之状。

   大抵渴症皆因膏粱甘肥之变。或过服金石热药。致阳盛阴虚。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责于火也。


   治 宜养肺降火生血为主。

   或曰上消渴。是心火刑炼肺金所致。治宜降火清金。以黄连、麦门冬、兰草、白豆蔻、仁梨、藕汁,加升麻、黄柏、之类。清气上升。而渴自止矣。

   中消渴者。胃中伏火。不生津液。食已则饥。不营肌肉。宜芩、连、石膏、治之。甚者。调胃承气汤。

   下消渴者。烦躁引饮。耳叶焦。小便如膏。正所谓焦烦水易亏是也。此为肾消。宜六味地黄丸主之。

   圣济总录云∶未传能食者。必发痈疽背疮。不能食者。必得中满豉胀。背为不治之症。

   洁古分而治之。

   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

   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倍加干葛治之。上下既平。则不复传下矣。


   方五汁饮 总治三消

   川黄连(一钱五分)麦门冬(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生甘草(三分)人参(八分)石膏(一钱五分)知母(一钱五分)归身(一钱)白芍药(八分)黄柏(七分)梨汁(以下临服加入)藕汁生地黄汁人乳汁(各一盏)姜汁(二匙)竹沥(半盏)上作一服。加兰草叶一钱。同煎。食远服。临服时。将五汁加入。连药服之。外无加减。

《脉证治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