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丝绸之路上的熏香文物遗宝

 汉青的马甲 2015-04-23

香料是中国从海外进口的最大宗商品之一,中国熏香历史渊源久远。几千年丝绸之路,几千年香料之路,留下了不少有关香料的文物遗宝,有宋代的香料遗存,还有熏香所用的器具,诸如汉代的陶制、瓷制、铜制熏炉,明代香薰和清代薰炉等等。
     香料小史

     香料是中国从海外进口的最大宗商品之一。中国熏香历史渊源久远,早在西周,宫廷便设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熏香去秽、驱灭虫蚊。秦汉时期,随着海陆交通的拓展,包括檀香、龙脑等更多来自海外的名贵香料进入了宫廷。汉代大量熏炉的出现映射出那个时代香染的风韵,博山炉的出现不但与新的香料品种有关,其造型还寄托着人们对于海上仙山蓬莱等的美好想象。至宋代,香文化臻为鼎盛,从海外进口的香料品种极为丰富,各类香料除有药用功能外,所散发的香韵之气还引领了当时雅致的文化风尚。
     除了中国,其他如印度、希腊等文明古国也是最早使用香料的国家。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曼乃斯等墓在1897年开掘,发现美丽的油膏缸内的膏质仍有香气,似是树脂或香膏。公元前1729年就有香料贸易。公元前370年希腊著作中记载了至今仍在使用的香料植物,还提出了“汲附”、“浸提”等方法。到第十世纪,阿拉伯人经营香料业,开始用蒸馏法从花中提油,提取玫瑰油和玫瑰水。中世纪后,亚欧有贸易往来,香料是药品之一。
     我国香料主要随丝绸之路远销西方。一些来中国探索之人对中国的香料也很感兴趣,如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对中国香料十分重视,十五世纪葡萄牙人麦哲伦和伽玛氏环球旅行也来中国探索香料。
     香料之路

丝绸之路虽以运丝和丝织品而得名,但经丝绸之路运输的货物却远远不止这些物品,还有漆器、瓷器、铁器、茶叶和香料等等。
     公元九世纪,威尼斯商人在君士坦丁堡购买东南亚诸岛所产丁香、肉桂、豆蔻、胡椒等香料,转销欧洲,获得了厚利。十五世纪欧洲人发现海上新航路后,葡萄牙人、荷兰人先后侵入香料产地,通过不等价交换和直接掠夺,将大批香料运入欧洲市场,获取惊人的利润。这条将香料从东南亚诸岛运往欧洲市场的海上航路被称为“香料之路”。
     香料是人们探索发现的催化剂
     由香料带来的惊人利润助长了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探索异域的雄心,正如澳大利亚人杰克·特纳在其撰写的《香料传奇——一部由诱惑衍生的历史》一书中说,最早到亚洲去的英国人的确是去寻找香料的,葡萄牙、英国、荷兰在亚洲的领地略微夸张一点说乃是由寻找桂皮、丁香、胡椒、肉豆蔻仁和肉豆蔻皮等始而形成的,而美国的领地也多少如此。香料是人们探索发现的催化剂,往大处说,它重塑了世界。    


西汉伞形罩陶熏炉


     丝绸之路文物——伞形罩陶熏炉,为西汉时期文物,1956年贵县粮食仓库15号墓出土,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

西汉陶熏炉

丝绸之路文物——陶熏炉,为西汉时期文物,1956年广州横枝岗出土,现由广州博物馆收藏。

西汉鎏金熏炉

丝绸之路文物——鎏金熏炉,为西汉时期文物,1980年齐王墓五号陪葬坑出土,现由淄博市博物馆收藏。


西汉四连体铜熏炉


丝绸之路文物——四连体铜熏炉,为西汉时期文物,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现由南越王博物馆收藏。

汉代铜熏炉


     丝绸之路文物——铜熏炉,此为汉代文物,2003年12月风门岭M26墓出土,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博物馆收藏。

东汉青瓷镂孔罐


丝绸之路文物——青瓷镂孔罐,为东汉时期文物,现由上虞博物馆收藏。


北宋鎏金双凤纹银香盒

丝绸之路文物——鎏金双凤纹银香盒,为北宋时期文物,南京中华门外长干里宝塔顶宋长干寺地宫出土,现由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宋代香料

丝绸之路文物——香料,为宋代文物,福建泉州湾后渚港宋代海船出土,现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收藏。

明代马克·波罗香薰

丝绸之路文物——马克·波罗香薰,为明代文物,现由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收藏。


清代沉香木如意

丝绸之路文物——沉香木如意,清代文物,现由山东省博物馆收藏。

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如意花卉纹薰炉


     丝绸之路文物——景德镇窑青花如意花卉纹薰炉,为清康熙时期文物,由荷兰倪汉克先生捐赠,现由上海博物馆收藏。
(来源:自中国文物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