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瑾:浅谈康德的批判观及其影响

 雪峰读书 2015-04-24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西方思想家,今天介绍近代德国的思想家康德。康德是非常著名的一位思想家,他写过非常著名的“三大批判”,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一、《纯粹理性批判》及其影响

(一)为何康德思想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大于在平民中的影响

康德这个人本身也是具有一些传奇色彩的,据说他小的时候,生下来非常瘦小,医生说这个小孩可能养不大,当然后来养大了,之后体弱多病,医生又说康德活不长。康德出生于1724年,去世于1804年,他活了80岁,80岁还算高寿的。康德为什么会这样呢?康德的生活其实与他一直的理念是相一致的,康德的生活是一种纯粹理性的生活。比如说他每天5点起床,7点吃早饭,12点吃午饭,下午6点吃晚饭,9点半睡觉,那么他每天的时间是严格按照这样来的,比如说5点起床,5点立刻就起来了,晚上9点半睡觉,9点半或者9点35他就睡了,而且他一生未婚。康德的天赋很高,前半生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是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他甚至提出来宇宙的起源论里面的星云假说,但是后来的话,在后半生他转向了哲学研究。为什么呢?他要探讨关于世界,关于人本身那个最本质的问题,而这个最本质的问题他认为用科学是解释不了的,所以他转向后面的哲学研究。

那么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当他的第一本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出版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懂,没有办法,很多人看不懂。康德又自己去做演讲或者说在不同的场合来解释,这本书究竟要写什么。这说明康德思想是非常深奥的,因为大多数人看不懂。为什么看不懂呢?我们想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达到康德的思想的深度,因为你和他不是同样的一个深度。如果你相差太多,那么就没有办法去理解他的思想。正如我们说一只蚂蚁永远没有办法理解人类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因为蚂蚁和人相差太多了。康德有这样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两样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头顶的灿烂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你看,在这样一个宇宙中间,最神秘的只有两样东西,一种就是浩瀚的宇宙,也就是康德所说的灿烂的星空。另外一种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人心的这种奥秘,人的这种心灵也是一个最奥秘的东西,这是康德所说的。

康德接着又说了,外在的浩瀚星空只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渺小感,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浩瀚的宇宙的时候我们会想到的是什么呢?想到我们人类是很渺小的,我们这个地球是宇宙中无数个星球中间的一个,而我们是生活在地球上面的单个人,那么我们不是更加的相当于一粒尘埃,相当于一只小蚂蚁。那么我们愈加反思这样的宇宙,反思这样的一个星空,我们愈加的感到我们的渺小。

还有一种东西是什么呢?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当我们愈是反思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的时候,我们愈加的感受到人心的神圣和高贵。因为在整个的宇宙中间只有人才会真正的道德,为什么呢?只有人才有真正的理性精神,而其他的一切存在物包括没有生命的矿物、无机物,肯定无所谓道德,植物也无所谓道德,动物也无所谓道德,比如说一只狮子吃掉羚羊,它生吞活剥,我们看起来很残忍,但是对它来说这是生存的本能,这不存在道德还是不道德。而我们说一只斑马为了掩护其他大多数斑马逃跑,它单独地冲上去与狮群搏斗牺牲了自己,那么我们也不可以说这只斑马是道德的,因为这就是动物本能。但是我们会发觉人是不一样的,人有理性的精神,由此有道德的意识。当我们遵从理性,在实践中做道德行为的时候,我们会发觉我们是崇高而神圣的,甚至于超越于整个物质自然界,因为自然界除了人之外没有理性。所以康德把人的这种高贵性空前的凸现出来,因为康德的理性有时候过于艰深,他的行文笔调,德国人的行文笔调都是比较繁琐,论证比较严密的。所以说他的思想在学术界,在思想界有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平民中间影响稍逊一些。

(二)康德思想与休谟思想的渊源

康德的整个思想是什么?康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些思想呢?我们不得不提到休谟。休谟是我们讲的另外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的一个观点叫做不可知论,就是这样的一个宇宙,这样的一个自然,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去了解它真正的内涵的。比如说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太阳围着别的一个什么转,就好像是万有引力,这是我们人所看到的。但是你会发觉只要人能够发现的规律都不是真理,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比如说万有引力,牛顿的很多经典物理学,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量子物理里面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在休谟看来人们是没有办法认识自然界的真正规律的,所以科学所标榜的真理根本就不是真理。当时康德就感觉到很困惑,他看到休谟的思想之后,他非常困惑地说他怎么会想到这些呢。他就要解决休谟的这个问题,就是人类能不能认识自然科学的绝对真理。于是他花了10年的时间沉思,最后写出来《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在1770年以前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科学,他曾经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了著名的潮汐摩擦假说和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我们可以看到年轻的康德1724到1755年就发表这样的一个文章,当时也就30岁左右,他是非常有天赋的,但是后来在1770年之后,尤其是接触到休谟的哲学思想之后,他转向了哲学领域。在1781年,他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然后在1788年发表了《实践理性批判》;在1790年发表了《判断力批判》。

(三)《纯粹理性批判》的涵义及主要内容

我们来看《纯粹理性批判》里面究竟讲的是一个什么东西。首先我们来看他的学说为什么叫批判哲学,为什么叫理性批判哲学?其实他所要研究的就是要对人的认识理性做首先的考察,也就是他的批判。比如说人们总是说我们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思想,我们认识的自然科学真理会是怎么样的。康德说我们首先不要谈这个真理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现在要批判的是理性能够认识什么和不能够认识什么,或者说理性认识的界限在哪里。如果你超出了这个界限,那么就属于一个不可知论,或者说是一个合理的推测、猜测的领域。但是你不能说它就是这个领域,比如说上帝的存在,在康德来看这个理念明显超出了人类理性的界限,因为在理性的界限之内并不能够证明上帝在哪里,在或者不在都没有办法去证明。

上帝这个理念其实就是超出人的理性范围的,而这个理念对于康德来说,我们可以首先把它放在一边不管它,我们现在要探讨的就是理性最终能认识的界限在哪里,这就是他的《纯粹理性批判》所要做的工作。于是在康德看来“人为自然立法”,这是他《纯粹理性批判》里面的话,什么叫做“人为自然立法”呢?就是说首先对理性做一个认识界限上的区分,他认为人类的理性所能认识到的一切东西所构成的这个世界叫做表象的世界或者说叫现象的世界。也就是说,首先通过我们的感官包括感官所借助科学设备仪器搜集到的资料,通过我们的理性从中间归纳出规律,找到所谓的真理,康德认为其实这都属于一个表象的世界。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世界都是通过我们的眼睛、耳朵、触觉、味觉等等所得到的经验性的材料。而这个经验性的材料是变动不居的,就是说我们所得到的这些材料本身就不是一个永恒的东西,是千变万化的。这些材料中间我们得到一小部分,当得到这些材料之后,我们的理性对它进行抽象,所得出的那个规律就是所谓的真理。在康德看来,这个本来就不是它所有的规律,是人给自然界所定义的规律。当然我们说这个观念叫做哥白尼式的革命,也就是说自然界所谓的规律不是客观的。

这个自然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它有些最本质的规律其实人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人所知道的规律是从经验的材料中间得到很多的材料之后,把它抽象分析出来的,而这个规律是属于这样的一个经验世界的。什么叫做一个经验的世界呢?就是我们的感觉世界,这个感觉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永远都没有永恒性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总是在不停的变化,唯一不变的主题是这个世界它永远都在变。在这样一个变化的经验世界中想找到一种所谓永恒的真理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相对的规律,比如说万有引力,以及其他很多的规律。

但是这些规律或者法则并不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到底是怎么样,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只是从经验的世界中抽象出来一个规律,所以用人为自然立法,也就是说我们对自然的科学研究所发现的规律是人为自然构建起来的。当然这种构建也不是凭空的构建,是通过自然界,比如说通过大量现象的研究,最后得出来一个规律。这个人类通过自己的理性能力所得到的规律就是一个表象世界的规律。

那么这样一个表现世界背后还有一个什么世界呢?有一个永恒的世界或者说我们根本就不知道的世界,一个本体的世界,或者叫做物自体或者自在之物。我们不知道人类没有办法直接的知道那个本体的世界是什么,因为人类所拥有的一切感觉都是变动的。比如说我们只能够看见经验的世界,而这个经验的世界是在不断的流动变化和发展的,我们的视觉、触觉、味觉、听觉等等都是这样。所以本体世界是人类没有办法知道的,除非说有一种理智的直觉。理智直觉是不通过这种感官的东西,而是直接从理性直觉到本体世界的。当然康德认为人是没有理智直觉的,人是不具有这种能力的。

所以说《纯粹理性批判》就为理性划定了一个界限,同时也解释了科学研究所得到的规律是一种什么样性质的规律,这种性质的规律是表象世界的。那么反过来说,既然是一个表象世界的规律,科学怎么能认识不了真正的本体上的规律呢?科学怎么能达不到一种真理呢?康德说科学所认识的表象世界是有用的,科学研究的表象世界的规律、抽象出来的这些规律对人类有用,因为人类就生活在经验世界中。虽然我们不能够知道,不能够了解本体世界,不知道自然界背后的本体是什么,但是没有关系,因为人就是经验世界中的人,我们现在发现的这个规律对人本来就有用。康德一方面说明科学研究达不到本体的领域,只能够达到一种表象的人为自然立法的领域,但是另一方面他告诉我们科学规律是有用的。

这就是他和休谟很不同的地方,休谟的意思是说科学规律没有意义,你认识不了那样一种本体的规律,你所认识的都是变动的东西。当然也有人问休谟,你既然认为这也不可知,那也不可知,那我看你平常生活很有规律,也没有看你颠三倒四,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休谟说这与不可知论有什么关系呢,我按照我的习惯生活。在康德看来,虽然我们认识不了那种本体的规律,但是这种表象世界的规律能够让我们生活就够了,对人有用。这是他的《纯粹理性批判》。

人为自己立法就是实践理性,就是人要在现实的生活中间把自己的理性展现出来,也就是说纯粹理性研究的是外在的自然界,而实践理性研究的是我们人类自身。人为自己立法是什么意思呢?以前的学说普遍认为,欲望是人的主人,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心中的欲望是最强大的力量,比如我们现在要吃、要喝、要睡觉,吃喝拉撒睡这是最基本的,必须要满足的。我们还有权利欲,占有资源的欲望,还有追求爱情的、美色的欲望,还有获得尊重的欲望等等。

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欲望是人的主人,但是康德告诉大家,理性是人的主人。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本质就是理性,我们作为一个人,本质不在于我们有欲望,而在于我们有理性。我们是听从理性而不是听从欲望,因为欲望往往来自于人们对肉体的执着。人的本性在于理性,理性有一个绝对的命令。也就是说,通过先天综合判断得出理性有一个绝对的命令,在行动中所需要依据的法则叫做道德律。有两样东西令人赞叹和敬畏,一是头顶的灿烂星空,二是内心的道德法则,所以说道德律是人为自己立法的。因为人本来就是理性的存在者,根植于肉体的欲望是属于自然的部分,我们能够摆脱欲望的束缚,遵从我们的理性去行动,那么我们就超越了自然。

人为自己立法而达到自由的境界,当然自由本身就是遵从道德律的那种自律,同时自由也是一种自律了。康德认为这个自由就属于人的本体领域。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人们没有办法认识自然的本体,但是在实践理性中间我们会发觉我们可以认识人自身的本体。依据理性的道德律去行动,去达到自由,所以说康德建立了一个道德形而上学。道德是最高的,依据理性的命令及道德律去行动就是最高的,这就是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是真正的形而上学,其他的一些自然的形而上学比如说有的哲学家认为自然的本体是水,自然的本质是火,宇宙自然的本体是凝练,是纯形式等等,康德认为这些自然的形而上学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因为人类理性的界限只在表象世界之内,没有办法达到本体的世界。但是对于人自身来说,人为自然立法,人可以达到本体的领域。这就是他的两个非常著名的思想,人为自然立法和人为自己立法。

(四)康德的哲学为什么是批判哲学?

康德的哲学为什么叫做批判哲学?他的批判哲学和以前所谓的独断论是不同的。独断论就是我独自地判断这是什么,但并没有进行一个批判性的反思。康德认为他的哲学是一个批判性的,首先不同于休谟的不可知论或者怀疑论;其次也不同于独断论,比如说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沃尔夫(德国哲学心理学家)等等的一些思想。康德认为纯粹理性就是从我们的一切思想出发对纯粹理性做批判性的研究,在他看来所谓纯粹理性就是不依赖于任何经验内容的认识能力。不以经验为内容,比如说我们谈到了感觉就是一种经验的内容,但是康德谈到的纯粹理性是不依赖于经验的,纯粹理性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感性就是收集材料;知性是把材料组织起来以构成有条有理的支持,这些都是现象的;理性本质上是以超现象的本体作为认识对象。但是在对本体做探讨的时候,理性会陷入到二律背反。

什么叫做二律背反呢?感性收集了很多的资料,知性对它整理形成知识,理性企图超越这种知识的整理达到更高的本体,但是它会遇到二律背反。比如说牛顿的天体物理学,我们会发现对这样一个万事万物以及它的规律进行了认识之后,我们会发觉有一个问题会必然的提出来,就是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个宇宙有没有边界?我们现在看到浩瀚宇宙、无数星球,我们会自然而然地问一个问题,这个宇宙有边吗?如果这个宇宙是有边界的,那么请问边界之外是什么?这是一个必然的问题。其次我们会问另外一个问题,宇宙有没有开端,宇宙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有开端,那么请问开端之前是什么?宇宙产生之前是什么?如果宇宙有边界的话,边界之外是什么?我们会发觉理性无法认识它,无法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叫做二律背反。

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两个问题,宇宙是否有边界,宇宙是否有开端,这属于本体世界的奥秘,人类的理性永远没有办法认识。也就是康德为什么认为我们的知识只是一个现象的原因。康德哲学其实提出了两大任务,一个是在科学上反对蒙昧主义,就是我们还是要认识到科学规律的必然性,科学规律很显然有它的必然性。在现象界里,人类的规律是有必然性的,但是一旦超出了这个现象界,人类的理性就没有办法认识到了。其次就是在道德上,反对奴隶主义和利己主义,揭示自由意志的普遍必然性的法则,就反对奴隶主义。奴隶主义是一种封建社会的道德,君权神授,皇帝就是天子,同时又是君父,你们就甘心情愿地接受我的统治吧,这个叫做奴隶主义。另外一个叫做利己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后没有所谓的天赋、天子、君父,但是却有了市场经济刺激下的极端利己主义,人们显然成为了欲望的奴隶。

二、《实践理性批判》与自由意志

康德的两大批判,一个论证了科学规律在现象界的必然性,另一个论证了人们具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依据理性来行动的。

(一)人是有理性的,人为自身立法

首先我们来看康德反对英国经验主义和法国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因为他们都主张从人的自然本性和经验中间延伸出快乐论和幸福论的道德体系。但是康德坚决反对这一点,他说怎么能从自然的、经验的层面来构建它的体系呢?他说人和禽兽不同在于人是有理性的,有精神的。这也正如英国有一位思想家密尔所说的一样“全然卑鄙并堕落的学说,只配给猪做主义的”,如果人类仅仅只是追求基于肉体欲望的话,那么这些所谓的主义是不配给人当主义的,只能给猪做主义,猪就是为了满足这些欲望,但是人不应当是这样。所以密尔曾经说一句话:“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傻子好”,这就凸显了人类精神的高贵。康德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人类的本质在理性,理性能够给人类自身立法,否则的话,人就只可能成为感性欲望的奴隶,坠入兽群的境界。

为了论证理性道德规则,康德用了著名的先天综合判断,一般逻辑判断有分析判断、综合判断、先验判断和后天判断之分。简要的分析判断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一些判断的能力,综合判断是从两个独立的判断中间综合出来一个新的结论。先验的判断具有一种普遍性,后天的判断具有一种经验性。要想达到一种既具有绝对的普遍性,同时又能够增加新的知识判断,这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康德认为先天综合判断是一种理性的绝对命令,而这个理性的绝对命令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律。为什么说是道德律呢?因为当我们每个人都按照这种理性去行动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就自然而然达到了一种普世性。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应当有道德,因为每个人都能实现自身的自由。道德律能够保证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最高的目的,而不被他人仅仅当做工具,能够实现自我的自由,就能够摆脱欲望的束缚。这是他的《实践理性批判》。

(二)实践理性的本质是善

在实践理性中,康德后来说实践理性其实在纯粹的意义上就是一种善良意志。他曾经这样说过,他说,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不是来自上帝的意志,也不是来自人的自然本性和世俗的权威,只能是来自人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不是因为快乐,也不是因为幸福,也不是因为功利而变得善良,而是它本身就是善的道德,这就是一种绝对的善。

康德首先谈到人是具有善良意志的,从人的本质来说,康德是主张人性善的,但是他没有用人性这个词,因为他把人的精神主要分为理性与情感两个部分。从理性的角度来说,理性的最高使命就是产生善良意志,善良意志就是实践理性。按照实践理性去行为,就是理性要求每个人所做的义务。当然从这个里面看很明显,有一种人性本善的意思,康德认为人有善的禀赋,所谓禀赋就是先天就有。康德后来又认为人有一种恶的倾向,这个倾向的意思就是说你可能不是先天性的要变恶,但是在后天人很容易变恶。比如说我们都愿意做一个有理性、有道德的人,但是人们更多的是非常容易堕落,为什么呢?因为人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性存在者,人的心中不仅有理性而且还有欲望。人往往跟着欲望在走,所以人是非常容易堕落的。

根据这样一个义务的法则,康德认为有这样三个命题。第一就是义务是判断道德价值的依据和标准,就是一切行为只有出于义务才有道德价值,否则它是没有道德价值的。如果是出于道德义务感,我选择做一个诚信的人,这就是有道德的;但是如果说为了追求名利而成为一个诚实的人,那么这个就不是道德的。不是说你的行为没有意义,是说你在道德判断上不是道德的。当然从效果来说对社会当然是有用的,你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诚信的人。

其次我们说凡是出于义务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取决于它遵循的道德法则,这是第二个命题。凡是出于义务的行为,就是我们出于一种道德义务感去做一个道德的事情,这样一个行为不取决于行为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这个目标总是有欲望的成分在里面的,而且这样一个目标未必能够达到。那么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它所遵循的道德法则,举一个例子,出于义务而跳到水里救一个落水者的行为。如果是出于应当救人的道德法则,那么这就是由善良意志所决定的行为法则,是主观意志的原则,是救人的道德价值之所在,我救他是因为道德义务感,我应当救他。但是如果这种救人是出于别的目的,那么就不能够称之为一种道德。比如说落水,同时落水有一个富人,有一个穷人,那么你跳下水去救的时候,救的是富人,因为这个富人说谁把他救上来,就给谁一大笔钱,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是出于道德的义务,而是出于对金钱的渴望,把那个富人给救上来了,所以这个是不道德的。这是和道德没有关系的,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他这是一种动机。

当你遵循了道德法则的时候,你就不用去考虑结果,结果究竟如何,这不是我们所要担心的。比如说我们想救一个落水的儿童,但是由于水流湍急,由于我们的技术不高,我们在水里面游啊,游啊,但是最终没有救上来,那个儿童还是被水给冲走了,死了。我们的这样一个行为,没有好的结果,我们经过努力,我们应当救人,没有问题,最后没救上来。那么这个时候你说这个行为是不是道德的呢?康德说这个绝对是道德的,不取决于结果。

甚至于说,有的时候还达到一个坏的结果,比如说你看见一个人在救小孩,但是你不会水,你又想救他们,怎么办呢?你就丢了几个救生圈下去,丢给他们,结果救生圈一丢过去,正好把那个要救人的人的视线给挡住了,他本来可以一下子把小孩救上来的,但是这个救生圈一下子落在他面前,他眼睛看不见了,结果就是因为这样一个短暂的半分钟,一分钟的时间,小孩被水给冲走了,没有救上来。那么你想想,你应当救人,确实是的,你有道德感,但是这个结果很糟糕,别人应当能把小孩救起来,但是那个小孩被冲走了,死了。那你说这个行为怎么评判呢?康德说这个行为本身是道德的,但是因为这样一个经验世界中,我们又不是上帝,我们又不是神,我们怎么知道按照这样一个道德行为去做的时候,就一定结果很完美呢?所以他认为道德的判断是依据道德法则而不取决于它所要达到的目标。康德的这句话也是讲的非常好的。

第三个命题就是义务,就是由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然性。我们尊重了道德律,那么我们就一定会遵从道德法则,我们一定会听从理性的命令,这是一种必然的规律。这种必然的规律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规律或者说是怎么样来进行表述的?这就是被康德所称为的理性的绝对命令。首先由于人的本质不在于欲望情感,所以道德法则作为理性的原则必须排除一切感性经验,排除道德主体的偏好、兴趣和利益欲求,而纯粹理性是出于理性对规律的尊重,这样的道德法则就是绝对命令。

(三)道德律是实践的基本尺度

什么叫做绝对命令,也叫做定言命令呢?它是和假言命令相对应的,假言命令是这样表述的,“如果...就”就是一种假言命令。假言命令就是说它是有条件的,如果你给我一万块钱,我就跳下水去救儿童,这个就是“如果...就”。如果现在找个人来报道让我出名,我就给灾区捐钱,这个叫做“如果...就”。理性的绝对命令是什么?它没有如果,任何时候你见到这件事情你立刻就去行动,没有所谓的条件之分,这就是康德的绝对命令。绝对命令是这样表述的,无论做什么总要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能够同时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这就是康德所说的道德律。

道德律同时也可以这样表述,要只按照你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也就是说当我们做这样一个行动的时候,是要能够成为一个普遍的规律的。比如说人对人之间应当诚实,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就是每个人都应当诚实,不诚实就是不道德的,这是一种应当。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应当去牺牲自己?这个就很难说,可不可能每个人做一个理性的存在者,都去牺牲自己,这个就很难。但你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欺骗别人,当然就更不对了。可是应当成为一种普遍的法律,应当去理性判断一下,能不能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比如说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不愿意别人怎么样对待你,你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可以说这就是具有一种普遍性了。用康德的道德律来说的话,这是具有普遍性的,你不想别人骗你,当然你就不要骗别人了;你不想别人伤害你的生命,那么你就不要去伤害别人的生命。这个可以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

为了说明自己的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康德曾经举了一个自杀的例子。假设有个企图自杀的人他陷入了绝望,但是尚有理智,还没有丧心病狂,按照绝对命令的要求,此人必须先弄清楚指导其行为的箴言是否能够成为一切人的普遍行为的规则。其箴言是无论何时倘若活着,很可能带来更多的坏处而没有什么好处,那么为了自爱自尊应当结束生命,就是现在有证据表明无论任何时候活着都不可能给带来好处,所以为了这样一个自我的尊严就要自杀。康德分析说自爱自尊的理性驱使人们使自己活的更加美好,以此为结束自己生命的理由是不合逻辑的。所以这一条箴言无论如何不可能普遍化,肯定同绝对命令相抵触,因此从道德上来说,不应当自杀。

对于这个自杀康德是这样讲的,我现在为什么要自杀呢?因为在任何时候我活着都得不到什么好处,只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坏处,于是为了自爱自尊我应当自杀。自爱自尊的要求是让我们活得更美好,但是怎么说为了活得更美好现在就结束自己的生命呢?这是不合符逻辑的,所以这个事是不可以被普遍化的。

于是他还举了个例子,假如有个人看见别人受苦而不去帮助他,心想这关我什么事呢?让这个人随他的天命受苦,或者随他的本事去享福吧,我不抢他的东西,但是我也不羡慕他的福利,我也不想出力去增进他的福利。康德认为这个人所遵循的原则不能被普遍化,所以是不道德的,他产生如此想法的意志一定会导致自相矛盾。比如说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急需他人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如果每个人都是这种看法,不帮助人,把这个当做一条道德律令的话,那么这条律令就只会伤害我,不可以普遍化。所以我们应当帮助人,帮助人就是道德的。

康德的这样一个绝对命令,表面上看起来是有一点形式主义,但是我们还是觉得他的唯动机论是非常好的。就是我们这样的一个行为取决于动机,这个动机就是遵循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去行动,至于结果那不是我们所考虑的问题。当然如果有好的动机,同时又达到了一个完美的结果,那么这就是一种至善,这就是非常好的情况。但是我们同时也知道,当我们有一个好的动机的时候,往往达不到一个好的结果,一个动机既能够增进社会福利,同时也能够增进自己的福利,但是往往达不到。比如说有的人经常帮助别人,经常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是他生活很贫困,别人可能就很容易感觉到一种困惑。你不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一个有道德的人得不到好的生活呢?在康德这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理性所能证明的。理性弄不清楚有没有这个规律,理性唯一的规律就是按照道德律去行动,至于最后是不是按照道德律去行动,做了善,同时又得到了善报,我不知道。因为理性从逻辑证明里面是证明不出来的。

当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康德录了另外两个东西,就是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按照道德律去行动,我们未必会得到好的回报,但我要告诉你灵魂是不朽的。就是我们合理的悬设,或者叫做信仰,灵魂的不朽,这一世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是没有得到好报,但是下一世可以得到好报,下下世还是能够善有善报。但同时还告诉你还有一个叫上帝的,上帝是一个完全洞悉你内心的人,什么叫做洞悉你的内心的呢?因为道德取决于动机不取决于结果,所以上帝知道你的动机,从而能够判断你的善或者恶。上帝能够精确的匹配多大的善获得多大的回报,于是他就走向了一种理性的信仰,就是上帝存在的唯一的原因是为了保证道德律的实行。

(四)《实践理性批判》与意志自律

这种唯动机论特别强调动机,所以康德强调意志自律。为什么呢?因为理性必然要按照自己的绝对命令行动,每个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理性绝对是敬重自己定力的规律的,这就是我的规律,所以要按照这个行动,行动就是一种自律。这样的一个自律就是理性的自觉实验的能力,这个自觉实验的能力是什么呢?就是每个人的人性的崇高性,可以说理性自身就是一个目的,比如说在《判断力批判》里整个自然界为什么是这样发展的?康德后来有一个合理的推断,自然一定有一个目的,叫做自然目的论,目的是为了产生理性。所以人是作为理性存在物而存在的,而整个自然的目的是为了产生理性。

对于每一个有理性的人来说,每个人都是目的,于是康德高扬了人的神圣性,他说,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生中的人性和其他人人生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或者也可以这样表述,你必须要这样行动,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者别的什么人,始终把人当做目的,总不能把他只当做工具。这就是康德非常著名的观点,人是目的。

所以我们来看,他不断推演,最终论证出来人自身是最高贵的。因为什么呢?因为在康德看来,人作为感性的存在者,首先有一个质料性的肉体,感性的存在者有感官的欲望,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为我们这个身体显然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摆脱不了自然界的控制,因而是不自由的。比如说人的身体有生、老、病、死等等,很显然是不自由的,但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可以完全独立于一切感性条件之外,因而有绝对的意志自由。于是人是目的这一普遍法则所表明的是意志自律也就是意志自由,这是康德所谈到的人生目的。

这样所有的有理性的存在者所构成的是什么呢?构成的就是一个目的王国,当然在这个里面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讲的人不是纯粹的有理性存在者。比如说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往往不是你是否依照道德规律去行动,而是追求的是什么呢?是结果,就是我们要去做一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考虑的是后果,比如说,我想发财,我想升官,我想到国外去读书,我想,我想···你会发觉每个人都想的是那个目的,而康德说道德说不取决于这一目,取决于规则,就是道德律,就是理性的绝对命令道德律。

那么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假设你告诉别人,你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按照道德律行动,但是你没有办法让别人相信按照道德律去行动的时候能够得到所要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要的是结果,别人凭什么要按照道德律去行动呢?所以这就有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德行与幸福之间矛盾的问题。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行为,但是我们会发觉这样的有道德的行为往往达不到好的结果,所谓好的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所要求的那个目的,这个目的康德称之为幸福。我们在道德与幸福之间达不到精确的匹配,这叫做德福不一致,道德和幸福是不一致的。

于是我们就谈到了他实践理性的道德就有三个公设,公设的意思就是一种公认的、合理的假设。一个就是意志自由,人的意志很明显是自由的,这是大家公认的设定;其次就是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由此我们来看,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上帝和灵魂不朽完全抛在一边,他认为这超出了理性的界限。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把灵魂不朽和上帝又请回来,把它作为一个合理的假设,从而为每个人做有道德的人奠定信仰上的根基。于是在康德那里,上帝似乎就是道德律本身。他谈到上帝其实并没有要求人们放弃现实生活的幸福,而只是说人必然要追求幸福,所以我们要有一个理性的信仰。

对于社会公正来说康德也有同样的研究,他认为“一个人的意志得以同他人的意志依自由的普遍法则相统一的总合状态,谓之公正。”于是这样一个自由公正的实现应当是在所有有理性的人集体的选择下会同意并签署社会契约。当然他的这个社会契约不是像霍布斯,卢梭他们所说的社会契约,它是一种理性的、理想的模式。这种理想模式签订的契约的唯一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增进而不是阻碍人的自由,康德的社会公正还是带有非常明显的形而上学的特征,就是我们要达到的是一种明显的理性自由的状况,而不是一般的那种公正。

所以为了实现社会公正的话,首先要尊重每个人。他认为在这样的一个目的王国中,任何自由人都不得被贬低为手段而受到羞辱,在这样的社会中,社会必须把每个人都看作是目的,而不是把它看作是一种手段。比如说功利主义就可能同公平正义发生冲突,因为功利主义可能把人们只是当做手段,使之受到不正当的待遇。所以他反复强调唯动机论,也就是他的道德义务论。那么对待得到同意的一个政府和法律,人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道德态度呢?康德所提供的答案是什么呢?人们当然既有服从的道德义务,因为这是我们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集体选择的结果。但是同时也有反抗和革命的道德权利,为什么呢?因为当这样的一个政府妨碍了每个人的自由视线的时候,我们当然就有一种反抗的权利。而且由于康德的理性的逻辑主义的思想,他特别相信一种程序性的公正,他认为所有的不公正,都能够按照公平的法律体系给予解决,当然这个前提就是每个人应当是一个理性的人。这就是康德所认为的这样的一个以意志自由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康德有一个学生,叫做费希特,费希特认为康德把理性限定在现象界而不是本体界不是特别的好。于是他创立了一个自我论的学说,他第一次以自我为起点来论证他的全部的思想,他的全部哲学的原则。于是这样的一个哲学第一次变成了研究自我意识规律的知识体系,所以它叫自我哲学或者叫做自我论。在他看来,康德的自在之物纯粹是虚构的,他认为一切的一切只有在人的精神中才有实在性,于是他把康德的自我意识绝对化了。绝对化了之后,认为一切依据外物说明意识的哲学都是唯物主义的独断论,应当走一条一元论的主观唯心的思想。当然他的这样一个自我论不是说每个经验的人的那种自我,他说的是一种普遍的意识,他不是说每个人单个的那个自我,而是说一切人的普遍的意识,就是一切人都有一个普遍不变的东西。那种意识是自在的、绝对的、纯粹本原的意识活动,是第一性的最高的实在。

当然费希特认为他的自我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的自我,还是一种实践的自我,但他的思想对黑格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实践的过程中,费希特同样非常关注理性,因为它也是一条理性主义的近路。他认为怎么样呢?你时刻要对理性活动进行观察和反思,就是费希特所谈到的,注意你自己,回到你的内心。在费希特这样的一个思想中,自我始终有一种向往绝对的独立的自我活动的意向,也就是要成为一个唯我自己,由我作主的绝对的、自由的自我,这是他的一种倾向。费希特认为要达到自由,不是我们所做的这样的事实,而是我们应当要怎么样。所以说他认为我们在每一个实践的时刻,所应当做到的是为了最合符目的的执行绝对命令而应当做什么。这样一个绝对的命令,他认为是一个无条件的应当,当然无条件的应当也是和康德一样,是一种纯形式的一个方法。当然费希特同时也坚持了康德的自由是人的本质的思想,同时也坚持了康德的善良意志。他说的是什么呢?良心就是绝对命令,它是原初的真理,是一切真理的确实基础,因而也是一切善心之所以为善的价值基础。

于是在康德陷入二律背反的时候,他认为用主体的主观努力和行动,用他的行动哲学论证我们按照绝对命令去做一个道德的人,我们就可以获得幸福。这是他的一个思想,费希特的思想也被称为行动哲学,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思想。总体来说,康德的思想是影响非常深远的,有人做过一个评价,说古希腊以来一切哲学思想,最终可以汇集到康德这里,康德对它都做了一个全面的批判性的研究;而近现代的一切思想或者当代的思想都在康德这里能够找到其源头。就是说康德的思想犹如一个蓄水池,古希腊以来的流入这个里面,而后面的从这里流出,这也能够说明康德思想在西方的巨大影响。好,这次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