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如何能像齐白石那样活得长又画得好

 xzsunqing 2015-04-24

画家如何能像齐白石那样活得长又画得好

□李效先

  画画作为兴趣,能陶冶性情,是一件很好的事。它能够让人心情舒畅,从而使人长寿。若把画画当作一项事业,把作画的水平提高到一定标准时,那就需要画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好比一个“马拉松”式的长跑比赛,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大量的劳动才能完成。人的大脑长时间的思考、学习是十分耗费精力的,若掌握不好“度”,超负荷运转,就会损坏身体。

  周思聪是中央美院的高材生,画得一手好的素描、速写。为了练就快速捕捉人物形象的高超技巧,别人都去休息了,她还在埋头苦练。若不下如此苦功,她创作的《周总理和人民》大幅写实国画,又怎能准确地刻画出总理关切的神态和受灾老百姓激动的形象呢?天才加勤奋造就了一个不同凡响的“女能人画家”,但这种荣誉的获得也让画家付出了代价。过度的疲劳使周思聪的身体逐渐衰弱,57岁便英年早逝。


《幸福一代》 黄胄作

  黄胄以速写起家,一生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他在三十岁左右,速写技法就已臻成熟。他用飞动的线条描写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人物,表现新生活。他的大写意人物画成为一个时代的楷模。黄胄对绘画有一种拼搏精神。他可以连续十多个小时作画,每天都要画到半夜一两点钟,有时甚至画到天亮。他一年用了24刀宣纸,这是常人无法做到的。黄胄的身体素质很好,但长期这样拼命作画必然会给身体造成极大伤害。中医认为,夜里11点之后,是各脏器的修复阶段,这个时间一定要保持睡眠状态,才能使身体阴消阳长、气血充足,否则就会阻碍阳气生发。违背了人体自然的循环规律,就会打破脏器的正常运行,使生理机能分配失调。久而久之,人便会疾病丛生。这样的身体条件又怎能把绘画事业坚持到底呢?黄胄的病可能就是这样累出来的。黄胄患病后,当然还是不会停笔的,可是这个时候在创作上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公鸡》 齐白石作

  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崛起的一位伟大画家。他活到94岁,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钻研中国书画,绘画、篆刻、书法、诗词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齐白石75岁时还具备生育能力,证明其身体保养得很好,先天之本并未受到亏损。这也证明他每天都有足够的精力去创作。他从事绘画的时间比绝大多数人都要长。从这点上看,绘画水平和年龄是一个正比例关系。不过话说回来,我也曾遇到过一些从事绘画的老先生,他们的年龄都在90岁以上,还有超出百岁的,然而他们的绘画水平还是不够火候。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创作理念和悟性都不到位,又没有下过苦功,而只是把绘画的时间拖长了。所以,我们品评一个画家还是要看其作品的水平,不能单纯靠年龄来判断。

  齐白石由徐悲鸿推荐到国立美术学院(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画。当看到学生们画的素描及人体写生时,齐白石感慨地说:“我不会画这些,如果能学会这些,我的画会画得更好。”这说明齐白石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并能正确对待国画和西洋画法。

  黄胄把西洋画里的速写、素描技法结合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中,创作出许多表现新中国人民生活的画卷。黄胄那些飞动的、凝聚着生活激情的线条,扩展了中国画线描的表现力。齐白石目睹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他的人物画里,我们并没有看到表现解放后人民生活的形象,这就说明齐白石不具备画现实人物的技巧,也就是当年齐白石所讲的“如果能学会这些,我的画会画得更好”。从这一点来看,黄胄的人物画是超越了齐白石的。

  齐白石把他的中国画创作的最高境界归纳为一句话:“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的中国画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产生出了“妙”的效果,从而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现在我们要想超越齐白石,那就必须要了解他,知道他的功绩在哪。“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齐白石提出的里程碑式的经典名言,用现代的创作语言解释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且要进一步夸张精华,从而达到完美感人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境地。

  齐白石的画作,无不体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一创作真谛。他画的虾、鱼、鸡、老鹰、牛、鹤、鸽子、寿带鸟及太阳、松树、石头、牵牛花等都是值得后辈画家认真学习和推敲的。


《“新疆人物”系列之一》 司徒乔作

  画家司徒乔在困苦的条件下自学油画。为寻求绘画的真谛,他曾到欧洲学习,结果转了一圈,最后还是在中国画里找到了自己所要追求的艺术真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学画的有志青年,有很多到欧洲去学习油画。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说:“你们可不必跑这么远来学习,你们的中国就有一位不可逾越的大师齐白石。”又说:“齐白石真是中国了不起的一位画家!中国画师多神奇呀!齐白石用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了长河与游鱼。”

  齐白石画虾是一绝。他不会对着事物直接画速写,可他却有很强的默画能力。他在宣纸上实践,把画虾的笔画减缩到十笔,既不能多一笔也不能少一笔,使艺术效果达到完美的境地。齐白石的画虾技法,我们只有继承,目前还没有人能够超越。艺术创作没有固定的法则,所谓“作诗非此诗”之说是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齐白石实践的画虾技法,是其根据虾的结构,经过反复研究总结出来的,但不能说此法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有人对虾的画法再有新的研究,创新出另一套画法,效果比齐白石的还好,那对这种“推陈出新”的后来者应予以重奖。

  为了迎接世界和平大会的召开,齐白石要画鸽子,于是他就在家里养了许多鸽子。他整天看鸽子、喂鸽子、观察鸽子的习性,在院子里跟着鸽子跑。他凭着数十年来的默写本领,终于画出了鸽子的神采。他画的鸽子有没骨的,也有勾线的,不管是飞的还是站的,眼睛、嘴巴、翅膀均做了稚拙的夸张,使人看到了比真鸽子还要可爱的、有中国画笔墨韵味的、艺术化了的鸽子。齐白石用“似与不似”的创作理念,夸大了鸽子的某些特征,再配以千锤百炼的老辣笔墨,从而取得了如此的艺术魅力。


《三马图》 徐悲鸿作

  每一位大画家在作品里都有自己的“绝招”,如徐悲鸿的马被公认是中西画结合的典范,黄胄笔下的驴是水墨画的经典。这些经典都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徐悲鸿养过马、解剖过马,对马的习性了如指掌。黄胄画驴同样如此。他在新疆深入生活,画了大量驴的速写。他观察驴的一举一动,用毛笔、宣纸、墨反复实验,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徐悲鸿曾说,他非常喜爱画荷花,可是他从不敢轻易去画;要等到十刀、二十刀宣纸都画完了,才能算是真正的画荷花。这是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道出了艺术创作的艰苦。画什么就必须要熟悉什么、了解什么,要苦练表现它的笔墨功夫。齐白石以“没骨法”画的小鸡是又一经典:他用蘸满了淡墨的笔(此时的淡墨已经达到了饱和点,一点都不能再多)来画小鸡的头和身体,使整个小鸡看上去毛茸茸的,然后再用浓墨点勾眼睛、翅膀、脚爪。这个过程要一气呵成,才能达到传神的效果。

  齐白石画的太阳更是耐人寻味:他画日出,云和太阳交相呼应产生的紫色云雾,仿佛西方绘画里的水彩;画一个太阳从水面升出半个,简单又稚拙,简直就是一幅儿童画。这不是越老越返璞归真了吗?

  法国绘画大师马蒂斯曾强调,艺术家应该一辈子像孩子那样去观察世界。也就是说画家要能够洞察出事物的单纯与可爱。齐白石对自己的绘画总是不满意,他说:“老把精神苦抛却,功夫深浅心自明。”又说:“自己的画老是那么个面孔!”齐白石经常否定自己,为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其衰年又开始变法。齐白石反对学生画得跟老师一模一样。他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就是让学生消化掉老师的经验,创出自己的“新面孔”。

  画家的寿命长短和他的艺术成果紧密相连。大画家朱屺瞻一直画到一百多岁,他的画到了晚年是越画越好。齐白石画到94岁,逝世前还在画画,一天都没有得闲。有时生病耽误了画画,病好后他还要补上。他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实践年份越长,笔墨功夫也就越深,这是许多现代画家没法比的。纵观现代已故名画家的寿命,几乎没有比齐白石活得更长久的。徐悲鸿(18951953)、徐燕孙(18991961)、江寒汀(19031963)、傅抱石(19041965)、王叔晖(19121985)、刘继卣(19181983)、石鲁(19191982)、黄胄(19251997)、周思聪(19391996)、卢沉(19352004)无一超过八十岁。


《秋林朝阳》 石鲁作

  据现代生物学家研究:一切哺乳动物的寿命皆是其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是20年到25年,因此人的理论寿命最短100岁、最长175岁,目前公认人的理想寿命应该是120岁。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人如果把天生的一息“真阳”消耗殆尽,生命也就终止了。所以,画家在刻苦钻研、求索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懂得些医学保健常识。


《井冈山》 傅抱石作

  傅抱石爱喝酒,嗜酒成瘾。酒喝少量能活血,但喝多了会伤及肝肾、添秽减寿。所以傅抱石只活了62岁。正当他在中国山水画领域里创造的“抱石皴”开始大放异彩的时候,他却去世了。王叔晖爱抽烟,嗜烟成瘾。每当人们劝她戒烟时,她总会说:“我只有这个爱好了。”王叔晖终身未嫁,没有儿女的牵挂,唯独的爱好除了画画便是抽烟了。她退休后,艺术达到辉煌的高峰。她又制订了一套绘画创作规划,打算创作出更为优秀的工笔仕女图,但终因长期吸烟导致心脏病发作,倒在画案旁,终年73岁。中西画兼能的徐悲鸿,对艺术学习下了极苦的功夫,这种每天超负荷、高强度的绘画创作伤及了他的大脑。过度用脑必然伤肾,徐悲鸿可能因此患上了肾病。但他仍坚持每天创作,最后终因脑溢血而去世,时年只有58岁。作为一个艺术家,这个年龄太年轻了。这时的徐悲鸿靠着用生命换来的绘画技巧已经创作出了许多经典作品。假如再给他三十年时光去创作,可以想象,那时他的艺术成就必是无与伦比的。


《西厢记》 王叔晖作

学习美术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是一个积累功力的“马拉松”长跑。而今,中国共产党正领导全国人民迈向繁荣富强,给我们的艺术家开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中国的艺术要来一个比意大利“文艺复兴”还要富于畅想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画要更加雄伟地立于世界之林。有志的画家,应胸怀大志,展望未来,科学地分配时间,保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只有这样,才能继承传统、与时俱进,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能超越齐白石的作品来。(来源:《中国书画报》国画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